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上两天班休息一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9 01:54:08
爸爸从元旦起 上三天班休息一天 妈妈从元旦起上两天班休息一天 两人同时休息几月几号

1月12号两人第一次同时休息,其实也就是4和3的公倍数那天同时休息硬要写算式的话就这样写吧:[4、3]=121月1日经过12天是1月12日第二次就是1月12日再经过12天,第三次也是一样,依次往后推

今天是10月13日,笑笑的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爸爸上两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三天班休息一天

笑笑的爸爸妈妈下次一起休息的时间为:10月25日.计算方法:爸爸休的日期跟妈妈休的日期的倍数加上现在一起休的日期,就是下次一起休息的日期:3×4+13=25.

爸爸每隔5天休息一天,妈妈每隔2天休息一天.六一儿童节,爸爸和妈妈同时休息,下次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时哪

如果是爸爸在第5天休息:6月11日如果是爸爸在第6天休息:6月7日再问:算式再答:如果是爸爸在第5天休息:找5和2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0,又因为从6月2日算起就是6月11日如果是爸爸在第6天休息:找6和

小明的妈妈上3天班休息一天,爸爸上5天班休息一天,国庆长假后,他们10月8日同时上班,第一次同时休息时间

第一天10月19号8910111213141516171819妈妈上上上休上上上休上上上休爸爸上上上上上休上上上上上休

爸爸上三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两天休息一天.两个人在3月2日那天一起休息,下一次一起休息是在那天?这个月他们共在一起休息了

爸爸4天休息一次,妈妈3天休息一次.它们最小公倍数为12,所以下一次休息是3月14号.3月31天,所以他们还可以同一天休息一次,这个月共3次.

妈妈每天工作3天后休息一天,爸爸每工作4天后休息一天

这个考察的是公倍数的问题,爸爸妈妈同时休息的实时间一定是两人作息时间的公倍数,也就是说下次两人共同休息的时间是5月的20日,他们6月1日是不能同时休息的了

1.爸爸上三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两天休息一天.两个人在3月2日那天一起休息,下一

3月14再问:.爸爸上三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两天休息一天。两个人在3月2日那天一起休息,下一次一起休息是在那天?这个月他们共在一起休息了多少天?

小明的爸爸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妈妈却是上5天休一天.3月4日爸妈都休息,再到几月几日她们有同时休息

先求出4和5的公倍数,是20,所以20天后再一同休息.3月4日加上20天,就是3月24日.3月24日同时休息.

问题是个排班次的问题,在一公司,有A、B、C 三个人,每天都是安排2人上班,每个人都是上两天班休息一天,比如,今天是周三

假如这样排列你们的时刻表17AB18BC19AC20AB21BC22AC23AB24BC18号假如刚好你休假19号就要跟21号的B换20号就要跟24号的C换班但是换之前和换之后你都要连续工作好几天

甲工程队每工作6天休息一天,乙工程队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

甲队每周完成工程的6/90=1/15,乙队每周完成工程的5/75=1/15,两队每周工完成工程量的2/15,若完成工程,则需要15/2=7.5周,即7.5×7=52.5天,工程从2007年2月2日开始

某年的6月一日是星期五这个月妈妈每上三天班休息一天,爸爸每上五天班休息一天,小亮双休日休息.

妈妈3天休息1天,那就是4天一个循环爸爸5天休息1天,那就是6天一个循环所以妈妈和爸爸的交集就是12246月1号是星期5那么6月的双休就是2.3.9.10.16.17.23.2430.31所以你要的答

小红的爸爸工作8天休息一天,妈妈工作5天休息一天

6月15日,9(8+1)和6(5+1)的最小公倍数

今天是4月13日,小小的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爸爸上两天班休息一天,妈妈上三天班休息一天.

是25号.爸爸是第三天休息,妈妈是第四天休息,取三和四的最小公倍数12.13号都在家,再加12天就是下次同在家的时间,25号!

小红的妈妈上4天班休息一天,爸爸上3天班休息一天,又知5月7日他们共同休息,下一个共同休息日是几月几?

用公倍数解·····话说你念几年级?3×4=127+12=19答:下一个共同休息日是5月19日.

请教高手:6个人上班,白班三个人,夜班两个人,上两天休息一天.怎么排?

不可能.五个人上班,每天休息一个人,两天后必然还有三个人上班,让谁休息都不成再问:可能我没说清楚,这样的:我们是六个人参加排班,白班必须三个人上班,到下班时间其中一人下班,而另两人接着上夜班(长班)。

小明的爸爸每上4天班休息一天,妈妈却是上5天班休息一天.3月4日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再到______月______日他

5和6是互质数,所以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5×6=30,所以3月4日,他们同时休息,那么下一次他们同时休息是:4+30=34,即4月3日;故答案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