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7:25:35
你这个图没有画完整,电容的放电需要借助按键一侧联接RST引脚的电阻才可以完成(你的理解基本正确,说一下你的困惑处)VCC通电时,电容开始充电,充电过程中会有充电电流,并且在最开始时电流最大,随着充电时
没看到你的图,加电阻和电容式实现上电自动复位,开关是手动复位
51复位就是在满足51最小系统其他工作条件下,让RST管脚保持高电平(通常0.7Vcc以上电压)维持至少两个机器时钟,以引导单片机复位,之后RST管脚恢复为低电平.措施有:1、上电复位:加电后给RST
复位电路如果是数字电子技术里的,例如74LS161之类的,有置零和置数,置零的作用也就是让计数从0000开始.
复位电路的原理:上电瞬间,5V电压经C3电容(此时电容作用,通交隔直,瞬间的电压变化会经C3耦合,此时C3视为理想中短路状态),过R1到地回路,RST脚瞬间变为高电平,CPU进入复位状态,5V经C3,
网络资源也不全是免费的,有的是别人花了很多心思才搞出来的优秀作品,不可能轻易送给别人,除非是他们的亲朋好友.本人是做电子及网络行业的,可以到我淘宝上购买有关电子及网络开发的论文,毕业设计及计划书,原理
1.当单片机的p1.7脚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饱和导通,蜂鸣器通电鸣响.若单片机的p1.7脚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1截止,蜂鸣器没有电流就不鸣响.2.那个电阻是限流电阻.限制流入单片机的电流.
复位按键按下时,复位端是高电平,复位功能有效,同时电容迅速放电为0电压;复位按键松开时电容开始充电,复位高电平电位开始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降为低电平,完成手动复位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电容起到的作用之一是
上电瞬间,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RST引脚电压端为VR为VCC,随着对电容的充电,RST引脚的电压呈指数规律下降,到t1时刻,VR降为3.6V,随着对电容充电的进行,VR最后将接近0V.为了确保单
1K-10K之间都行,你要具体数值吗?完成复位操作共需12个状态周期以上.其有效时间应持续24个振荡脉冲周期(即2个机器周期)以上.11.0592晶振需要大于2.17uS;假设高电平复位有效,一充一放
那种按键虽然是四脚,但其实是两两连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万用表测一下电阻,复位电路如下图再问:我用单片机检测时就是测得对角,没按下按键时没有导通,按下按键了之后就导通了,那么我把这两个角接进电路
1是限流保护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单片机功耗),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分量,把电平“拉高.对于高速电路(单片机数字电路),大的上拉电阻可使边沿
电容:实现上电复位(一上电就复位)电阻:限制电流根据单片机的不同,P1口也可能会用上拉电阻上拉电阻一般都用10K,取决于单片机和所需电流还有,图呢?再问:再问:接EA口是干嘛呢再答:看看“2.复位电路
可以的,STC单片机对复位端要求不高,1K-10K都可以.
简单上电复位一个电容一个电阻当你上电时电容充电这个过程电容两端不停收集电子电子产生电流流过电阻产生一个压降当电容充满电电容两端电子负荷已满此时电子不再流经电阻产生电流电位恢复
当MCS-5l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全称RESE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
一般芯片厂商都会给出推荐值,不用自己设计.51单片机推荐电阻选8.2k,电容选10uFRC=10e-6*10000=0.1ST=RCln(Ed/(Ed-Vt))=RCln2=0.7RC=0.7*0.1
我一般用的就是10k的电阻,1uf的电容,这种RC组成的上电复位电路简单可靠,对参数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要电容充电时间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时间,就能复位了.计算时间可以用t=R×C来粗略计算,t的
串在REST信号线上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但是这个电阻阻止不要过大,避免分压过大,而使复位信号电平达不到要求.也可以不接另一个就是要看复位信号采用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复位,高电平加上拉电阻(低电平加下拉电阻
高电平复位,平时必须保证可靠的低电平,建议不要去;一个电阻才几厘钱,为什么要去?可靠的复位电路还是用专用芯片好,多不了几毛钱,可以免去以后特殊情况下复位不稳定的服务费用.再问:别人说不能去啊自动复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