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醇溶液是鉴别什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8:32:50
如何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硝酸,硝酸铜,硝酸铁,硝酸镁,和无色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与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与硝酸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硝酸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使无色酚酞变红.

怎样鉴别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

++其实要分有无亚硝酸根的情况.亚硝酸根不存在时,就取硫酸亚铁晶体少许于试液中,混合后将试管斜持手中,然后加入五滴浓硫酸,静置片刻,在两液层接界处出现棕色环,示有硝酸根存在.

用稀硝酸鉴别Mg、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

Mg不是溶液吧?和AgNO3,无明显现象和Na2CO3,产生无色气体Na2CO3+2HNO3=====2NaNO3+CO2↑+H2O和NaAlO2,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NaAlO2+HNO3+H

能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是A硝酸银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其实我上学的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这样想说明你知识掌握的好,而且思维比较灵活,但作为一个出题人来讲,还是要考虑广大莘莘学子的水平的,只给一步棋的考虑,再多了某些人就应付不来了,所以这种题目一般就简单

在鉴别氯离子是为什么要加稀硝酸?

为了验证是不是氯化银沉淀,非氯化银沉淀会溶于稀硝酸,借以可以鉴定氯离子.第二个不记得怎样鉴定了.

为什么鉴别Cl-,Br-,I-要用氯水,四氯化碳,或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1.用氯水,四氯化碳:a.若无明显现象,是Cl-b.另两个有现象的,CCl4溶液颜色深的是I-,另一个是Br-2.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l-,因为生成AgCl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Br-,因

怎样鉴别溶液里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有沉淀(不能用硝酸,那会使亚硫酸根变成硫酸根)碳酸根:加氯化钙有沉淀,沉淀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硝酸根:我不知道,上网

鉴别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的试剂【钠.硝酸.碘.新制的氢氧化铜】

新制的氢氧化铜.各取少许加入三支试管,对应编号,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如果沉淀溶解,原液体为乙酸.再将剩余两支试管加热,沉淀变为红色的,原液体为葡萄糖溶液;沉淀变为黑色的,原液体为乙醇.

现有①氢氧化钠溶液②食盐溶液③硫酸铜溶液④硝酸镁溶液,不选用其他试剂,则鉴别出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

首先观察4种溶液,发现有一个样品是蓝色的,那么此物必然是CuSO4溶液,其他三个都是无色,所以,第一个检验出来的是CuSO4.看看选项,只有C符合,如果是考试,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日常作题中,可以研究得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两瓶无色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B氯化钡溶液C稀硝酸D碳酸钠溶液答案是BC为什

题目的意思C可以.因为3份体积的稀盐酸+1份体积的稀硝酸混合在一起是王水,能溶解大多数金属(包括金,银,铂等)

只用一种实际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三瓶无色溶液

用紫色石蕊试液,石蕊遇氯化钠不变色,遇氢氧化钠变蓝,遇稀硝酸变红.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是盐酸,稀硫酸和硝酸,试用化学方法一一鉴别

向其中分别加入BaNo3,有白色沉淀的就是稀硫酸再向剩下的分别加入Agcl,有白色沉淀的是稀盐酸最后一个就是稀硝酸啦.

鉴别蒸馏水、稀盐酸、石灰水,有四种试剂,分别是无色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稀硝酸、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加入蒸馏水中无现象,加入盐酸中有气体,加入石灰水中有沉淀

鉴别某溶液中含有Br离子还是I离子,不可以选用的试剂是KI溶液,淀粉溶液,AgNO3溶液,稀硝酸,氯水,四氯化碳,

AgNO3可以,因为生成的AgBr和AgCl沉淀颜色不同;稀硝酸和氯水可以把Br离子和I离子氧化,通过颜色可以辨别;其余的不行.

怎样鉴别碱性溶液是碱性溶液 不是碱溶液

1、加无色酚酞试剂,若变红色,则为碱性溶液.2、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色,则为碱性溶液.3、加硫酸铜溶液,若有蓝色沉淀,则为碱性溶液.……

现有①食盐②硝酸镁③烧碱④氯化铁四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  )

首先观察颜色,第一个被鉴别出来的是黄色的FeCl3溶液,其余为无色溶液;向少许其它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加FeCl3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是烧碱-NaOH溶液,所以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NaOH溶液;再将N

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甲同学选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鉴别的现象不明显

用硝酸银,目的是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但是生成的硫酸银沉淀溶于稀硝酸,因此效果不理想.乙同学用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现象明显,可以鉴别.二者跟氯化钠都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