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关于青春。理想。心灵。信念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05:32:02
求一关于青春。理想。心灵。信念的作文
大学生的,在线等,有的速度。
大学生的,在线等,有的速度。
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似乎更热衷于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多谈理想。他们说有理想太累了,还不如好好享受生活。还有些人,因为这种环境,只好把理想埋在心底,不敢说出去,怕别人笑话。理想真的只会浪费我们的青春吗?没有理想的青春又会是什么颜色?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应把自己的理想大声说出来!青春只会青睐有理想的人,有理想就有了生活的方向,有了方向便有信心,有了信心即使青春老去,但心却永远年轻,伴随着理想而永远富有活力。
让我们把内心的理想唤醒吧!释放理想,同时让理想面对现实,我们的青春才会真正燃烧,才会焕发出富有活力的风采,青春是靠理想保持的,没有理想的青春是淡然失色的,没有青春的理想将会毫无活力和生机。
青春永远钟情于理想!
理想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经常照一下,了解自己的现状,想像未来的图景;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镜中转过身来,面向周遭的世界,通过每一件小事去践行心中的理想,让理想成为我们脚踏实地的舞台,而不是逃避现实的藏身洞。
理想不是青春的藏身洞
文-白田田
青春是什么?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
理想(或者说信念)又是什么呢?菲茨杰拉德说:“在我们18岁时,信念是我们站在上面眺望的山头,到了45岁,信念就成了我们藏身的山洞。”
青春年少时,我们站在理想的高岗上,狂欢似地跳着我们自己也不理解的劲舞,间或停顿下来,朝着空旷的山谷大吼一句:“我要尘世间的人们都获得幸福!”或“我要我过得比谁都要好!”声音淹没在其他人的喧哗声中,消失于群山间。接着,我们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摇摆,直到累得再次停下来呐喊。难道理想真的仅成了一句 “记熟的话”而毫无实质意义?
记得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可现在如果问我:“为什么不跟我谈谈你的理想呢?”我会说:“嗯,我的理想是在大学毕业后,先去西部支几年教,然后在40岁的时候,辞去一切繁杂的工作,开一家菜馆,在其中品味佳肴的美味和经营的乐趣。”是的,我现在的理想不大,可是就连这点想法,我也自知难以实现。于是,谈完理想后,我又继续玩儿着电脑游戏,在其中,理想仿佛更容易实现一些。
这是一个“青春在网络上,理想在钱包里”的时代,青春被消解了,理想遭降格了。每个人都显得焦虑不安、郁闷经常,有关“祖国”“人民”的宏大名词已勾不起我们的“食欲”,我们的理想变成了如何“一夜暴富”“一夜成名”。
是的,时代的浪潮让我们难以再去抒发豪情壮志,社会的风雨也风化了我们理想的坚石。想到美好的前景,我们不再心潮澎湃了;看到丑陋的现象,我们不再拍案而起了。于是,我们宽慰自己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成熟。”成熟,难道就意味着不再年轻、不再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就意味着理想成了我们的藏身洞和护身符?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把理想真正当回事。
当小兵不顾已经读了9个月的大学,做出退学的决定时,我们大吃一惊。但他意志坚定,他发誓要考入北大心理学系。系主任见劝说无望,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趁着年轻,能怎样折腾就怎样折腾吧。”他走后,有几个同学说自己也恨不得回家复读,而我质问他们也质问自己:“你有那样的勇气吗?”
