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如何做多项选择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7/09 07:49:49
如何提高多项选择的得分率?
解题思路: 学习方法
解题过程:
政治学科多项选择题的解法
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多项选择题(也称不定项选择题)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历届高考试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较理想的难度和区分度。从命题能力目标来看,多项选择题旨在突破单项选择题中题干与题肢之间常在概念、判断上作甄别的单一思维方式,而力求建立起多方位、多层面的推理关系。学生在多项选择题上的失误也常表现为多选、漏选和错选。为此,笔者就高中思想政治课多项选择题的解法作一探讨。
提高多项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必须先提高阅读和审查题目的能力。阅读审查选择题时,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把握题干规定性,鉴别正确题肢和如何识别错误题肢。
一、 要认真把握题干的规定性。
题干的规定性就是指回答题干所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限定。提干的规定性不同,要求所选的题肢不同,凡是正确题肢都必须符合题干规定性。如以政党问题为例例举选择题的题干,分析它们在题干规定性上的要求:
  (1)“政党是”这一题干的规定性:从内容上限定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政党概念及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条件上限定从共性上理解,不是理解某一特殊国家的政党。因此,只要符合这两个规定性的要求的题肢,就是正确的。
  (2)“政党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基础的。这说明”这一题干的规定性:从内容上限定政党与阶级之间关系的理解。因此,题肢只要是对这一关系的正确理解,就是正确题肢。
  二、要注意题干与题肢间的几种关系,识别错误题肢。
  (一) 同一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与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同一关系,它有两种具体类型:一种是题肢中只有一项和题干构成同一关系的,这是单项同一关系选择题;另一种是题肢中至少有一项和题干构成同一关系的不定项选择题。
  如1995年全国卷第25题: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有以下因素决定的:A 、待售商品的数量 B 、商品的价格水平 C 、货币的流通速度 D 、居民货币持有量。该题题干和正确题肢A、B、C构成同一关系,即A、B、C肢回答了题干的规定性,可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待售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决定的。
  (二) 因果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现在因果关系选择题中即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
  如1995年第23题:对阶级、国家、政党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有:A、阶级是国家和政党存在的基础;B、有了阶级就需要有国家;C、有了国家就需要有政党;D、政党都是为一定阶级夺取和掌握政权服务的。正确答案是A、B、D。该题干的指令方式没有定向限制,具有多方位多层比的辐射性,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分析能力,,题中C项本身的表述是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因为政党固然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主张,维护其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治组织,但它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不能认为因为有了国家,所以就会形成政党。
  确定因果关系这类选择题的正确题肢,关键是要判断该题肢和题干能否构成题干要求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因果关系,凡是符合题干要求的就是正确题肢;反之,就是错误题肢。
  (三) 包含关系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和正确题肢间是一种包含关系。判断确定包含关系的正确题肢,当选题肢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要(事例、材料)表明的问题,凡是能表明题干中(事例材料)所包含的基本理论观点的就是应主要看的正确题肢;不是题干(事例、材料)所揭示的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即使内容正确,也是不应当选的错误题肢。一事多理的不定项包含关系选择题中,一定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确定(事例、材料)所包含的多个理论基本观点的题肢,在一理多事的不定项包含关系选择题中,也要从多方面来确定正确题肢,凡是包含题干(基本理论观点)的题肢(事例),就是应选的正确题肢。这类选择题常用“……这说明”、“……这表明”来表示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包含关系。1995年高考政治全国卷试题中,这类试题共有11题,占整个选择题题量的36.6%;它的分值共27分,占整个选择题分值的38.5%。
  (四) 从属关系
  确定从属关系选择题正确题肢的原则是,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概念”所指对象的,就是正确题肢;凡是题肢是从属于题干规定性的“整体”的“部分”,而不是其他“整体”的“部分”,也是应选的正确题肢。
  1995年全国试题第8题: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有:A、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 B、在学校里宣传宗教教义 C、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D、外国传教士在我国教堂传教。此题与题干相符合的正确题肢应是A,题干与正确题肢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题干是整体,正确题肢是整体的一部分或几部分;部分从属于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综上所述,要正确选择多项选择题,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具有较好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应举一反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辨析,以消除学生对多项选择题的畏惧心理。
政治选择题的答题要求和技巧
1、解题的基本要求  ①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前提。因此 ,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知识要点。  ②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 ,明确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是进行选择的出发点。因此 ,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养成认真分析题干的习惯 ,反复阅读题干材料 ,吃透题干精神。 ③坚持“以干求肢”的解题原则。即以题干的规定性为准绳 ,逐一分析题肢 ,选出最能与之“挂钩”的选项 ,排除与题干的规定性相悖的、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反复的选项 ,才能做到准确无误的选择。
