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先民南迁史的总结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01:39:14
潮汕先民南迁史的总结怎么写
周、秦以前,潮汕大部分地区是“大海茫茫水拍天”的地方,后来,中原汉人由于历史原因:其一是为避战乱.如晋朝永嘉年间(307—313).中原地区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统治者为了争夺统治权进行了连年战争,民不聊生,河南人民纷纷南下避难,经福建而后入潮.隋唐时期也都有类似情况;特别是南宋末年,忠于南宋朝廷的文臣武将及其眷属,经福建流入潮州.南宋亡后,如宋代时期常州丁允元,于淳年间来潮州任知州,卸任后率其子孙定居海阳县仙田村,成了潮汕丁氏始祖.其三是守南疆的士卒.解役后没有回归中原,特别是唐朝初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600名府兵共计58姓来潮州、泉州一带平“蛮獠”之乱后定居.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原汉人南迁,或入粤或入潮,都是有秩序的.这些入粤人潮的移民,有三处中转站,南雄珠玑巷、宁化石壁乡和福建莆田县.
南雄是广东省北部与湖南、江西省接壤的县,珠玑巷位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沙水村.《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825),朝闻其孝义,赐以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珠玑巷为南迁汉人的中转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中一则《珠玑巷》的考证文字:“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根据《南雄县志》的记载:珠玑巷分别有三次大批量接纳北方移民,即唐末黄巢起义期间为避乱的移民,宋末宋室小朝廷的臣民和不堪奴役的平民百姓,以及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士诚等为争夺政权发生大混战时的逃难移民.这些移民,大部分定居在珠江三角洲.
那么,潮汕先民由哪里入潮呢?潮汕俗语说“潮州福建祖”,我们先来看一些姓氏的迁移,如潮阳洪氏,源白福建莆田,自始祖洪圭开基创业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洪圭,字大丁,唐广德二年(764)中进士,大历二年(767),任工部尚书,秉性耿直,得罪朝中权臣,被贬潮洲.莅潮后,他经常到潮属各地巡视,观察民情,对潮阳的山水风光情有独钟.于是从福建莆田县涵头携家眷到潮阳西北一个叫“歧北”的地方创村,招募农工垦荒,终成巨室望族.
潮阳萧氏,源出福建龙溪,始祖萧洵,萧洵于宋代端平年间(1234—1236)任潮阳县令,在任期间勤政廉政,礼士恤民,深受群众拥护.任满后,萧洵深感当地民风淳朴,便在县城南桥择址而居,经过不断繁衍,到明一代,已成古潮邑八大姓氏(萧、姚、赵、郑、陈、林、李、蔡)首位.
我们不妨再看一看潮属各家族谱,其先祖由福建人潮汕的比比皆是,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代初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往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于海阳.汕头市金平区鮀浦翁氏的远祖,根据记载,先祖翁承赞做了闽王王审知的相.翁承赞之孙翁俊、翁杰“来留于潮,俊居尖山,杰居鮀浦”.明朝的潮籍学者薛侃,其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翁尚书墓志铭》载:翁万达之“先世居闽之莆田,有名雄者,徙潮鮀江里之举登村”.澄海名贤卢侗祖籍河北范阳,“先世为避五代战乱,举家迁徙福建莆田九龙江”.至卢侗弱冠那年,来潮州游学,见冠山山明水秀,遂定居于此.
这些潮汕先民南移的中转站,就是福建莆田.莆田在明朝,一度成为朝廷“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这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政权后,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采取奖励移民的政策,将农民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潮州在明代已成了重要州县,而人口却不多,于是人们纷纷从北方南迁.为了使这些移民能得到严格的管理,朝廷设立了管理机构,让那些想移民的百姓,先在朝廷指定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发给川资凭照.这些移民领到凭照后,才先后入潮.
潮汕还有一句俗语说“澄海无客,大埔无福”,这反映了早年移民的分布特征.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称“福佬”话.“福佬”一词是用来称由闽徙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原来的土著民族,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福佬”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客家人和福佬人一样,都是从中原辗转南下的汉族人,在时间上,客家人来广东,比潮汕人来得迟.客家南迁最早可追溯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在大埔、梅县一带的五个“流人营”被认为是闽南、粤东的客家之祖.而客家人大量南迁还要到北宋,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载户口,潮州还没有主客户之分,梅州则开始有主客户之分,但客家也仅有367户.而据《元丰九域志》所载:仅仅将近百年之后,梅州客户剧增至 6千多户,潮州客户更增至I万多户.
大多数人潮客家人来自福建的石壁,根据史料的记载:石壁地处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是由中原南下经江西,再由江西徙往福建,再由福建往广东.石壁乡成了客家人南迁的中转站,在这里播迁到海内外的客家姓氏达160个之多,因此海内外客家后裔修族谱,有80%称先祖来自宁化石壁.
