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道德经提及善人,不善人之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10:05:16
同有品德的人相处久了,就像进入了散发着芬芳馥郁之气的兰花房间一样,虽然呆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其实是已经和它合为一体了.这与“近朱者赤”是一样的涵义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问: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呢?再答:那句不是论语的再问:书上说要用论语里对应的语句回答再答:第一句就是再问: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都是对于善人、贤者,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对于不善人、不贤者,可以引以为鉴.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清者自清.是非黑白,明眼人已心知肚明,无须再辨矣.争论者请莫复此文,免卷我入去.(最检答案)参考资料:我
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善人和不善人是对立统一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好人可以变坏,坏人可以变好;双方又是对待的,有善人必有不善人,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良的人可以做不善良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可以让善良的人引以为戒.显然这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同,也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同.
运用了类比的写法,说明了环境会影响人的习惯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于芸芸众生一视同仁,无偏私厚薄,而又
《论语·述而》:完美的人,我没有遇到过;但是我遇到持之以恒行善的人,可以认为是完美的了邢昺疏:完美的人,便是我们修身追求的君子.南朝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因忠贞而骨风刚烈的人,则精神永存;赏
《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择其善者来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个都可以
就是说天道对于芸芸众生一视同仁,无偏私厚薄,而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