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定性鉴别的依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4 20:57:45
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

最直接的就是菌落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圆形光滑较小菌落,直径一般只有1mm左右,白色或金黄色.而枯草杆菌的菌落表面为不规则隆起,菌落较大,直径有5mm左右,表面粗糙,白色或略带一些暗黄色.再问:这些用

HPLC 测寡糖的体系及注意事项?

目前常见分析寡糖的色谱柱主要有强极性的C18柱、NH2柱和专门糖柱三种方式.而常见的检测器有示差、蒸发光散射和电化学检测器三种.给你一个较简单的体系参数,色谱柱:CAPCELLPAKNH2UG802.

定性和定量的概念解释一下!

性,性质,量,数量质量互变规律mutualchangeofqualityandquantity,lawof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又称量

HPLC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

HPLC-UV是什么方法 HPLC/MS 呢 我知道hplc是高效液相色谱,后面的是什么?

HPLC-UV是液相的紫外检测HPLC/MS是液相和质谱连用——液质联用

什么是流速精密度?关于HPLC的

流速精密度指HPLC泵在设定流速下的实际测量值流速精密度越高,说明HPLC的泵越好,设定值与实际值偏差越小RSD是相对标准偏差,是统计学的一个值,表示一系列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或者说离散程度)

很常听人家说定性,只知道定性的人是成熟一些,今天有朋友说他还没定性,

坚定自己的性格,定位自己的性格,就是定性.如果你能做到一下要求,那么恭喜你完成了自己的定性,走向了成熟.一:沉稳(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

定性和定量的区别

定性是针对性质的,如良恶、好坏、成败等,定量是针对数量的,如大小、多少、长短、轻重等.

请把鉴别下列各组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依据写在空白处

银为固态,水银为液态铁丝为灰白色铜丝为红色品尝,白糖是甜的,食盐是咸的白酒有酒精的味道和食醋是刺鼻的酸味

比较TLC法、HPLC法以及GC法在鉴别应用中的优缺点?

TLC法:方便,快捷,成本低,不受样品种类影响,色谱仪器普及前常用的方法.缺点:样品处理操作繁琐,鉴别能力不强!HPLC:准确性高,样品处理简单.缺点:受色谱柱局限!GC:准确性高,样品处理简单.缺点

fid检测器能否用于hplc的分析

FID是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检测器不用于液相

紫外可见光定性时为什么将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改为测定该波长处的吸光系数,并用来做为定性的依据?

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大吸收能力最强啊这里的吸光系数不就越大,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分析化学设计实验急求:未知碱样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用双指示剂法的设计实验)的设计方案

这个是定量化学分析的标准例子估计给你说也晚了.有很多方法给你说一种用不同的指示剂用酸滴定!指示剂:酚酞、甲基橙试液.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恰好褪为无色时,NaOH完全被滴定,Na2CO3变为Na

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扑尔敏的定性鉴别于含量测定的试验原理及步骤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量吸收谱.不同的溶液有不同的特征谱.将待测得样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吸收谱.吸光度=I/I0=k*l*c可以被测量出来.k为吸收系数,对于一种溶液是一个可以按照标准标

请问HPLC–DAD的全称是什么?

DAD就是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这种检测器主要针对在紫外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液相色谱检测器,监测波长一般是整个紫外区,190nm-390nm

亚硫酸盐的鉴别已知此溶液中含有亚硫酸盐或者亚硫酸氢钠,或是硫代硫酸钠其中一种,怎样来进行定性的鉴别?含量是微量,大约在0

分别取三份溶液:1、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少量稀硫酸看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说明有硫代硫酸钠2、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少量浓氯化钡溶液若变浑浊或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有亚硫酸盐3、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稀硫酸酸化,再

HPLC标准曲线的制作

你可以随便弄一个浓度进一针样品看一看你这个样品的吸收度如何,再根据你样品的吸收度配置适当的底浓度样品逐个稀释这样可以连检测线定量限一起做了,一举3得(最后将你得到的峰面积根据你的进样浓度做一个线性回归

鉴别:H2,CO,CH4三种可燃性的气体依据__________不同(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点燃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烧杯内壁有水生成~且加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烧杯内壁有水生成~且加少量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