2 .解题的基本方法解答政治选择题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的原则。要贯彻这一原则 ,在解题时必须做到“四审”和“四排”。
“四审”
一、审题型。首先 ,要确定题型 ,是单项选择题 ,组合式选择题 ,还是不定项选择题 ,特别要注意在不定项选择题中的单项选择题 ,这类题型从九九年高考试卷的一题增加为 2 0 0 0年的三题。由于判断失误多 ,部分考生往往不能将单项选择题从众多的多项选择题材中分辨出来 ,以致于把简单的单项选择题当成多项选择题来做 ,结果导致失误。因此 ,选择题的题型要求不同 ,取舍就各异。其次 ,要确定好思维方向。明确哪些是正向选择题 ,哪些是逆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 ,正确的选项不能入选。
二、审题干的规定性。审题干就是要弄清题意 ,明确题干的规定性 ,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如何确定题干的规定性呢 ?可从如下两方面入手。首先 ,要明确题意。从 2 0 0 0年高考试题看 ,绝大部分选择题的题干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 ,这一段材料主要讲什么意思 ,必须读懂、弄通。同时 ,要明确材料后面的要求 ,规定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从2 0 0 0年高考试题来看 ,主要用“表明”、“说明”、“启示”、“体现”、“原因”等五种规定性来限定答题的思路。其次 ,要着重弄清题干在时空、内容、逻辑三方面的规定性 ,以便确定题干规定性的知识范围。如时空范围的规定性是“现阶段” ,还是“历史上” ;是“社会主义民主” ,还是“资本主义民主”。又如内容范围的规定性是“经济常识” ,还是“政治常识”或“哲学常识” ;是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内容 ,还是有关“国家制度方面的知识”内容。再如逻辑方面的规定性是以果寻因 ,还是以因求果 ;是找区别点 ,还是要找共同点等。
三、审题肢。遵循以干求肢的原则。大家在审题肢时要注意确定四种不同的题肢 :第一、确定哪些是正确的题肢 ,即符合题干规定性要求的题肢。第二、确定哪些是错误题肢 ,即存在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题肢。第三、确定哪些是干扰性题肢 ,即题肢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符。第四、确定哪些是一级引申题肢 ,哪些是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做到正确题肢或一级引申题肢入选 ,错误题肢、干扰题肢、二级引申或多级引申题肢不选。
四、审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 ,题干与题肢之间的知识结构是陈述句结构 ,题干是主谓结构 ,题肢则是宾语。这一结构形式就决定了在解选择题时 ,只能做到以干求肢。通过分析寻找题干与题肢之间的最佳联系 ,即题肢与题干规定性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肢干相连 ,上下结构相通。
四排:
一排错项。题肢的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的要排除 ,但逆向选择题除外。
二排重项。题肢的观点不在于说明题干的规定性 ,而是对题干规定性的变相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对干、肢进行反复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相同相异点 ,如果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是变相重复的 ,应排除。
三排异项。题肢的观点虽然正确 ,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 ,这样的选项应排除。
四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的选项也应排除。  
为进一步说明以上解题原则 ,下面以实例说明 :
我国现阶段的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由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 B 由我国的宗教制度  C 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由我国的民主制度  E国体
四审的结果是 :第一、本题是单项选择题 ,是正向选择题 ,是内涵型选择题。第二、题干的规定性中“政体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关键词 ;“我国现阶段”是限定词 ,规定了时空范围 ,内容是政治常识。第三、A项正确 ,应入选。B项是错误选项 ,应排除。C项与题干的规定性重复 ,应排除。D项本身的知识内容正确 ,但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不一致 ,应排除。E项的观点大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应排除。
由此可见 ,在解答此题时通过“四排” ,即排B项叫排错 ,排C项叫排重 ,排D项叫排异 ,E项叫排大的解题方法 ,将各种与题干规定性要求无关的选项排除后 ,正确选项也就自然产生了。当然 ,并不是在所有的选择题中都同时存在以上四种干扰或错误选项 ,有的可能只有一项 ,有的可能有二项或者三项 ,有的可能一项也没有 ,四个选项都正确。因此 ,同学们在解选择题时一定要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 ,从各题的客观实际出发 ,才能达到应有的解题效果。
政治中考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及趋势
在政治中考试题中 ,非选择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比较全面地考查和体现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能对政治中考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
第一、“如何体现”型。这类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为政治常识的内容 ,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类题型从其答案来看 ,可转化为“体现了什么观点”和“是如何体现的”两个问 ,即考查“是什么”和“为什么”。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 ,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观点 ;其次 ,考查考生对材料 (事件 )的分析能力 ,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 ;最后 ,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类似提法有“如何遵循”、“体现了什么”等。其代表题目有 :“这一方针的内容在公告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 ;“我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如何遵循我国XX政策的基本点的 ?” ;“这次宪法修改的过程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原则的 ?” 。