当客家人大量南迁的时候,福佬人早已入主潮汕多时,潮汕地区平川沃土以及水陆交通要塞大多被福佬人占据,客家人不得不在兴梅地区艰苦奋斗.由于长期交错转徙,客家人与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也逐渐混同.据解放前统计,梅、潮一带,只有大埔是纯客家县,澄海是纯福佬县,故此说“大埔无福,澄海无客”.其它潮梅各县,则有福、客杂处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句俗语来看出某个姓氏移民的由来:如“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就是潮汕槎桥始祖杨绘入潮记录.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杨氏始祖杨绘,生于1032年,卒于1116年,26岁中戌科进士,累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院士、司谏、御史中丞、中顺大夫.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参议政事,议行新法.杨绘却极力反对,先后多次上疏,言及新法弊端,奏请恢复旧法,触怒皇上,遭贬谪流所.从而创建槎桥乡,比南宋绍兴十年(1140)在榕城建置的揭阳县城要早几十年.
“未有赤寮先有余”,潮阳在张创大到赤寮建乡之前,已有余氏家族在此定居了.据传早在明洪武初年(1368),赤寮余氏的开基祖余操,是从潮州移居到赤寮来的.他住定下来便择址于上家溪糍前建立祠堂,定名为余氏家庙,祠址东向西,这是赤寮最先建立的祠堂.故此,“未有赤寮先有余”就是这样来的.
就潮汕地区而言,虽然有200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但这种分布不是很平衡,好多姓氏的人口总数不多,有的姓名不过几万几千几百.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尤其陈、林二姓,除饶平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在原澄海市的80多万人口中,陈姓占了15万,原潮阳430多个村落中,以陈姓为主姓的村落有66个,林姓村落55个.因此,潮汕俗语说:“陈林蔡,天下得一半.”
潮汕有俗语说:“插居多过镇土”,也是这种移民情况的总结.有一个村落,原有居民,或最早定居的,便称为“镇土”.如果几个姓氏最早定居某地,便称为“企姓”,有时这个定居点只有一个姓,便以这个姓命村名,如蔡寮、上陈、许厝等.那些后来的人来到这里定居,如像凭空插上一足,便被称为“插居”.如果慢来的人口繁衍得快,超过了企姓,或者企姓衰落,人口式微,人们便说:“插居多过镇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镇土的企姓对后来者并不排斥,有时候,为了祈望吉祥,还专门请一些姓氏来杂居.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希望得到安宁、幸福.潮安县彩塘金砂一村,全村6000多人都姓陈,只有个别人家姓蒋,这样蒋氏在这里就是小姓,但他们从来不会受陈姓的欺负,因为相传陈姓祖先来这里创乡的时候,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船地”,既然是“船地”,在这里居住就必须有船桨,才能乘风破浪,因此,陈姓祖先便专诚去邀请一户姓蒋人家来这里插居,取其“蒋”与“桨”谐音.
潮州湘桥区意溪锦美村,全村以姓罗为主.少数姓陈,潮汕“陈”谐音“铜”,“罗”谐音“锣”,“铜”和“锣”合在一起,才能响当当.这里还有一个村,叫西都村,主姓是卢,小姓是康,“炉”里要有“糠”,“炉”火才会旺.
澄海莲阳的杜姓居住地,同样也邀请了几户姓史的人家在这里居住,说起来好笑,因为潮汕音“杜”谐音“肚”,“史”谐音“屎”,肚里有屎,才说明不会饥饿,因此,便请史姓到杜姓聚居地居住.
潮汕话说“有样张”,就是说有门路,有希望,“无样张”就是说明没有方法,“杨”的潮汕音和“样”相近,因此,杨姓都希望有张姓和他们杂居在一起.由姓氏而至村名,也是取吉祥、如意的意义.潮安县田东乡有个村庄叫伍全,据说是明初由刘、郑、高、黄、简五姓的祖先,同时来此创乡,五姓人家住在一起,互相帮助,和睦共处,有什么事儿互相商量,亲似一家.因此,他们在为村子取名的时候,颇费了一番思量,最后取“五姓俱全,互相友爱”的意思.
对于不吉利的语音,人们是尽量避开,例如饶平县上善镇永子村,原来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创建于明代中叶,原来叫温子良村,是温姓人的聚居地.大革命时期是革命老区,1928年至1929年国民党两次“剿村”,当地仅100多人口的温子良村有71人为革命献身,党史上称“温子良村惨案”, 1949年村民重建家园,因“温”与“瘟”同音,甚是不吉利,因此改为“永子良”,谐音永远吉祥.
