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浆的化学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8 15:52:21
下列关于血浆中氨基酸的来源,不正确的是

血浆中氨基酸的来源,可以是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肠道内分解成的氨基酸;可以由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分解而来;还可以通过组织细胞内的氨基转换作用合成新的氨基酸.血液中没有蛋白质分解所需要的酶,血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分

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错,CaCO3,BaSO4都可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错,醋酸铅可溶于水,是弱电解质.③所有一元酸中氢离子浓度都相等错,没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1.血浆,组织液,淋巴 2.血浆蛋白 3.葡萄糖,氨基酸

这个问题这么来看:对1的判定:首先人教版《稳态与环境》第十三页明确写道:一:……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二: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从这两句话可以判定1是完全正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b油脂不是高分子c不全是物理变化d聚酯纤维不是无机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但不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错误;B、Mg元素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生物体内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有机物是tRNA,其组成元素是C、H、O、N、

(化学)下列关于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铅是抗暴剂的组成成分.

血浆的成分组成

血浆(bloodplasma)  BIOX.CN2005-8-2822:04:28来源:生命经纬  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

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而在小分子物质中右80%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晶体物质分子量小,溶质颗粒数较多,晶体

(2014•滨海县二模)今年的化学论坛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相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正确;B.化学可以制取新材料、化学药物、和化学肥料,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正确;C.粮食的增产离不开化学肥料和农药,能源的开发和研制离不开化学,环境问题与化学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及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C,D.A.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关于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有铁离子即可,不一定为氯化铁B可能含有硅酸根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5mol CO2 和 3.6g H2O,下列关于该混合气体的说法正

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烃:C:H=0.1:0.15:0.4=1:1.5:4烃的平均组成为C1.5H4,一定有一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小于1.5只有甲烷,则另有一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大于1.5,氢原子数必

血浆的组成

水90.7血清白蛋白4.4血清球蛋白2.1纤维蛋白原0.4氨基酸氮0.005尿素氮0.012其他非蛋白氮0.025葡萄糖0.08乳糖0.025各种脂肪酸0.38脂肪0.14卵磷脂0.2胆固醇0.22钠

1.关于化学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B错了A:酒精灯在桌子上倾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既隔绝氧气又降底温度B:有大量有毒易燃气体在室内扩散,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因为排气扇是用电的,打开开关会引起火花而爆炸.C:少量碱液沾到皮肤上

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中没有代谢产物 B. 血浆本身不具有凝血功能 C. 向血浆中加入柠檬

B凝血功能只有细胞才具有再问: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顺浓度差转运B.不耗能C.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D.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E.是离子扩散的主要方式下列哪种物质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是C、H、O,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有C、H、O,还有部分脂质含有N、P,A错误;B、按照元素的含量,可将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正确;C、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故A不正确.B、水分子中没有氢分子,故B不正确.C、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C不正确.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故选D

一道化学有机题:关于下列三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DC就不说了.D酚羟基反应,对羟基桂皮酸与酸性三氯化铁直接显色,阿司匹林稀硫酸加热水解后显色,布洛芬不反应.再问:a,b,c�������°�再答:A�������л�����б�������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