两电容器的电容之比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3 05:43:05
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两极板电压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各有什么变化?

C=εS/4πkd(决定式)C=Q/U(定义式)保持电源相连:U不变与电源断开:Q不变1、充电后保持电源相连(U不变),将极板面积增大一倍.(变为2S)由C=εS/4πkd得:C变为2C再由C=Q/U

平行板电容器插入电介质前后的电容之比

原来的电容器的电容是 C0=1*S/(4πk*d) (真空或空气的介电常数是1)插入介质板后,可在两板的中间介质表面处分开,看成是两个电容器串联.没有介质板的部分是电容为 C1=1*S/(4πk*0.

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比每个电容器的电容?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自身容量成?

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比每个电容器的电容?小(总容量小于每个的容量)每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和自身容量成?反比(容量大的电压小,Q=UC=It因为电容串联,所以充电电流I和充电时间t都相等,也就是说充电电量Q

两个相同的电容器并联之后的等效电容,跟它们串联后的等效电容之比为多少?

两个容量相同的电容并联后容量增加一倍,串联后减少一倍,应该是4:1的关系.

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3:2 带电荷量之比为3:1 如果有两个电子分别从两个电容器的负极板达到正极板 则着来

C=Q/U,故U=Q/C,W=Uq=Qq/C(q是电子电量)故W1:W2=Q1q/C1:Q2q/C2=2:1,动能的变化量就是电场力做功,因而是2:1

如图所示,由A、B两平行板构成的电容器,电容为C,原来不带电.电容器的A板接地,并且

你这题是不是少了个初速度啊?我假设为V1、当n个电子到达B板上,设此时两端的电压为U,有C=Q/U得U=ne/C又电场强度E=U/L.所以E=ne/LC2、设有N个电子和B板相碰,则第N个电子到达B板

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他们的电容之比为5:4,他们所带电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级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

根据公式:U=QC得:U1U2=Q1C1Q2C2=Q1Q2•C2C1=51×45=41根据电场强度的公式:E=Ud得:E1E2=U1d1U2d2=U1U2•d2d1=34×41=31故选:D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有关么?

无关C=Q/U是电容的定义式【电容是用Q/U定义的】,电容的大小是由板间距离d与正对面积s和板间的所填充的介质决定的,决定式是C=εrS/4πkd

两平行金属板电容器电容之比为3:2,带电量之比为3:1,两电子均由静止出发,分别从两电容器的负极到正极,则它们到正极时的

U=Q/CU1:U2=2:1F=E*QQ为电子电量做功W=F*DD为极板间距U=E*D所以W=U*Q能量守恒动能等于电场做功所以动能之比为2:1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比两极板距离薄的陶瓷板,电容怎么变化

陶瓷介电常数为6,比空气(1.0005)大由C=εS/4πkd知,介电常数越大,电容越大

电容器的串联问题现有两个电容器,电容分别为C1/C2.两电容器串联后一同并联在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已知R上所加的电压是U

电容分压只能交流才有,容抗XC等于:XC=1/2∏FCF为交流频率C为电容量你要求这个电容的分压为:U*XC1/(XC1+XC2+R)当然,XC2也是这样求,电荷量吗:Q1=C1*UQ2=C2*U

若干电容器串或并联,其中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大,则二者总电容如何变化?分析之?

都增大不知道你有没有学《电路》电容频域阻抗是1/jwc导纳是jwc1.电容串联,总的阻抗等于分阻抗之和1/jwc总=1/jwc1+1/jwc2+...只要其中的一个电容增大,c总就增大.2.电容并联,

两电容器电容分别为C1=1uf C2=2uf 串联后两端加1200V电势差,求每个电容所储存的能量.

串联,电压与电容成反比,即U1=2/3U=800VU2=1/3U=400V能量W=1/2CU²所以W1=0.32JW2=0.16J

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离为D 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 电容器带电量为Q 电压为U 若使电容器的电容减少 以下正

选A.因为电容器的电容量C=εS/D,与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与电容器的带电量和电压无关.

两只10uf的电容器并联后的等效电容为5uf.对还是错.

错再问:你是会还是瞎说的?再答:废话再问:好吧。谢了再答:并联你可知道再问:串联5uf吧再答:串联10并联5

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3:2,所带电量之比为2:1,平行板间的距离之比为3:1,如果有两个电子分别从这两个

对于电容器,由C=QU得:板间电压U=QC;对于电子,根据动能定理得:eU=△Ek则得电子动能的增量△Ek=eQC故这两个电子的动能增量之比是△Ek1:△Ek2=Q1C1:Q2C2由题,C1:C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