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沟通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6 08:21:09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定沟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 课堂教学能否有效沟通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思考一:从沟通过程的要素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
沟通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是信息.从沟通意向的角度来说,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读懂市场经济下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沟通过程的第三个要素是通道.通道指的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一般来说,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途径获得的,但如果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则更好,尤其是对年幼的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沟通的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各种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如语文老师的备课一定要备对课文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沟通过程的第四个要素是指接受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心理过程.一系列心理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策略的使用非常重要.
沟通过程的第五个要素是反馈.反馈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反馈要有一定的清晰度.
沟通过程的第六个要素是障碍.例如,有些课堂上教师的预先设计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沟通中足够的共同经验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则是沟通过程中的背景,即沟通发生的情境.
思考二:从沟通的特点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可以通过语词,也可以通过非语词(如姿势、动作、表情等).沟通可以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还可以分为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不论哪一类沟通,沟通均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 沟通发生的自然性,即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际的沟通除了语词沟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语词的途径来实现的.例如,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十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分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另一方面更应该非常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角色关系.例如,同一沟通目的,如果沟通者之间的不同,就应用不同的语词或体态语词来表达.也就是说,你处在什么角色,就应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以便沟通顺畅.
沟通的过程性.从沟通对个人的影响角度来说,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尾的动态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总要对人产生各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沟通的整体性.每个人沟通中的语词或体态语词的表达,都是在每个人的个性背景下作出的,是整个人格的反映.例如,教师参加一些研究课,认为课堂中的这位老师语词或体态语词(如握手、拍拍学生的肩等)特别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感.但如果回到自己的班上简单地模仿该教师的沟通行为,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沟通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均是本人在人格上的体现,而不是简单的外表模仿.所以学习一位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习优秀教师人格上的魅力. 思考三:从沟通的背景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沟通都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沟通背景,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心理背景.心理背景一方面是指沟通者的一般心境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沟通者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位热爱教师工作、爱每一个学生、爱所教学科的教师,往往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因为他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时彼此的心理距离比较近.加之,教师爱的情感也会迁移给学生.
物理背景.物理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以及沟通者双方的物理距离.如目前小班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座位形式,改变的目的就是防止由于座位固定可能使某些学生处境不利.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一方面指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是指沟通场合下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对沟通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不同场合下自己的角色,并能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沟通者自小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这往往已经成了一种沟通的行为习惯.
思考四:从非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师生沟通中的作用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有一位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中等生,在她的周记上写着:“老师,哪怕您对我的一个微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正是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更美呀! 对课堂有效沟通的几点建议
教师要十分重视班级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人际沟通的积极背景.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也是最美的教育.
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科学地应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 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健全人格的建构,十分重视自我教育,因为沟通者之间沟通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一种外部展示.
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如果教师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教育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荣幸.如果这位教师用学科知识证明自己的学科价值,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演员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不幸. 学科教师要么从相应学科的大学院系毕业,要么个人对所教学科有精到的见解.对教师本人来说,肯定是知识越多越好;但对学生学习来说,这多出来的学科知识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还很难给出定论.我曾在某省级重点高中听一位数学教师的课,这位数学教师出身名门(某重点大学数学系),讲解起数学题目滔滔不绝.在短短20分钟之内,分别用三种方法讲解一道高考数学难题,讲完之后很“谦和”地问学生一句:“你们都听懂了吗?”当我悄悄地问一位学生是否听懂时,学生说:“每种方法我都只听懂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并不足以让他得出正确答案. 一个相反的例子,我的高中化学老师每次上课讲完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方法后,就问我们是否还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最先我们还以为他在卖关子,可慢慢就发现他还真是“黔驴技穷”.于是,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比老师更有学问,当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就通过各种途径探寻解题方法.尽管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但我们却真正地掌握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正是这位看起来最“笨”的教师,却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让我们学会去思考化学,也自然习得了化学考试的能力.
课堂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如果教师做了主人公,那么学生就成为配角或者观众.如果以学科知识的多与少而论,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可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应该做主人公?
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而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效率高低.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代表了两种教学理念.在理论上,大家都认可教学偏“学”,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但在教育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不自觉地偏“教”而轻“学”.将教学定位为偏“教”,这使教师更容易体现个人价值.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个人才华时,无疑这时的教师是幸福的.但问题在于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是一位教育者的幸福还是一位演员的幸福?当教师把自己看作演员时,与学生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既然课堂中只允许有一位主人公,那教师就必然面对“进”与“退”的选择.教师的“退”是一种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能有学生“进”的空间.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空间时,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
虽然我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退”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无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是要求教师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教师的“缺位”与“越位”,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专业价值,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演,
就会缺少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参与.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位”,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应该“退位”的地方表现为“越位”,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不到位时,学生就会表现得格外地调皮.
教师的定位是什么呢?用我们的习语来讲: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按照传统的理解,这句话是让教师对学生要无私地奉献,甚至不惜亲情与生命,所以教师要视学生为子女.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让教师简单地燃烧自己,而是要让教师在如何成为一支“有质量”的蜡烛上“进位”,而在与学生的争光夺彩上“退位”.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既会碰上“教师的优秀”,也会碰上“优秀的教师”,前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自己的成就感,让我们远离了学习;而后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我们的成就感,让我们离学习越来越近.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何才能有效地沟通呢? 思考一:从沟通过程的要素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即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
沟通过程的第二个要素是信息.从沟通意向的角度来说,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传达中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语词沟通过程是以共同的语言经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的经验,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读懂学生这本书,读懂市场经济下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沟通过程的第三个要素是通道.通道指的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一般来说,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听觉途径获得的,但如果能从多种渠道获得,则更好,尤其是对年幼的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沟通的方式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各种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如语文老师的备课一定要备对课文的情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产生作者、教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沟通过程的第四个要素是指接受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心理过程.一系列心理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效策略的使用非常重要.