第二、“怎样做到”型。这类题型综合性强 ,难度大 ,考查的知识点多为考生所学的知识内容 ,且多出现在论述题中 ,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指出了是什么样的方法 ,要求考生回答怎样依法或依据国情办事。它考查的是“怎么做”和“为什么”的问题。它首先要求考生联系材料分析 ,拿出正确的、观点鲜明的做法(自己的或别人的 ,视材料而定 );然后要分析材料 ,用材料中的做法来印证考生提出的观点。
第三、“如何认识”型。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的认识 ,题目设置多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 ,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认识和评价 ,多出现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如:对“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认识 ;对“再就业工程”的认识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对“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和决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认识 ;等等。这类题型的设问方式多种多样 ,在回答时应该抓住这样几点 :首先 ,要回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次 ,要评价这种现象的作用或后果 ;最后 ,要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或应对措施等。当然 ,具体的回答得视题目而定。
第四、概念间关系型。这类题型以辨析题为主 ,多表现为对两个概念间关系或地位的错误理解。有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只看到二者的联系 ,夸大其同一性而忽视其区别 ,如: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的关系。第二种情形是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 (夸大 )一个 ,否定 (忽略 )一个 ,甚至是本末倒置 ,如:法律与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第三种情形是对两个概念间关系认识的片面性 ,如 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即对概念间关系的辩证认识 ,考生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 ,既要分析出其合理的成分 ,也要分析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既要看到二者的相互联系 ,又要看到二者的区别 ;还要看到二者间的相互影响。这类题型的设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多引用名言、警句和俗语 ,或对其略加改动 ,这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扩展知识面。
第五、图表型。这类题型多出现在论述题中 ,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领悟能力及对现象间联系的把握 ,以考查常识为主。一般有两幅图表 ,且二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设问方式有 :“图表 1和图表 2反映了什么现象 (或问题 )” ;“图表 1和图表 2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认识这些关系” ;等等。这类题型与社会经济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求考生能够对社会经济现象从宏观和微观上都有比较透彻的、深层次的认识 ,要对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多关注、多思考。
二、非选择题趋势趋势一 :题型的继承性。从以上统计分析可知 ,近几年中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设问方式有较大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五种题型在每年中考中基本上都有出现。考虑到中考试题的稳定性 ,预计 2 0 0 4年中考的非选择题将以上述五种类型为主。趋势二 :在综合能力要求上出现新题型。即一道题同时考查初二知识、初三常识和跨课知识三个部分的内容。这一设问方式在今年中考会出现这种题型 ,而且其综合性将会增强 ,即不单在一道题目中同时考查三个部分的知识 ,更有可能在同一个问中考查三部分知识。这是值得注意的。趋势三 :在创新能力要求上出现新题型。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预计今年中考将会加大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力度 ,出现新题型。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优化组合型 ,给出一些要素 ,要求考生组合成一个高效率的系统 ;一种可能是征集最佳方案型 (就象征集建筑设计图纸 ),给出一个问题 ,要求考生给出最佳解决方案。这类题型需要考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要求 ,没有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只有在阅卷结束后 ,才能选出一些最佳组合和最佳方案。趋势四 :参考答案灵活性增强。从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不再唯一 ,具有了一定灵活性 ,而且弹性越来越大 ,对一些有创造性的答案 ,实行加分鼓励 ,即使未能答全参考答案的要点 ,也有可能因为考生的创造性回答而弥补回失去的分值。
总之,预计今年中考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将会有以下三点变化。第一 ,答案灵活性增强 ,给出的参考答案的要点性将会弱化 ,而要求围绕一个突出的中心思想进行阐述 (有可能象语文的作文一样 )。第二 ,鼓励创新 ,要求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第三 ,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会降低 ,即正确运用所学理论 ,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 ,从具体材料出发 ,紧扣题意 ,条理清楚 ,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等。
高中政治选择题答题失误原因及忠告
解答高中政治选择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概念、原理模糊不清,答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审题,而审题,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三审”,即审题干、审题肢、审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审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思路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理解性错误或逻辑性错误,都会给解题带来巨大的障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道选择题,题干和题肢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辨不清答题的方向。