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舞狮子、舞老虎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但普宁军埠石桥头村,自明末建村几百年来,却一直把舞狮子、老虎看作一大禁忌.因为该村村民姓杨,杨与羊谐音,狮子、老虎都是羊的天敌,因此,若有不知就里的人进村表演,定然不受欢迎.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原汉人南迁,或入粤或入潮,都是有秩序的.这些入粤人潮的移民,有三处中转站,南雄珠玑巷、宁化石壁乡和福建莆田县.
南雄是广东省北部与湖南、江西省接壤的县,珠玑巷位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沙水村.《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825),朝闻其孝义,赐以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珠玑巷为南迁汉人的中转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中一则《珠玑巷》的考证文字:“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根据《南雄县志》的记载:珠玑巷分别有三次大批量接纳北方移民,即唐末黄巢起义期间为避乱的移民,宋末宋室小朝廷的臣民和不堪奴役的平民百姓,以及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士诚等为争夺政权发生大混战时的逃难移民.这些移民,大部分定居在珠江三角洲.
那么,潮汕先民由哪里入潮呢?潮汕俗语说“潮州福建祖”,我们先来看一些姓氏的迁移,如潮阳洪氏,源白福建莆田,自始祖洪圭开基创业至今已有1200多年了.洪圭,字大丁,唐广德二年(764)中进士,大历二年(767),任工部尚书,秉性耿直,得罪朝中权臣,被贬潮洲.莅潮后,他经常到潮属各地巡视,观察民情,对潮阳的山水风光情有独钟.于是从福建莆田县涵头携家眷到潮阳西北一个叫“歧北”的地方创村,招募农工垦荒,终成巨室望族.
潮阳萧氏,源出福建龙溪,始祖萧洵,萧洵于宋代端平年间(1234—1236)任潮阳县令,在任期间勤政廉政,礼士恤民,深受群众拥护.任满后,萧洵深感当地民风淳朴,便在县城南桥择址而居,经过不断繁衍,到明一代,已成古潮邑八大姓氏(萧、姚、赵、郑、陈、林、李、蔡)首位.
我们不妨再看一看潮属各家族谱,其先祖由福建人潮汕的比比皆是,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代初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往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于海阳.汕头市金平区鮀浦翁氏的远祖,根据记载,先祖翁承赞做了闽王王审知的相.翁承赞之孙翁俊、翁杰“来留于潮,俊居尖山,杰居鮀浦”.明朝的潮籍学者薛侃,其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翁尚书墓志铭》载:翁万达之“先世居闽之莆田,有名雄者,徙潮鮀江里之举登村”.澄海名贤卢侗祖籍河北范阳,“先世为避五代战乱,举家迁徙福建莆田九龙江”.至卢侗弱冠那年,来潮州游学,见冠山山明水秀,遂定居于此.
这些潮汕先民南移的中转站,就是福建莆田.莆田在明朝,一度成为朝廷“设局驻员”的移民管理机构的驻地.这是因为朱元璋建立政权后,由于连年战争,生产力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人口明显减少,土地也相对减少.朱元璋采取奖励移民的政策,将农民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潮州在明代已成了重要州县,而人口却不多,于是人们纷纷从北方南迁.为了使这些移民能得到严格的管理,朝廷设立了管理机构,让那些想移民的百姓,先在朝廷指定地点集中,编排队伍,等候官府发给川资凭照.这些移民领到凭照后,才先后入潮.
潮汕还有一句俗语说“澄海无客,大埔无福”,这反映了早年移民的分布特征.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称“福佬”话.“福佬”一词是用来称由闽徙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原来的土著民族,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福佬”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客家人和福佬人一样,都是从中原辗转南下的汉族人,在时间上,客家人来广东,比潮汕人来得迟.客家南迁最早可追溯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在大埔、梅县一带的五个“流人营”被认为是闽南、粤东的客家之祖.而客家人大量南迁还要到北宋,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载户口,潮州还没有主客户之分,梅州则开始有主客户之分,但客家也仅有367户.而据《元丰九域志》所载:仅仅将近百年之后,梅州客户剧增至 6千多户,潮州客户更增至I万多户.
大多数人潮客家人来自福建的石壁,根据史料的记载:石壁地处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是由中原南下经江西,再由江西徙往福建,再由福建往广东.石壁乡成了客家人南迁的中转站,在这里播迁到海内外的客家姓氏达160个之多,因此海内外客家后裔修族谱,有80%称先祖来自宁化石壁.