沟通过程的第五个要素是反馈.反馈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反馈要有一定的清晰度.
沟通过程的第六个要素是障碍.例如,有些课堂上教师的预先设计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沟通中足够的共同经验是沟通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则是沟通过程中的背景,即沟通发生的情境.
思考二:从沟通的特点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可以通过语词,也可以通过非语词(如姿势、动作、表情等).沟通可以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还可以分为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群体沟通和大众沟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实现的信息交流).不论哪一类沟通,沟通均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 沟通发生的自然性,即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际的沟通除了语词沟通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非语词的途径来实现的.例如,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十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分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另一方面更应该非常仔细地观察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沟通信息必须内容与关系相统一.沟通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角色关系.例如,同一沟通目的,如果沟通者之间的不同,就应用不同的语词或体态语词来表达.也就是说,你处在什么角色,就应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以便沟通顺畅.
沟通的过程性.从沟通对个人的影响角度来说,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尾的动态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成为人的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沟通所获得的信息总要对人产生各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沟通的整体性.每个人沟通中的语词或体态语词的表达,都是在每个人的个性背景下作出的,是整个人格的反映.例如,教师参加一些研究课,认为课堂中的这位老师语词或体态语词(如握手、拍拍学生的肩等)特别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感.但如果回到自己的班上简单地模仿该教师的沟通行为,效果并不好.原因就在于沟通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均是本人在人格上的体现,而不是简单的外表模仿.所以学习一位优秀教师,首先要学习优秀教师人格上的魅力. 思考三:从沟通的背景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沟通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沟通都要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沟通背景,一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心理背景.心理背景一方面是指沟通者的一般心境状态,另一方面是指沟通者双方相互接纳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位热爱教师工作、爱每一个学生、爱所教学科的教师,往往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因为他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时彼此的心理距离比较近.加之,教师爱的情感也会迁移给学生.
物理背景.物理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以及沟通者双方的物理距离.如目前小班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座位形式,改变的目的就是防止由于座位固定可能使某些学生处境不利.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近了,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 社会背景.社会背景一方面指沟通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另一方面是指沟通场合下其他人的影响.所以,对沟通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不同场合下自己的角色,并能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沟通者自小长期文化经验的积累.这往往已经成了一种沟通的行为习惯.
思考四:从非语言(体态语言)在课堂师生沟通中的作用来思考沟通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指非语词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与表情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均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会说话”是很有道理的.有一位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中等生,在她的周记上写着:“老师,哪怕您对我的一个微笑,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幸福.”正是无声胜有声,无声的语言更美呀! 对课堂有效沟通的几点建议
教师要十分重视班级的文化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课堂教学中人际沟通的积极背景.班级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班级文化的创建,要注重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不以善小而不为.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润物细无声,因而也是最美的教育.
教师要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自然地、和谐地结合起来,以促使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达到较佳状态.要关注沟通者之间的心理背景,尤其是沟通者之间心理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科学地应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等. 教师要十分重视自身健全人格的建构,十分重视自我教育,因为沟通者之间沟通的行为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世界的一种外部展示.
课堂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如果教师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教育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荣幸.如果这位教师用学科知识证明自己的学科价值,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演员智慧,这将是他的学生最大的不幸. 学科教师要么从相应学科的大学院系毕业,要么个人对所教学科有精到的见解.对教师本人来说,肯定是知识越多越好;但对学生学习来说,这多出来的学科知识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还很难给出定论.我曾在某省级重点高中听一位数学教师的课,这位数学教师出身名门(某重点大学数学系),讲解起数学题目滔滔不绝.在短短20分钟之内,分别用三种方法讲解一道高考数学难题,讲完之后很“谦和”地问学生一句:“你们都听懂了吗?”当我悄悄地问一位学生是否听懂时,学生说:“每种方法我都只听懂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并不足以让他得出正确答案. 一个相反的例子,我的高中化学老师每次上课讲完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方法后,就问我们是否还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最先我们还以为他在卖关子,可慢慢就发现他还真是“黔驴技穷”.于是,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比老师更有学问,当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就通过各种途径探寻解题方法.尽管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但我们却真正地掌握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正是这位看起来最“笨”的教师,却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让我们学会去思考化学,也自然习得了化学考试的能力.
课堂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如果教师做了主人公,那么学生就成为配角或者观众.如果以学科知识的多与少而论,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可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应该做主人公?
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而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效率高低.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代表了两种教学理念.在理论上,大家都认可教学偏“学”,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但在教育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不自觉地偏“教”而轻“学”.将教学定位为偏“教”,这使教师更容易体现个人价值.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个人才华时,无疑这时的教师是幸福的.但问题在于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是一位教育者的幸福还是一位演员的幸福?当教师把自己看作演员时,与学生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既然课堂中只允许有一位主人公,那教师就必然面对“进”与“退”的选择.教师的“退”是一种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能有学生“进”的空间.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空间时,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
虽然我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退”出来,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无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是要求教师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教师的“缺位”与“越位”,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专业价值,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演,
就会缺少学生在课堂的自主参与.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位”,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应该“退位”的地方表现为“越位”,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不到位时,学生就会表现得格外地调皮.
教师的定位是什么呢?用我们的习语来讲: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按照传统的理解,这句话是让教师对学生要无私地奉献,甚至不惜亲情与生命,所以教师要视学生为子女.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让教师简单地燃烧自己,而是要让教师在如何成为一支“有质量”的蜡烛上“进位”,而在与学生的争光夺彩上“退位”.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既会碰上“教师的优秀”,也会碰上“优秀的教师”,前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自己的成就感,让我们远离了学习;而后者往往用他的优秀来换取我们的成就感,让我们离学习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