  总结长期高中政治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答政治选择题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为此,本人提出相应的忠告,希望广大考生在答题时少犯此类错误:
  一、思路与命题立意相背离
  例如:有人认为:在我国,因为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所以,国有企业之间也是商品货币关系。这段话的观点
  (1)认为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也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肯定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3)赞同国有企业之间在转让商品时要实行等价交换 (4)主张各个国有企业应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利益
  A、(1)(2)(3) B、(1)(2)(4) C、(1)(3)(4) D、(1)(2)(3)(4)
  答案(C) 选择(2)选项就是没有正确领会命题者的意图。题干中“每个国有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生产资料和商品分属各个企业所有”是错误的表述,正确的表述应为题肢(2)中的“国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显然,这段话的观点并未包括(2)选项,选择此项有违命题者的立意。
  忠告:答题时不但要审清题干和题肢,还要注意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例如:某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上级多次给钱给物,但该村的面貌总是改变不大。后来,在上级的帮助下,建立起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连续苦干几年,面貌大变。村民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3)理论来自实践,又能指导实践 (4)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1)(2)(3) B、(1)(2)(4) C、(1)(3) D、(2)(4)
  答案(B) 选择(3)项就是对“理论”这个概念认识模糊,只有把理性认识系统化,并按一定逻辑结构组成一定体系,才称得上理论。显然,题干中村民的这种认识还远称不上“理论”。
  忠告:夯实基础,准确理解每个概念、原理。
  三、忽视题干的特定要求,未能正确地把握题干和题肢的逻辑关系。
  例如: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因此
  A、宗教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C、宗教是反科学的 D、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答案(C) 选择B项或D项就是没有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因此”,犯了逻辑推理错误。B项认为“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本来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而D项认为“宗教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是我们认定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原因,而不是由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推导出的一个结果。
  忠告: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结词;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四、在逻辑推理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如: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而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近几年,厄尔尼诺又在全球肆虐,引起海啸、暴雨和干旱等自然灾害。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1)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2)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4)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1)(2)(3) B、(1)(2)(4) C、(1)(3)(4) D、(2)(3)(4)
  答案(D) 选择(1)项属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题干的材料只涉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没有提及利用规律的问题。因此,选项(1)扩大了题干的外延,选择此项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忠告:明确题干和题肢的内涵和外延,如果题干的外延大于题肢的外延,可选;反之,则不能 选。
  五、不能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
  例如: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粒子。近年来,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C) 仔细分析题干不难发现:题干的中心意思是讲基因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题中所列举的“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实验”,不过是证实转基因科学对人类的影响而已。“转基因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只是表明了认识的发展,而没有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此D项不能选。
  忠告:对一时不能确定答案的选择题,要将题目多读几遍,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然后作答。
  六、误将“二级延伸”当作“一级延伸”。
  例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
  (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4)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A、(1)(2) B、(2)(3) C、(1)(3) D、(2)(4)
  答案(D) 所谓“一级延伸”,是指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成立。所谓“二级延伸”是指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需要借助一个或多个中介条件才能成立。显然,本题的材料是说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的原因,既然还没有认识,谈何“认识的发展”、“认识的检验”问题?因此,选项(1)和选项(3)只有在对某一事物作出了认识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忠告:在解答选择题时,必须注意考虑题干和题肢之间的联系,是属于一级延伸还是属于二级延伸。搞不清它们的归属,是难于作出正确的选择的。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