当客家人大量南迁的时候,福佬人早已入主潮汕多时,潮汕地区平川沃土以及水陆交通要塞大多被福佬人占据,客家人不得不在兴梅地区艰苦奋斗.由于长期交错转徙,客家人与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也逐渐混同.据解放前统计,梅、潮一带,只有大埔是纯客家县,澄海是纯福佬县,故此说“大埔无福,澄海无客”.其它潮梅各县,则有福、客杂处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句俗语来看出某个姓氏移民的由来:如“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就是潮汕槎桥始祖杨绘入潮记录.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杨氏始祖杨绘,生于1032年,卒于1116年,26岁中戌科进士,累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院士、司谏、御史中丞、中顺大夫.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参议政事,议行新法.杨绘却极力反对,先后多次上疏,言及新法弊端,奏请恢复旧法,触怒皇上,遭贬谪流所.从而创建槎桥乡,比南宋绍兴十年(1140)在榕城建置的揭阳县城要早几十年.
“未有赤寮先有余”,潮阳在张创大到赤寮建乡之前,已有余氏家族在此定居了.据传早在明洪武初年(1368),赤寮余氏的开基祖余操,是从潮州移居到赤寮来的.他住定下来便择址于上家溪糍前建立祠堂,定名为余氏家庙,祠址东向西,这是赤寮最先建立的祠堂.故此,“未有赤寮先有余”就是这样来的.
就潮汕地区而言,虽然有200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但这种分布不是很平衡,好多姓氏的人口总数不多,有的姓名不过几万几千几百.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尤其陈、林二姓,除饶平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在原澄海市的80多万人口中,陈姓占了15万,原潮阳430多个村落中,以陈姓为主姓的村落有66个,林姓村落55个.因此,潮汕俗语说:“陈林蔡,天下得一半.”
潮汕有俗语说:“插居多过镇土”,也是这种移民情况的总结.有一个村落,原有居民,或最早定居的,便称为“镇土”.如果几个姓氏最早定居某地,便称为“企姓”,有时这个定居点只有一个姓,便以这个姓命村名,如蔡寮、上陈、许厝等.那些后来的人来到这里定居,如像凭空插上一足,便被称为“插居”.如果慢来的人口繁衍得快,超过了企姓,或者企姓衰落,人口式微,人们便说:“插居多过镇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镇土的企姓对后来者并不排斥,有时候,为了祈望吉祥,还专门请一些姓氏来杂居.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希望得到安宁、幸福.潮安县彩塘金砂一村,全村6000多人都姓陈,只有个别人家姓蒋,这样蒋氏在这里就是小姓,但他们从来不会受陈姓的欺负,因为相传陈姓祖先来这里创乡的时候,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船地”,既然是“船地”,在这里居住就必须有船桨,才能乘风破浪,因此,陈姓祖先便专诚去邀请一户姓蒋人家来这里插居,取其“蒋”与“桨”谐音.
潮州湘桥区意溪锦美村,全村以姓罗为主.少数姓陈,潮汕“陈”谐音“铜”,“罗”谐音“锣”,“铜”和“锣”合在一起,才能响当当.这里还有一个村,叫西都村,主姓是卢,小姓是康,“炉”里要有“糠”,“炉”火才会旺.
澄海莲阳的杜姓居住地,同样也邀请了几户姓史的人家在这里居住,说起来好笑,因为潮汕音“杜”谐音“肚”,“史”谐音“屎”,肚里有屎,才说明不会饥饿,因此,便请史姓到杜姓聚居地居住.
潮汕话说“有样张”,就是说有门路,有希望,“无样张”就是说明没有方法,“杨”的潮汕音和“样”相近,因此,杨姓都希望有张姓和他们杂居在一起.由姓氏而至村名,也是取吉祥、如意的意义.潮安县田东乡有个村庄叫伍全,据说是明初由刘、郑、高、黄、简五姓的祖先,同时来此创乡,五姓人家住在一起,互相帮助,和睦共处,有什么事儿互相商量,亲似一家.因此,他们在为村子取名的时候,颇费了一番思量,最后取“五姓俱全,互相友爱”的意思.
对于不吉利的语音,人们是尽量避开,例如饶平县上善镇永子村,原来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创建于明代中叶,原来叫温子良村,是温姓人的聚居地.大革命时期是革命老区,1928年至1929年国民党两次“剿村”,当地仅100多人口的温子良村有71人为革命献身,党史上称“温子良村惨案”, 1949年村民重建家园,因“温”与“瘟”同音,甚是不吉利,因此改为“永子良”,谐音永远吉祥.
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都喜欢用舞狮子、舞老虎来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但普宁军埠石桥头村,自明末建村几百年来,却一直把舞狮子、老虎看作一大禁忌.因为该村村民姓杨,杨与羊谐音,狮子、老虎都是羊的天敌,因此,若有不知就里的人进村表演,定然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