作为不敢折腾青春的人,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为了青春理想而过好每一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岁生日那天,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我步入了弱冠之年。这一天,不可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也不可能令我化蛹成蝶。每一年的每一天,不会都是生日,但每一天又确是生日——生存、生活着的有生气的日子。过去不可重演,未来终将到来,不如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珍惜父亲、母亲和所有我爱、爱我以及我不爱、不爱我的人。”我没写下什么豪言壮语,理想似乎也无迹可寻,然而,我发现,我也因此真正与理想握上了手。理想的华衣被剥开,剩下的是我真正能去实行的事。我学会认真聆听每一个人的言谈,关注他们的所想所求,因为我一直想建立一种组织——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平等地发挥最大的潜能;我越来越多地撰写文章、发表意见,为的是以后能当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好记者……这些理想和信念也许仍不现实,但关键是我真正去做了,理想不再只是眺望的山头,更成了脚下的路途。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否则我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理想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经常照一下,了解自己的现状,想像未来的图景;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镜中转过身来,面向周遭的世界,通过每一件小事去践行心中的理想,让理想成为我们脚踏实地的舞台,而不是逃避现实的藏身洞。
青春可能不是老年喟叹时所谓的最美的时光,但青春的确是一段可以奋发有为的岁月。同有青春,也希望我们同做有信念的青年人。
青春不该丢弃理想,青春更该执著信念
文-赤无瑕
青春,我正在经历着。青春事件又该是什么样的呢?常常疑惑。是一个想别人不敢想之后做别人不敢做的惊人之举?是锐不可当常常犯错误又常常说“上帝能够原谅我”的豪言壮语?是蹦蹦跳跳把生活当游戏玩儿的无谓洒脱的个性?在我弄不明白青春的行为表现之时,一切都原封不动,按部就班。
踏实是我青春时代的第一种基调。在吃饭、睡觉、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我不时感到一些快乐:或从读的书籍中,或从作业的评语中,或从一顿可口的午饭中。
坚持每晚上自习的习惯一度被同学们称赞为“优秀品质”“良民作风”,当然我知道其中有几分是表扬,有几分是讽刺,但我依然如故。偶有一天被室友拉着加入了寝室的 “个人隐私大曝光”的活动之后,更感到上自习是一种安静身心的有益运动,就更加地坚持下来。当4年之后,我成为就读的那所师专第一个考出去的研究生时,面对周围赞赏的目光,我明白,那时我才完全被肯定。奇怪的是,那时反倒没有人表扬我是“良民”了。
如果说几年前的我是理想的拥趸者,那么我想把在理想中生活的感觉告诉给大家:没有浓得化不开的幸福感,没有似火的激情和似水般的柔韧,反而是简简单单、朴朴实实,有点儿水波不兴,又有点儿在封闭中的游刃有余。
也许我的理想插上翅膀后没有找到心中的方向,现在的我像一只嗡嗡乱飞的工蜂,忙活得满头是汗却不过只采了几滴并不成熟的蜜。
不经意间遗失了理想,我的青春有了第二种色彩,浮躁。研究生生活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没有计划的我们却胡乱地给自己一些有名无实的头衔:家庭教师、兼职文秘、假期导游。在拥有电脑和数码相机以后,却没有了想法和灵感:用电脑打开文学论坛却写不出一句有分量的话。浮躁和喧闹不能掩盖心灵的空虚,理想的丢弃却给青春带来了悔意。
理想是什么?是“我想当一名……”的具体指标,还是高悬在自己头上的梦的光环?努力和奋斗,具体目标总会实现,梦想也会被接近和超越,所以我说青春不该丢弃理想,青春更该执著信念。
理想实现了,还有信念,心中永恒的灯塔便是信念。当你痛苦无比,当你了无生趣,当你不知所措,信念会给你指引。信念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实践,是给每一个具体实践的思想支撑,也因此某一个具体实践失败或成功之后,人才不会倒下或茫然。比如,你有一个理想是当演员,演出最好的自己便是你的信念。倘若你幸运地成为演员,你不会在一部戏中洋洋得意;倘若你终无机会走上荧屏,你不会因此放弃生活,而是把生活当舞台,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角色。
青春可能不是老年喟叹时所谓的最美的时光,但青春的确是一段可以奋发有为的岁月。珍惜的态度是第一,明确的理想是首要,执著的信念是关键。同有青春,也希望我们同做有信念的青年人。
一个连青春都轻易放弃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弃呢?正是因为我们青春年少,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腾飞,我们要在即使苦涩的生命中也埋下理想的种子,我们更需要用理想为我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让理想为青春插上翅膀
文-李顺海
不止一次地向学生讲述一个平凡人物“卑微”却真实的成长历程:
