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的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7 12:11:06
谁知道有关文言文或诗句中的名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诗人在春天时候出使,途中见数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

古文或文言文中的“无聊”是什么意思?

无聊:没有凭借或依靠,经常指潦倒失意.意义接近的有“百无聊赖”,相通的有“民不聊生”(老百姓没有可以赖以为生的)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有多少种类型?

文言文中的特殊字形一、古今字古今字,是指某个字的某一意项,古今的写法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应使用“暮”字,表达“日暮”等意思时,却用了“莫”字.这是因为,该文写作时,汉字中尚没有“暮”字.“莫”字

初中课外文言文中的人物品质

正面人物: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事例:信守承诺(约不可失八四魏文侯)、宽容豁达(秦穆公亡马六二秦穆公)、胸怀宽广、知人善

初中必背的文言文及必掌握的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

我只知道初一的.要背的:《枭逢鸠》,《穿井得人》,《蜀鄙二僧》,《河中石兽》,《木兰诗》要背字词解释的:《两小儿辩日》,《晏子使楚》,《世说新语》三则,

这些字在初中文言文中的意思.

1通达,贯通2通“辙”1驾车2借着,凭3追逐1跟随2顺从3参与1路2规律,道理获得安定,稳定1砍伐2进攻触犯,侵犯1背负2违背1赋税2给与1改变2经过,经历会和,聚会1赶上,追上2趁着1算账,计算2计

初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

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

找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

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的一些字的读音

1、车马塞(sè)途2、曾(zēng)不吝情去留3、百姓孰敢不箪食(sì)壶浆4、(1)以塞(sè)忠谏之路(2)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5、一箪食(shí),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以上答复希

找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

吾非此之问也,何学之有.汝何好乐,好长剑.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哭"的古代或着文言文中的解释

这要看语言环境--------------------------------------------------------------------------------哭kū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

初中文言文《口技》中的声音

什么事你说明白了啊再问:就是初一课本中的课文《口技》里面都写了什么声音,一一列出来再答:犬吠小儿含乳啼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妇拍儿呜声妇齁声盆器倾倒声老鼠做做索索声曳屋呼呼声泼水声着火声等等

将括号中的词或句选出(文言文)

肃曰:“先生真神人也!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孔明曰:“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公瑾教我十日完办,工匠料

初中文言文中的几篇请帮忙翻译:造父习御;出口成章;安贫乐道;唐翁猎虎.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斗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

文言文(初中全部文言文)

解题思路:同学:现在教材版本很多,老师给你提供是现在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人教版的初中全部文言文,如果你不满意,可以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成为你探讨知识的朋友。谢谢!解题过程:初中人教版全部文言

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谁有初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意的总汇啊?

焉①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②代词.相当于“之”.如:容貌甚伟,时人异焉.③疑问代词.怎么

《驱蚊》这篇文言文中的“或”和“咎”是什么意思

或:有的人.咎:责问.驱蚊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撇得好驱蚊符.或请得以贴室中,至夜蚊虫愈多.往咎道士,道士曰:"吾试往观之."见所贴符曰:"原来用得不如法耳."问:"如何用法?"曰:"每夜赶好蚊虫,须贴

或 字在文言文中的意义

1、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2、稍微: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