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汉书中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16:40:52
汉书中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
《汉书》反映了汉朝时江南经济很落后,基本上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江南虽然存在较为频繁的商业活动.但同中原及关中地区相比,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的.
  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江南自给自足性经济成分仍然很高.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云:“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从城乡市场的联系来看,为广大人民普遍需要的大宗商品,主要是非家庭所能制作的盐铁两项.小农与市场的联系只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并没有形成自觉的商品意识,故“千金之家”还是少数.
  其二,为商品交换而生产的手工业作坊较少.当时全国设在各地的工官有8处,而在江南没有一处;设铁官49处,而江南仅有耒阳1处,占2%;设盐官37处,而江南仅有巫、海盐等2处,占5%.我国考古工作者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地发掘汉代冶铁遗址30余处,有的规模十分宏大,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却没有在江南发现一处.同样,民间手工作坊亦相对较少,致使江南作为商品交换的多为方物特产.
  其三,商业市场相对较少,且规模较小.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全国著名的商业都会二十个,其大部分分布在中原地区,江南仅有江陵和吴二处,占10%左右.而且规模亦较小,象长安九市,临淄“市租千金”的商业市场,江南没有.江陵、吴城和成都仅是区域性的小市场.
  由此可见,当时商业的发达,北方确实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商业中心亦在北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诸因素制约着江南商业的发展.
  其一,自然资源丰富,人们不需要通过努力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使人们缺乏开拓精神.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总结为:“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也无千金之家”.
  其二,地广人稀,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少.江南地域面积占当时全国总面积的22,13%左右,而人口在西汉平帝元始二年时仅有3,444,947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5.97%左右,人口密度平均为3.95人/平方公里;到东汉,虽然有大量人口南迁,但至顺帝时也仅有7,307,675口,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26%左右,人口密度平均为8.38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不高,很难分离出富余人员去从事商业买卖.
  其三,远离政治中心,开发程度不高.两汉时期,黄河中下游既是政治统治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赋税来源之地.汉王朝极为重视这一地区的开发.国家的农业、手工业投资亦多有偏重,使得其整体经济环境良好,市场机制活跃,为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广大的江南地区,由于远离政治中心,且在国家赋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政府尚无暇顾及这一的开发,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手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自然不会很高.
  其四,城市分布稀疏,且规模较小.传统社会,作为商品交换的农业、手工业产品,其消费对象主体并不在农村,而是城市中非农业生产的人口.所以,商品经济发达与否,与其城市分布密度及城市中的消费人口的多寡休戚相关.江南地区,由于城市分布稀疏到数千平方公里甚至上万平方公里才有一座,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农村与城市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商业交流,也增加了运往市场的商品成本.再加上江南城市规模普遍较小,消费人口相对较少,扩大不了商品的需求量,商品经济很难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