他出生在一个边远落后的山区,从小学开始就从来没有按时缴清过一次学费。初中毕业,面对父母无奈的眼神和上有姐姐辍学下有小弟渴望读书的现实,他最终选择上师范。因为那时的师范是全免费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用出。擦肩而过的高中就成了他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于是,他在心里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教高中。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事。
17岁毕业,他到了一个更为偏远的小山村任初中教师。在那个电灯就是唯一的电器的地方,打牌和喝酒是人们最为常见的娱乐活动。在人们通宵不辍的吆喝声中,他孤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那条静静的小河边。后来,在同学、朋友甚至父母的反对声中,他抛弃工作,抛弃工资,踏出小山村到外地读书去了,虽然只是个专科,但他也要去品尝他的大学梦。
成人高校的氛围让他无所适从,他感觉这和他梦中的大学有天壤之别。两年的时间,能感觉到的唯一收获,就是那篇酝酿已久的《向往高中》的处女作见诸报端。从此,他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之后,他换了一个条件较好的环境。所有人都对他说,你该满足了吧,该为自己的婚姻大事考虑了。但一年后,他再次丢弃一切,出去读书,目的只是为了感受让他魂牵梦萦的纯粹的大学生活。
再次的追梦,再次的失落。这时,周围人们的眼光开始变了,他依然故我,心中还在期盼远方那个纯粹的梦想。对专科失望,对本科遗憾,他依然没有绝望,竟然以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参加研究生考试,虽经过不懈的努力,但仍以失败告终。别人指责他的同时,他知道家里那些书籍能够证明他足够的富有。同时,埋头苦读的结果,让他的文章遍地开花。终于,他的故事传开了,他也终于有机会实现他的第二个梦想了:200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一所高中任教。
现在,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教师。或许,这一步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却走得如此艰难,用了整整12年时间,辗转了5个地方,但他终于成功了。所以呀,要有梦想,即使在平凡的、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在现实主义的生活中追求浪漫主义的理想——最后,我总是用这句话来为这个故事作一个总结。
当然,最后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一个就站在他们面前的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从高一起,在他们为前途而迷茫、为何去何从而徘徊的时候,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面前重复这个故事。我还给学生讲另一个法国富翁百万巨资征集“穷人最缺什么”的故事——穷人最缺的不是别的,而是“野心”。我告诉学生,年纪轻轻,千万不要浮躁,太过急功近利。你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一是学习,二是为自己找准一个奋斗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因为现在大学难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而轻易否定自己,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树立目标,认真读书,认真充实自己。对于将来,一定要相信,再好的大学都有找不到工作的,而再不好的大学都有找到好工作的。一个你们谁都不愿从事的教师工作,我都走了十多年,你们现在的起点和我当年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你们又是如此的年轻,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追求呢?如果现在就如无头苍蝇一样混天度日,连青春都轻易放弃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弃呢?正是因为我们青春年少,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腾飞,我们要在即使苦涩的生命中也埋下理想的种子,我们更需要用理想为我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我从来没想到在我身边竟存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像我的偶像一样改变了我的学生生活,也将影响着我的一生——不管他将颠沛流离还是前程似锦。
青年怎能不钟情理想?
文-王建升
我是带着阶段目标实现后的迷惘进入大学的,在对同伴们肆意逃课和挥霍青春的困顿中无奈地看玉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的。虽然我认识的人中热衷学业者大有人在,然而同他们谈及未来与人生时,我听到的无一例外的回答是为了在竞争中寻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积累尽可能多的财富,平平淡淡地过“小资”“小私”的生活。当我有幸认识阿切时,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我从来没想到在我身边竟存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像我的偶像一样改变了我的学生生活,也将影响着我的一生——不管他将颠沛流离还是前程似锦。我叫他阿切实因为他的床铺上、课本上全都是切·格瓦拉照片,他本人也同格瓦拉一样浪漫,对理想忠诚。内向而少与人交往的阿切只因为我同样痴迷于BEYOND的音乐而向我敞开心扉。
