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棱镜干涉实验测光波波长时,如果一条光强,一条光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09:50:41
可能是光的亮度不够,或是夹缝闭合或过大,若用单色光实验可先查对应的光波长,用公式先计算结果代成较清晰切数量较多的理想条纹间距……反推回夹缝的宽度…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也是该实验无法观察到现象的常见原因,光
单缝是为了得到线形光源,避免其他多余光线影响观测双缝才是衍射的核心,两缝作为新的线形相干光源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如果顺序反了,离你近的一侧是单缝,就变成只有一个光源了,何谈相干……再问:但是,单缝双缝
干涉产生与否与缝宽无关,你丫的上课没好好听吧,亮度跟干涉有半毛钱的关系
就是一个公式,条纹间距=D*波长/d,D是缝屏距离,d是双缝间距.
1,前面的狭缝是为了产生衍射,将光源发出的光衍射成柱面光,增大入射光的面积,使得更容易产生更多的干涉条纹.2,因为如果不平行,那么干涉条纹会倾斜,干涉面积下降,干涉质量降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以双缝干涉
狭缝宽度越接近光的波长,得到的干涉条纹才明显
(1)AB、在用狭缝观察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的光的干涉现象时狭缝必需与灯丝平行,这时干涉条纹与狭缝平行,狭缝与灯丝垂直时观察不到明显的干涉条纹.故A正确,B错误.C、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为:△x=Ldλ;
屏与双缝距离104cm双缝间距0.25mm条纹间距0.22cm计算波长为5.288*10^-7
单缝是用来衍射的,他将震荡无规则的光波,通过在波前上选取一个次波源作为新的波源,对后面的双缝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相干性非常好的光源,提高了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1)A位置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1mm,游标读数为0.1×1mm=0.1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1mm.B位置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5mm,游标读数为0.1×6mm=0.6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
照算,x5-x1,x6-x2,x7-x3,x8-x4,然后各求出4吊塔x,当成只有4组数据处理就好了,不过这个测定的时候就要求有10条的把,干嘛不弄出10条呢?
很简单,首先,为什么会是亮条纹?因为两个波完全重合,即波峰和波峰,波谷和波谷都重合,则此时两波是增强效果,会变亮.然后,为什么说波程差等于半个波长的偶数倍时两个啵完全重合呢?因为半个波长的偶数倍也就是
不能,因为当单缝很宽时相当于有实际光线传播过来,出现大片实际光线,干涉现象十分微弱,几乎甚至根本看不到干涉条纹.
第1级亮纹中心到第5级亮纹中心的距离为0.45cm,则相邻条纹间的距离△x=0.454=0.1125cm,根据△x=Ldλ得,λ=△xdL=0.1125×10−2×0.02×10−20.5=4.45×
1楼回答是对的,但还不够详细.这是分波面法干涉,狭缝的作用,是在激光的波阵面上取出很细的一束,使之满足相干条件,因为并非任意两点都满足此条件,波阵面上很临近的点满足条件(波源的空间相干性),所以要求缝
激光属于高频,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其光源的稳定,不需要用单缝得到单一光源
滤光片为了获得单色光双缝为了得到相干光源单缝为了使光进入滤光筒,进而得到图样单双缝平行
①A ②1.970①在不放置单缝和双缝时才能根据光屏上光斑的形状来判定光束是否沿遮光筒的轴线传播,故A错误.因条纹宽度是指相邻亮纹中心或相邻暗纹中心之间的距离,故B正确.微小量累积法可有效减小测量中的
(1)A、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放上单缝和双缝.故A错误;B、将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故B正确.C、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用测微目
波长为0.6328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