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平面上三个点A B C 向量bc=(2-k)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5 18:46:50
已知平面上三个点A、B、C满足向量AB的模=3 向量BC的模=4 向量CA的模=5 则AB `BC +BC`CA+CA`

显然线段AB,BC,AC构成直角三角形,其中AB与BC垂直.向量AB·BC+BC·CA+CA·AB=0+|BC|·|CA|(-4/5)+|CA|·|AB|(-3/5)=-16+(-9)=-25

已知平面上三个向量abc的模均为1,他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60°

证明垂直可以证明它们的乘积等于0来做

已知△ABC中,AB=AC=BC=6,平面内满足一点M满足向量BM=2/3向量BC-1/3向量BA,则向量AC点乘向量M

我是数学辅导团成员,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祝你学习进步!有不明白的

已知A,B,C是平面内的任意三个点则向量AB+向量BC等于多少?

答案是向量AC打个比方:从A到B,再从B到C,现在到哪?相当于从A到C答案是向量AC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都不在平面A上,它的三边AB,AC,BC的延长线交平面A于P,R,Q三点,求证;P,R,Q三点

因为P是直线AB和平面A的交点,而AB在平面ABC上,所以P是平面A和平面ABC的公共点,所以P在平面A和平面ABC的交线上.同理R、Q两点都在平面A和平面ABC的交线上,即P、Q、R三点共线.另外,

已知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向量OP=向量OA+λ(向量AB/ABsinB+向量

ABsinB和ACsinC都等于边BC上的高H,是一个数量,设为h.所以原式可变为OP=OA+λh(AB+AC)AB+AC是以AB,AC为临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其必过BC中点设为D而OA+λh(A

在三角形ABC所在平面上有P,Q,R.三点满足向量(PA+PB+PC=AB),向量(QA+QB+QC=BC),向量(RA

===>向量PA+PB+PC=AP+PB,PC=2AP,,P为AC的三等分点(近A),同理:QA=2BQ,RB=2CR,所以S△PQR=S-3*2/9S=1/3S

已知ABC为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若向量AB=(1,1),n=(-1,1),且向量n*AC=2,则向量n*BC=?

AC=AB-BC.易得n*(AB-BC)=2,nAB已知,所以得到n*BC的结果

已知平面上三个点坐标为A(1,0,0)B(0,0,1)C(0,0,0)求平面ABC上法向量.

向量CA=(1,0,0),向量CB=(0,0,1),设平面ABC的法向量n=(x,y,z),n*CA=0且n*CB=0,得到方程组x=0,z=0,而y可以是任意数,一般取y=1,所以平面ABC的法向量

已知三角形,点D在边BC上,且平面向量BD= λ平面向量DC(λ >0),求证:平面向量AD=

由向量AD=向量AB+向量BD(下面再不写向量)AD=AB+λDC由AD+DC=AC,即DC=AC-AD代入:AD=AB+λ(AC-AD),AD=AB+λAC-λAD,∴(1+λ)AD=AB+λAC,

已知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向量AP+2向量BP+3向量CP=向量0.延长AP交BC于点D,

(1)向量AP+2向量BP+3向量CP=向量0.根据向量的减法可知:向量AP+2向量(AP-AB)+3向量(AP-AC)=向量0.即6AP-2AB-3AC=0,向量AP=1/3AB+1/2AC=1/3

已知O是平面上一丁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向量OP=(向量OB+向量OC)/2+λ(向量AB/(|向量

外心.以下字均表示向量设AB方向的单位向量为n,AC方向单位向量为m,则n/cosB+m/cosC垂直于AB,证法有两种:一:利用向量,直接证明(n/cosB+m/cosC)(n*sinC-m*sin

已知三角形ABC所在的平面上的动点P满足向量AP=|向量AB|向量AC+|向量AC|向量AB,则

cAP为角平分线令向量i,j分别为AC,AB的方向向量,AP=|AB||AC|(i+j),是菱形对角线,是角平分线

平面上四个互异的点A、B、C、D满足:(向量AB-向量BC)*(向量AD-向量CD)=0,则△ABC的形状?

(向量AB-向量BC)*(向量AD-向量CD)=(向量AB-向量BC)*(向量AD+向量DC)=(向量AB-向量BC)*向量AC=0所以向量AC与(向量AB-向量BC)垂直故以AB与BC为邻边的四边形

已知A,B,C为三个不共线的点,P为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向量PA+向量PB+向量PC=向量AB,

点P位于边AC上且PC=2PA因为由题中的向量的等量关系可以推出:向量AP=向量PA+向量PC而又由这个等量关系可以得出点APC三点共线(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定理),再由相反向量的等量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向量OP

重心(三条中线交点)画个图,你就很容易明白了设BC的中点为Dm(向量AB+向量AC)是始点在A,在直线AD上的向量你懂的,不懂也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