当许多大一新生为四年后加厚自己的简历而倾注很多时间忙于社团活动时,阿切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在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上过着单调的生活。阿切发誓要做大学里最勤奋、最浪漫的人。周末同学去K歌或与女友约会时,阿切一个人在图书馆里读书,每天与太阳赛跑与月亮相伴。但阿切绝非是闭门造学问之人,大一暑假时,他做了一件让所有认识他的人吃惊的事——与幼时好友骑自行车从北京游历到西藏,风餐露宿,用300块钱和一辆自行车实现了看昆仑山的梦想。在巍峨的昆仑山上、在蓝得透明的西藏的天空下,阿切立志有一天要像格瓦拉单车游历南美一样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走出边界,看看大千世界。阿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座右铭做人,要利用大学相对宽松的时间完善自己,实现追求自由的理想。
阿切来自农村,是大学里的贫困生。有一次系里补助他几百元希望他改善伙食,但巴基斯坦大地震时他全部捐给了那些不幸的人们。阿切的同学说他小气、嫉妒他整天埋首学习而排挤他,但他并不自卑。阿切尝试过做家教,但苦于路途遥远和占用太多时间而放弃了,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专业课和辅修课,此外还要读很多书,为他的浪漫旅游挤时间。阿切靠着爬格子和压缩开支来缓解经济的紧张,从不乱花钱。他说他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贫困的上不起学的玩伴中冲到“富”学生的圈子里,深感社会贫富悬殊,梦想有一天能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力量。
阿切跟我开玩笑说,在冷酷的都市里那些被人们视而不见的流浪者似乎能透过他的双眼看到他的同情心,而对那些衣衫褴褛的乞者,阿切也乐于把用于买车票的几块钱给他们,宁愿走很远的路。阿切说他们出卖自己的尊严,值得我们同情与怜悯,而不是像对待骗子一样地不屑一顾。
阿切是一个写诗的男孩,我曾问他要一篇读,他不肯。他的诗只是写给自己的心的,只是写在追梦途中的挫折与犹豫的。是的,阿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不会逃避责任,他是矛盾的:他梦想像偶像一般独立不羁,为理想奔波和挥洒热情,但又希望能尽心报答父母;他梦想能一生清贫地为他人奉献,但又不想让终日在土地上劳作的亲人失望。
阿切在全力准备考研,他不想囿于一个领域,要多学些知识。日子静静地流淌,平凡而枯燥的生活中我常常看到阿切不知疲倦地忙碌的身影——为了负起责任,为了追求理想,为了调和现实与梦想的矛盾。
在我试图使自己理想化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忍受孤独和怀疑,这时我便抱着电脑找阿切看BEYOND的MTV,谈论歌曲中那个追梦者的执著与彷徨。是的,正如歌曲中所唱,不管现实多么令人气馁,理想主义者都“依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途中,“孤独的生活黑色世界,只要肯期待,希望不会幻灭!”当回望逝去日子时,十个美梦都不会落空!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应把自己的理想大声说出来!青春只会青睐有理想的人,有理想就有了生活的方向,有了方向便有信心,有了信心即使青春老去,但心却永远年轻,伴随着理想而永远富有活力。
让我们把内心的理想唤醒吧!释放理想,同时让理想面对现实,我们的青春才会真正燃烧,才会焕发出富有活力的风采,青春是靠理想保持的,没有理想的青春是淡然失色的,没有青春的理想将会毫无活力和生机。
青春永远钟情于理想!
理想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经常照一下,了解自己的现状,想像未来的图景;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镜中转过身来,面向周遭的世界,通过每一件小事去践行心中的理想,让理想成为我们脚踏实地的舞台,而不是逃避现实的藏身洞。
理想不是青春的藏身洞
文-白田田
青春是什么?米兰.昆德拉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装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着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
理想(或者说信念)又是什么呢?菲茨杰拉德说:“在我们18岁时,信念是我们站在上面眺望的山头,到了45岁,信念就成了我们藏身的山洞。”
青春年少时,我们站在理想的高岗上,狂欢似地跳着我们自己也不理解的劲舞,间或停顿下来,朝着空旷的山谷大吼一句:“我要尘世间的人们都获得幸福!”或“我要我过得比谁都要好!”声音淹没在其他人的喧哗声中,消失于群山间。接着,我们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摇摆,直到累得再次停下来呐喊。难道理想真的仅成了一句 “记熟的话”而毫无实质意义?
