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踪工作模式信号的相位差,如何接线,怎么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09 04:43:58
简述STM恒高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STM的工作原理STM是利用量子隧道效应工作的.若以金属针尖为一电极,被测固体样品为另一电极,当他们之间的距离小到1nm左右时,就会出现隧道效应,电子从一个电极穿过空间势垒到达另一电极形成电流.且其中

怎样用示波器测量两同频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信号连接好以后,按测量”measure"键,选择“相位”,然后设置一下“A”到“B”或者“B"到”A“的相位,这样就可以显示两个信号的相位差了.

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两个交流电信号的相位差时,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椭圆不是斜的而是正的,是什么原因?

在实验中发现椭圆不是斜的而是正的,说明其中一个交流电信号的相位比另一个交流电信号的相位超前90度或270度.

谁知道数码相机工作的各路信号吗?谁知道英文缩写的电路吗?如:'AGC等越多越好

随着数码相机市场的快速成长,半导体厂商又相继推出了集成化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结合了高转换效率的简单拓扑结构和便于提供多组输出的变压器结构的特点.利用高效率的简单拓朴结构产生低压、大电流电源,使系统的总

人口增长的模式?如题

人口增长的模式:1.高低高高增长模式2.过渡低增长模式3.“三低”模式

如题.分析下图中震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振荡信号在哪里输出?这个电路是如何把12v的直流信号变成带频率的交流正弦波信号的,关

1.震荡信号你可以在电感L处加上变压器即可取出2.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L与电容C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同时也是一个滤波器,将直流信号中的正弦波提取出来.由于信号在电路中会衰减,所以需要将信号进行放大补偿,

怎样根据李萨如图形法来测量两同频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将两个同频信号分别输入X和Y方向则可产生李萨如图形,图形的参数方程如下:X=Acos(ωt)Y=Bcot(t+φ)t—参数,物理意义是时间A—X方向信号振幅B—Y方向信号振幅ω——圆频率,即信号频率的

接收光纤信号的 光电检测器 工作原理?

光检测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它是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检测器主要是移相开关二极管,即PIN二极管.PIN二极管对低频信号具有整流作用,而对高频信号,却只

三相三线制中,如何用一个相位表测量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

以UAN与IA为例.由于N未引出,相电压UAN无法直接测量.可以测量到的电压是线电压UAB、UBC、UCA注意到三相电压对称系统中,UBC滞后UAN的90°.即∠UAN=∠UBC+90°因此,∠UAN

如何测量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两信号用异或门异或,测量输出脉冲宽度t,设矩形波信号周期为T.t*360/T就是相位差.

如何利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两个电压信号的相位差?如何判别波形的超前与滞后?

选择双通道的断续模式,信号分别输入CH1、CH2,调节 Y 轴增益,使两个信号幅度相同.选择 CH1 触发,如果 CH2 的波形在 

怎样测量两个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相位差,包括数值和符号?

最直接的方法是将电压电流整形为方波后通过单片机等处理器的定时器测量两个方波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时差及单个信号的周期,时差除以周期乘以360°就是相位差.需要正负号的话,上述结果再减去180°.上述方法特点

同频率正弦信号的相位差是固定的吗

关于频率、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用矢量旋转的方式来分析比较容易理解,频率就是矢量旋转的速度,每秒旋转多少圈频率就是多少HZ,而相位就是该矢量与水平轴的夹角,相位差就是两个矢量之间的夹角,两个频率相同的信号

8086系统中最小模式与最大模式两种工作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为了尽可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使用场合,在设计8086CPU芯片时,使它们可以在两种模式下工作,即最小模式和最大模式.所谓最小模式,就是在系统中只有8086一个CPU,而所有的总线控制信号都由8086直接产

怎么从李沙育图形看出两个信号的相位差

“李沙育图形”,即“李萨如图形”,就是将被测频率的信号和频率已知的标准信号分别加至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和x轴输入端,在示波器显示屏上将出现一个合成图形,这个图形就是李沙育图形.李沙育图形随两个输入信号的

已知信号的工作频率,如何计算传输线长度(用信号波长表示)

首先获得信号经过该传输线相位的变化,设为x,则长度为x/360×lamta,可利用混频检波获得相位变化

相位差

解题思路:A振动方程为X=AsinωtB振动方程为X=Asin(ωt-π/2)所以AB之间相位差△φ=π/2解题过程:A振动方程为X=AsinωtB振动方程为X=Asin(ωt

怎样根据李萨茹图形法测量两同频正弦信号的相位差

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8/ch6/6_2_3_pt2.htmhttp://spe.sysu.edu.cn/course/course/8/ch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