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九九重阳朗诵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7 20:15:21
九九重阳诗歌朗诵读后感
解题思路: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欣赏古诗词自然会想到如何孝敬老人的问题,要抓住这方面的感受来写。
解题过程:
九九重阳诗歌朗诵读后感
在重阳诗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抒情小诗是他17岁时所作。当时,诗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但是他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未完全团聚。这正是此诗深厚、新颖处,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赏菊是重阳的节目之一。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菊花”;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语言隽永,诗意清新。
  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进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把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交织在一起,赏菊时的孤独凄凉心情跃然纸上。
  毛泽东写的重阳诗,情调与古人截然不同。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写下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不朽诗篇。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重阳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重阳的独特魅力。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喻意不言自明,尊敬老人、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分内之事。
然而由于人们忙于工作,打拼自己的天下,现在有不少的老人,因为孩子工作后就像小鸟一样飞到了其它地方,不再能遵守过去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也在为生活而忙碌着,现实的压力不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父母,这样空巢的老人就很多,他们成了留守的老年人。于是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神慰藉上,这些老年人得到的回报都很匮乏。
我认为所谓尊老爱老,首先做子女的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和父母沟通,常回家看看,即使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他们,不能光给父母一些经济上的关怀,更应该从内心和精神上来关爱家人。一个人不关爱自己的父母人,就谈不上是一个爱国、爱岗、爱家的人。
社会人口老年化这个问题都得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注意。老人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老龄人中有我们的亲人,他们的生活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他们生活得是否幸福快乐,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我们做为子女抑或是亲人,在点滴小事中,对身边的老人应该倾注更多关爱。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应为后代树立尊老敬老的好榜样。
  古语道:“少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能有几时红!”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你会为身边的老人做点什么?即使不是重阳节,在平常的互动时,我们又做了点什么?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