记得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可现在如果问我:“为什么不跟我谈谈你的理想呢?”我会说:“嗯,我的理想是在大学毕业后,先去西部支几年教,然后在40岁的时候,辞去一切繁杂的工作,开一家菜馆,在其中品味佳肴的美味和经营的乐趣。”是的,我现在的理想不大,可是就连这点想法,我也自知难以实现。于是,谈完理想后,我又继续玩儿着电脑游戏,在其中,理想仿佛更容易实现一些。
这是一个“青春在网络上,理想在钱包里”的时代,青春被消解了,理想遭降格了。每个人都显得焦虑不安、郁闷经常,有关“祖国”“人民”的宏大名词已勾不起我们的“食欲”,我们的理想变成了如何“一夜暴富”“一夜成名”。
是的,时代的浪潮让我们难以再去抒发豪情壮志,社会的风雨也风化了我们理想的坚石。想到美好的前景,我们不再心潮澎湃了;看到丑陋的现象,我们不再拍案而起了。于是,我们宽慰自己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成熟。”成熟,难道就意味着不再年轻、不再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就意味着理想成了我们的藏身洞和护身符?事实上,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把理想真正当回事。
当小兵不顾已经读了9个月的大学,做出退学的决定时,我们大吃一惊。但他意志坚定,他发誓要考入北大心理学系。系主任见劝说无望,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趁着年轻,能怎样折腾就怎样折腾吧。”他走后,有几个同学说自己也恨不得回家复读,而我质问他们也质问自己:“你有那样的勇气吗?”
作为不敢折腾青春的人,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为了青春理想而过好每一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岁生日那天,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今天,我步入了弱冠之年。这一天,不可能成为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也不可能令我化蛹成蝶。每一年的每一天,不会都是生日,但每一天又确是生日——生存、生活着的有生气的日子。过去不可重演,未来终将到来,不如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珍惜父亲、母亲和所有我爱、爱我以及我不爱、不爱我的人。”我没写下什么豪言壮语,理想似乎也无迹可寻,然而,我发现,我也因此真正与理想握上了手。理想的华衣被剥开,剩下的是我真正能去实行的事。我学会认真聆听每一个人的言谈,关注他们的所想所求,因为我一直想建立一种组织——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平等地发挥最大的潜能;我越来越多地撰写文章、发表意见,为的是以后能当一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好记者……这些理想和信念也许仍不现实,但关键是我真正去做了,理想不再只是眺望的山头,更成了脚下的路途。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否则我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理想就像一面镜子,我们需要经常照一下,了解自己的现状,想像未来的图景;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镜中转过身来,面向周遭的世界,通过每一件小事去践行心中的理想,让理想成为我们脚踏实地的舞台,而不是逃避现实的藏身洞。
青春可能不是老年喟叹时所谓的最美的时光,但青春的确是一段可以奋发有为的岁月。同有青春,也希望我们同做有信念的青年人。
青春不该丢弃理想,青春更该执著信念
文-赤无瑕
青春,我正在经历着。青春事件又该是什么样的呢?常常疑惑。是一个想别人不敢想之后做别人不敢做的惊人之举?是锐不可当常常犯错误又常常说“上帝能够原谅我”的豪言壮语?是蹦蹦跳跳把生活当游戏玩儿的无谓洒脱的个性?在我弄不明白青春的行为表现之时,一切都原封不动,按部就班。
踏实是我青春时代的第一种基调。在吃饭、睡觉、学习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我不时感到一些快乐:或从读的书籍中,或从作业的评语中,或从一顿可口的午饭中。
坚持每晚上自习的习惯一度被同学们称赞为“优秀品质”“良民作风”,当然我知道其中有几分是表扬,有几分是讽刺,但我依然如故。偶有一天被室友拉着加入了寝室的 “个人隐私大曝光”的活动之后,更感到上自习是一种安静身心的有益运动,就更加地坚持下来。当4年之后,我成为就读的那所师专第一个考出去的研究生时,面对周围赞赏的目光,我明白,那时我才完全被肯定。奇怪的是,那时反倒没有人表扬我是“良民”了。
如果说几年前的我是理想的拥趸者,那么我想把在理想中生活的感觉告诉给大家:没有浓得化不开的幸福感,没有似火的激情和似水般的柔韧,反而是简简单单、朴朴实实,有点儿水波不兴,又有点儿在封闭中的游刃有余。
也许我的理想插上翅膀后没有找到心中的方向,现在的我像一只嗡嗡乱飞的工蜂,忙活得满头是汗却不过只采了几滴并不成熟的蜜。
不经意间遗失了理想,我的青春有了第二种色彩,浮躁。研究生生活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没有计划的我们却胡乱地给自己一些有名无实的头衔:家庭教师、兼职文秘、假期导游。在拥有电脑和数码相机以后,却没有了想法和灵感:用电脑打开文学论坛却写不出一句有分量的话。浮躁和喧闹不能掩盖心灵的空虚,理想的丢弃却给青春带来了悔意。
理想是什么?是“我想当一名……”的具体指标,还是高悬在自己头上的梦的光环?努力和奋斗,具体目标总会实现,梦想也会被接近和超越,所以我说青春不该丢弃理想,青春更该执著信念。
