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视距累积差怎么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30 21:49:59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前后视距相等

是尽量相等以消除i角误差,你可以先自校一下i角.

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因为视线不能保持绝对水平(也就是所谓的i角: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采用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i角误差但实际中又不能前后视距绝对相等,只能做到消弱i角误差而不能消除

测量学问题,视距怎么求

这应该是经纬仪的记录表,一般视距计算可以用上丝读数减去下丝读数在乘以100即可,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精度要求不太严格的测量中,视距就是水平距离,直接就出来了,有其他问题欢迎追问.再问:请问那我用这个公式

轿车停车时前方与物体的视距实际距离怎么算啊?

从车前风挡看,风挡边线看到前车车牌,应该还有1米左右,看不到车牌,就差不多碰到了.再问:从车前风挡看?再答:是啊,感觉。如果是快到交通灯路口了,看着前车的号牌可以估计得很准的。如果是高速路上,估计有1

电子水准仪视距差有什么要求

无论是电子水准仪还是传统的人工读数水准仪,都要求前后尺视距差及其累计差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这在有关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目前的国标具体规定如下:一等:单站视距差0.5米,累计差忘记了.二等:单站视距差1米

测量学的2个问题观测前后视距时不要改变对光位置的原因是什么 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的目的是为控制哪三个误差?

观测前后视距时不要改变对光位置的原因:减少大气折光带来的影响.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积差的目的是为控制i角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和大气折光误差.

水准测量中怎么保证前后视距差尽量相等

所有的水准测量时都得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以为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抵消水准仪i角误差带来的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知道概率密度函数怎么算累积分布函数

通用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将f(t)从负无穷到x做变上限积分,得到的F(x)就是累积分布函数.但是并不是每个密度函数都可以得到明确的用初等函数表示的累积分布函数,例如你所举的高斯型函数就没有初等函数表示

二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为少于一米,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在一米范围内呢?

1:拉皮尺2:读上下丝计算前后视距3:计算脚步个数第二种方法精度高,第三种精度低.

导线测量前后视距离的影响

大啊,一般导线测量后视要大于前视,这是用长边控制短边,以减小误差!再问:能说的详细点吗,谢谢了!再答:导线测量里要做水准测量和平面坐标测量,我把你的话理解错了,我说的长边控制短边是放线时才用到的,水准

水准仪怎么计算视距

上丝和下丝在望远镜里叫做视距丝.一般的国产水准仪的视距乘常数是100.也就是说尺上的1mm等于视距10cm(1mm×100=100mm=10cm)换句话说用望远镜看塔尺的话1cm等于视距1m(上丝-下

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哪些误差

你是说水准仪吧.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要尽量相等,这是为了消除仪器自身的i角误差.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存在一个i角,这个i 角是指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如果仪器在后视点和前视点中间,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i角所产生的误差.如图,实线为水平线,虚线为仪器实际的视准线,如果前

等外水准测量有没有前后视距限差的要求?它与四等有哪些区别?请详解

等外水准就差不多是五等,但是现在新的规范中,五等已经没有了,公路上的水准还是比较多用等外水准的.仪器都用四等的去测量.按照四等的要求去做等外就可以了.四等水准每一站前后视距差≤3m,累积视距差≤10m

四等水准测量里面视距差累计值怎么计算?视距差累计值就是Σd

不对.那个是路线累计值.视距差累计值好像规范要求不得超过10米啊.就是每次的视距差相加,有正负值之分.

水准仪测量为什么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

为了减少因仪器i角引起的误差.你想呀,仪器我们看着是架平了,但是视线不会完全水平和水平总有一个角度,距离越远引起的高程差越大.距离尽量相等,总前后视距差不超过一定数值.这样测出的高程精确度才能保证.

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的目的是什么

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水准仪i角的误差(即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的误差)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仪器有I角误差,只要你前后视距离相等,仍然可以消除误差,

为什么我用的这台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前后视距差超限时一直显示正值数?

请尽可能表述详细一些,再问:我设置的是前后视距差不能超过正负1.5米,但是不管是前视远还是后视远超限值都是为正数。再答:设置视距差不存在正负值。1.5就是限差:当前后视距大于1.5时即提示视距超限。所

四等水准测量后尺上丝13.7M下丝18.3M 前尺上丝14.5下丝19.3 请问怎么算视距差和累加差.

后视距(1830mm-1370mm)/10=46m前视距(1930mm-1450mm)/10=48m后减前46-48=-2m(视距差)将视距差累加就是累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