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析出白色的碳酸氢钠固体有多种因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30 21:57:41
向NaNO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KI固体,析出碘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不要被人误导这里是酸性条件下NO2-氧化I-为I2硫酸只是提供H+酸性条件下NO2-变成HNO2,并且可以进一步生成NO+离子,动力学上活性很强,很稀的溶液就可以轻易氧化I-但是HNO3氧化I-动力学

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发现有少量的白色固体析出?溶液质量

因为用水分的蒸发所以有少量的氯化钠析出.溶质质量会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铜丝侵入硝酸银溶液中,析出的固体颜色是什么?

应该是银白色.因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银单质.银单质呈现银白色.反应式为:Cu+2AgNO3==2Ag+Cu(NO3)2

1.下列实验操作中,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 )

1.CD.A:Na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生成氢氧化钠后,碱性变强,饱和氢氧化钙析出沉淀C:无D:无2.C因为过氧化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因为氢

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有0.58 g白色难溶物析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

盐酸滴加后沉淀会增加,说明溶液中存在偏铝酸钠.盐酸滴加到10mL后,才出现沉淀,说明在0~10mL之间,盐酸是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这三种固体溶于水后,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

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有0.58 g白色难溶物析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1加入盐酸后沉淀质量先不变说明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氢氧根也就是说这0.58g全部都应该是氢氧化镁的沉淀可以算出氯化镁的质量=0.58*(24+35.5*2)/(24+14*2)=0.95g之后沉淀增加是因

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为什么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因为Na2CO3+CO2+H2O==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因此在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仅生成了碳酸氢钠,同时有碳酸氢钠的晶体析出.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白色固体,此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吗

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更谈何氧化还原反应?盐析就是让它溶解度降低了,不涉及任何化学变化加入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才是化学变化由于蛋白质化学键被破坏,可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溶液中滴加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

这个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还原性逐渐减弱的规律,在活动性表前的置换表后的,因为溶液中都是离子,所以银离子被铁离子还原成银单质,还有铜单质还可能有少量铁.那肯定是银和铜呗可能还有铁~无白色沉淀说明没有银

铝丝侵入硫酸铜溶液中,析出的固体颜色是什么?

析出的固体应该呈现紫红色.因为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单质.反应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铜单质就是紫红色.所以析出的固体颜色是紫红色.

将20ml饱和醋酸钙溶液(醋与鸡蛋皮反应制成)加入100ml的95%酒精中,会析出白色固体,该固体可燃烧.这个实验由始至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

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先通入过量的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白色的碳酸氢钠固体

Na++NH3+H2O+CO2==NaHCO3(沉淀)+NH4+NaHCO3溶解度小H2O部分被反应了溶液的pH值适合NaHCO3沉淀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要算上析出的晶体吗?

不需要,溶液的质量是指溶解的溶质质量加溶剂质量

将二氧化硫通入硫酸铜与氯化钠的浓溶液中时,析出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氯化亚铜CuCl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2CuSO4+2NaCl+SO2+2H2O=2CuCl↓+Na2SO4+2H2SO4.

1,下列各溶液中,加入Na和Na2O2都既会放出气体又有固体析出的是( )

1先排除B稀的溶液很难析出固体C反应掉一部分水不会析出晶体而ca(oh)2不饱和沉淀所以选A2因为KOH过量,先反应生成AL(OH)3沉淀然后多余的KOH的OH-和AL(OH)3和它继续反应生成AlO

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是否析出白色固体

没有实验过.不过从理论推断,应该是析出蓝色晶体,即五水硫酸铜.加入少量浓硫酸相当于硫酸根离子过量,此时溶解的硫酸远不是以硫酸分子形式存在,什么脱水性应该是过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