理想实现了,还有信念,心中永恒的灯塔便是信念。当你痛苦无比,当你了无生趣,当你不知所措,信念会给你指引。信念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实践,是给每一个具体实践的思想支撑,也因此某一个具体实践失败或成功之后,人才不会倒下或茫然。比如,你有一个理想是当演员,演出最好的自己便是你的信念。倘若你幸运地成为演员,你不会在一部戏中洋洋得意;倘若你终无机会走上荧屏,你不会因此放弃生活,而是把生活当舞台,寻找自己最适合的角色。
青春可能不是老年喟叹时所谓的最美的时光,但青春的确是一段可以奋发有为的岁月。珍惜的态度是第一,明确的理想是首要,执著的信念是关键。同有青春,也希望我们同做有信念的青年人。
一个连青春都轻易放弃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弃呢?正是因为我们青春年少,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腾飞,我们要在即使苦涩的生命中也埋下理想的种子,我们更需要用理想为我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让理想为青春插上翅膀
文-李顺海
不止一次地向学生讲述一个平凡人物“卑微”却真实的成长历程:
他出生在一个边远落后的山区,从小学开始就从来没有按时缴清过一次学费。初中毕业,面对父母无奈的眼神和上有姐姐辍学下有小弟渴望读书的现实,他最终选择上师范。因为那时的师范是全免费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用出。擦肩而过的高中就成了他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于是,他在心里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一定要读大学,一定要教高中。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事。
17岁毕业,他到了一个更为偏远的小山村任初中教师。在那个电灯就是唯一的电器的地方,打牌和喝酒是人们最为常见的娱乐活动。在人们通宵不辍的吆喝声中,他孤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那条静静的小河边。后来,在同学、朋友甚至父母的反对声中,他抛弃工作,抛弃工资,踏出小山村到外地读书去了,虽然只是个专科,但他也要去品尝他的大学梦。
成人高校的氛围让他无所适从,他感觉这和他梦中的大学有天壤之别。两年的时间,能感觉到的唯一收获,就是那篇酝酿已久的《向往高中》的处女作见诸报端。从此,他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之后,他换了一个条件较好的环境。所有人都对他说,你该满足了吧,该为自己的婚姻大事考虑了。但一年后,他再次丢弃一切,出去读书,目的只是为了感受让他魂牵梦萦的纯粹的大学生活。
再次的追梦,再次的失落。这时,周围人们的眼光开始变了,他依然故我,心中还在期盼远方那个纯粹的梦想。对专科失望,对本科遗憾,他依然没有绝望,竟然以初中毕业的英语水平参加研究生考试,虽经过不懈的努力,但仍以失败告终。别人指责他的同时,他知道家里那些书籍能够证明他足够的富有。同时,埋头苦读的结果,让他的文章遍地开花。终于,他的故事传开了,他也终于有机会实现他的第二个梦想了:2003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到一所高中任教。
现在,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教师。或许,这一步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却走得如此艰难,用了整整12年时间,辗转了5个地方,但他终于成功了。所以呀,要有梦想,即使在平凡的、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在现实主义的生活中追求浪漫主义的理想——最后,我总是用这句话来为这个故事作一个总结。
当然,最后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一个就站在他们面前的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从高一起,在他们为前途而迷茫、为何去何从而徘徊的时候,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在他们面前重复这个故事。我还给学生讲另一个法国富翁百万巨资征集“穷人最缺什么”的故事——穷人最缺的不是别的,而是“野心”。我告诉学生,年纪轻轻,千万不要浮躁,太过急功近利。你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一是学习,二是为自己找准一个奋斗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因为现在大学难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而轻易否定自己,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树立目标,认真读书,认真充实自己。对于将来,一定要相信,再好的大学都有找不到工作的,而再不好的大学都有找到好工作的。一个你们谁都不愿从事的教师工作,我都走了十多年,你们现在的起点和我当年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而且你们又是如此的年轻,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追求呢?如果现在就如无头苍蝇一样混天度日,连青春都轻易放弃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弃呢?正是因为我们青春年少,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渴望腾飞,我们要在即使苦涩的生命中也埋下理想的种子,我们更需要用理想为我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我从来没想到在我身边竟存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像我的偶像一样改变了我的学生生活,也将影响着我的一生——不管他将颠沛流离还是前程似锦。
青年怎能不钟情理想?
