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嗜学.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6 15:46:59
读书访谈录作文400

时间:2008年9月14日星期日.地点:家里.我:妈妈,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社会,有人认为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读书这种古老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占优势.不知您对这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录译为现代汉语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敏而且热衷学习,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提问为耻,因此才把他的谥号封为‘文’”.

读书访谈录作文500~550字.

我的读书生活知识的汪洋浩瀚无边,书本就像一叶叶扁舟,载着每一个探索者在波涛中漂流,有的人坐的只不过是几张纸,随波逐流,很快一个水花过来,便被无声地淹没在潮水之中;而有的人乘着的则是一本厚厚的书本,扬起

谁知道张溥“七录”斋 的译文

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

《明史 张溥传》 中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中的 “名”怎么解释?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选自《明史·张溥传》译文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定要手

读书访谈录作文

地点:我家妈妈:你随便问吧.我:好,那我问了.你小时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跟读书有关系吗?妈妈:有,读书读多了,知识便丰富了,可以灵活运用.我:那你看的是闲书还是正课书?妈妈:闲书,正课书也看,正课书

英语翻译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祖辈世代务农为生.许衡年幼的时候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进入小学,老师教他认字写字,他问他的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说:“为考试中举.”许衡说:“仅仅就为了这个吗

英语翻译(一)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

许衡字仲平,是怀州河内人.七岁进入学堂开始学习,老师教给他章句,他问老师:“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回答说:“为了科举考取功名罢了.”他又问“:仅仅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授新课,他都要询问主

阅读鉴赏的意思是指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还是读书后的感想

应该说是从词语、句式、思路、线索、结构等各方面对一个阅读文本进行解读,当然你所说的读书后的感想也是可以在内的,但可能会显得不专业.

我急需关于读书的访谈录,要作文名!

地点:我家妈妈:你随便问吧.我:好,那我问了.你小时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跟读书有关系吗?妈妈:有,读书读多了,知识便丰富了,可以灵活运用.我:那你看的是闲书还是正课书?妈妈:闲书,正课书也看,正课书

有关读书访谈录作文300字

时间:2008年9月14日地点:哥哥家我:首先我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的采访.我:哥哥,听说你平时都在看书,是看哪一些的呢?哥哥:主要在于个人的兴趣,各种都看并不拘尼于某一类,比如说看一些励

读书访谈录怎么写(450字)

读书的爸爸我:爸爸,读书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爸爸: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你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

英语翻译《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师旷论学》《邴原泣学》《董遇“三余”读书》《七录》《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问说》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

后名读书之斋为"七录''什么意思

后来就把读书的斋房命名为“七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名在何处

1910年春,十二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从祖籍淮安来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州镇银冈书院读书半年.到秋季,又插班考进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新式学校,既教经书,也教数理、外文等西方资产阶级

《张溥“七录”斋》翻译(中文)

参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14310.html

谁知道张溥“七录”斋 的译文?

原文:(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

《张溥嗜学》中张溥命名读书之处为“七录”的原因.(自己概括)

七录斋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