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2-10所示,已知物体S以及它的像S的位置,画出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6:38:27
1)F=(物体重+动滑轮重)/2=(182+20)/2=100N2)绳拉过的速度V=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V'*2=0.1*2=0.2m/s拉力F做功的功率P=FS/t=F(S/t)=FV=100*0.2
将末速度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因为斜面倾角为30度,水平速度横为9.8M/S,所以竖直速度为9.8/tan30,再根据t=v/g求得运动时间
动滑轮上的绳子是4根,每根绳子上的力是1600N/4=400N,机械效率是80%,所以F=400N/80%=500N
A、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Ek=12mv02,得到Ek=12mv02-mgh,可见,Ek与h是线性关系,h增大,Ek减小.故A正确.B、由机械能守恒得:EP=mgh=12mv02-12mv&n
由题知,线对A拉力F=12/2=6NA:测力计F=2N,所以地面摩擦=4N,A错误B:滑轮移动速度是A的1/2.即0.1m/s,B错误C:P=Fxv=6x0.2=1.2W,错误D:B受滑动摩擦一直不变
V^2=2aS的S=25/8总过程中只有阻力做功所以V_=5√5/2
1匀速上升2F=G1+G2=180+20=200NF=100N2.P=FV=200X0.12=24W
40;20;40;8;2.应该是一个动滑轮拉木块在地面上的图吧.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拉力T和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a所以T=m(g+a)=10×(10+2)N=120NF=T/2=60N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3s内的位移为l=at2/2=1/2×2
1.BC=2*4=82.S=6*8+2*6=603.当Q运动到D点的时候面积一样既T=13的时候分析,要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样,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二.这两个三角形的底一样,所以只要找到三角形的高度
只要直接连接像S'和A,和镜面的交点O就是入射光的射入点,连接OS就是入射光,OA就是反射光证明设镜面上方为A点,下方为B点;角AOB=角S'OA=角SOA;(利用对顶角相等和镜面对称关系)入射角等于
这就是超重的问题三,前2S的压力等于重力加上合外力
答案:240J,300J,50N解析:滑轮组是3段绳子拉物体.1、拉升重物做功:W有=Gh=120N×2m=240J2、拉力做的功:η=W有/W总W总=W有/η=240J/80%=300J3、W总=F
应该是一道填空吧.这让我想起了初中学校洗手间相对的两面大镜子.现象是两面镜子中均出现无数个S的像,且这些像在同一直线上.理由不好说,卷子上不会让你写,我简单说下:把图挡住一半,比如左面,看右面的镜子,
绳子的段数是3段吧1、由两力平衡引出,F压=G-F拉=450N-220N=230N2、G+G动=3F拉,则有G动=3F拉-G动=3·220N-600N=60N3、η=W有/W总=Gh/Fs=Gh/3F
4J和16%因为它匀速...所以做功W=fs=0.2mgvt=0.2*20*0.5*2=4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W/(Fvt)=4/25=16%
绳对物体A的拉力T=F/2=40/2=20NA匀速,受力平衡,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T=20N4s内A前进2m,滑轮移动向右移动S=2/2=1mF的功W=FS=40*1=40JF的功率P=W/t=40
没图啊.20N*2米就是40J或者40N*1米.动滑轮还要看滑轮和物体中间的绳子的连接段数,看题目应该是2段,所以物体2米,滑轮动了1米,再问:是2段但为什么滑轮动1米?再答:如果绳子是3段,滑轮动1
10N0.1m/s1W=0.2*5=F*V=0.1*10再问:V滑=0.1m/s为什么不是0.4m/s再答:因为这样拉是费力省距离的,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不可能有一种装置既费力又费距离,也不可能有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