文-王建升
我是带着阶段目标实现后的迷惘进入大学的,在对同伴们肆意逃课和挥霍青春的困顿中无奈地看玉兰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的。虽然我认识的人中热衷学业者大有人在,然而同他们谈及未来与人生时,我听到的无一例外的回答是为了在竞争中寻得一份稳定的工作,积累尽可能多的财富,平平淡淡地过“小资”“小私”的生活。当我有幸认识阿切时,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我从来没想到在我身边竟存在这样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不仅像我的偶像一样改变了我的学生生活,也将影响着我的一生——不管他将颠沛流离还是前程似锦。我叫他阿切实因为他的床铺上、课本上全都是切·格瓦拉照片,他本人也同格瓦拉一样浪漫,对理想忠诚。内向而少与人交往的阿切只因为我同样痴迷于BEYOND的音乐而向我敞开心扉。
当许多大一新生为四年后加厚自己的简历而倾注很多时间忙于社团活动时,阿切只是一个人安静地在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上过着单调的生活。阿切发誓要做大学里最勤奋、最浪漫的人。周末同学去K歌或与女友约会时,阿切一个人在图书馆里读书,每天与太阳赛跑与月亮相伴。但阿切绝非是闭门造学问之人,大一暑假时,他做了一件让所有认识他的人吃惊的事——与幼时好友骑自行车从北京游历到西藏,风餐露宿,用300块钱和一辆自行车实现了看昆仑山的梦想。在巍峨的昆仑山上、在蓝得透明的西藏的天空下,阿切立志有一天要像格瓦拉单车游历南美一样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走出边界,看看大千世界。阿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座右铭做人,要利用大学相对宽松的时间完善自己,实现追求自由的理想。
阿切来自农村,是大学里的贫困生。有一次系里补助他几百元希望他改善伙食,但巴基斯坦大地震时他全部捐给了那些不幸的人们。阿切的同学说他小气、嫉妒他整天埋首学习而排挤他,但他并不自卑。阿切尝试过做家教,但苦于路途遥远和占用太多时间而放弃了,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专业课和辅修课,此外还要读很多书,为他的浪漫旅游挤时间。阿切靠着爬格子和压缩开支来缓解经济的紧张,从不乱花钱。他说他从农村来到城市,从贫困的上不起学的玩伴中冲到“富”学生的圈子里,深感社会贫富悬殊,梦想有一天能为改变这种状况贡献力量。
阿切跟我开玩笑说,在冷酷的都市里那些被人们视而不见的流浪者似乎能透过他的双眼看到他的同情心,而对那些衣衫褴褛的乞者,阿切也乐于把用于买车票的几块钱给他们,宁愿走很远的路。阿切说他们出卖自己的尊严,值得我们同情与怜悯,而不是像对待骗子一样地不屑一顾。
阿切是一个写诗的男孩,我曾问他要一篇读,他不肯。他的诗只是写给自己的心的,只是写在追梦途中的挫折与犹豫的。是的,阿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不会逃避责任,他是矛盾的:他梦想像偶像一般独立不羁,为理想奔波和挥洒热情,但又希望能尽心报答父母;他梦想能一生清贫地为他人奉献,但又不想让终日在土地上劳作的亲人失望。
阿切在全力准备考研,他不想囿于一个领域,要多学些知识。日子静静地流淌,平凡而枯燥的生活中我常常看到阿切不知疲倦地忙碌的身影——为了负起责任,为了追求理想,为了调和现实与梦想的矛盾。
在我试图使自己理想化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忍受孤独和怀疑,这时我便抱着电脑找阿切看BEYOND的MTV,谈论歌曲中那个追梦者的执著与彷徨。是的,正如歌曲中所唱,不管现实多么令人气馁,理想主义者都“依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途中,“孤独的生活黑色世界,只要肯期待,希望不会幻灭!”当回望逝去日子时,十个美梦都不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