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2015金考卷语文第八模拟试卷全部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03 09:48:57
2015金考卷语文第八模拟试卷全部答案
问题要明确,几年级的?
上学期还是下学期的?
什么教材版本的?
都没有,别人没法给你提供帮助的.
以下是高中人教版配套的答案供参考:
东江中学2012届第二学期第八周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B (分析:A.豉、侈:chǐ 癖、否:pǐ 偌: ruò诺:nuò B.戮 、麓lù 稔、忍rěn诤、挣zhènɡ C.亲、庆:qìnɡ 涮:shuàn 算:suàn 粳:jīng 鲠:ɡěnɡ D.框kuànɡ诓kuānɡ 薄:bò 簿:bù挟、胁:xié)
2.A (分析:A项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B项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C项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和前面“似乎理由很充分”重复.D项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3. D. (分析:A项成分赘余.“诸多”与“数不清”重复,去掉“数不清”;B、不合逻辑,应该是“不法分子打着记者的幌子”;C、搭配不当,“苦口婆心”和“行为”不能搭配.) 4.A.(A. 按照游览的空间顺序排列即可.先是“少林景区”,然后“少林寺方向”,接下来“少林寺的门前”,之后“走进少林寺”,后是“沿着一条甬道往里走”,是“天王殿”,最后“该殿”怎么样)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考查实词.C.解析:衔:怀恨.
6.考查虚词.C.解析: A因为,介词/认为,动词;B代词,他的/代词,代“何如作临川王时?”这句话;C介词,在;D. 表判断语气/表陈述语气
7.D.解析:①写侯安都拥立世祖,表现其处事果断;③写侯安都部下行为,不能说明其骄矜;⑥写世祖计收侯安都.
8. B.考查对文段内容进行分析概括能力.解析:A“侯安都因为实力弱小而下令关闭城门”错;C.陈世祖忌恨侯安都不完全是因为“部下不遵法度,日益骄横”.D“文帝感激地说多亏了侯安都”错.
9.(1)初/重云殿灾/安都率将士带甲入殿/帝甚恶之/自是阴为之备/又周迪之反/朝望当使安都讨之/帝乃使吴明彻讨迪/又频遣台使案问安都部下/安都内不自安.(4分,每错两处扣1分) (2)①有时命(他们)吟诗作赋,评定诗赋的优劣好坏,按照等级次序赏赐他们.(“第”1分,“差次”1分,大意1分.)
②不久,世祖下了道诏书,宽恕(赦免)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和家人,按照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宥”1分,“葬以士礼”状语后置译对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侯安都,字成师,始兴曲江人,侯安都善长隶书,能弹琴,广泛阅读了各种经书,五言诗写得颇有名气.还善长骑射,被邑里视为雄豪之人.后被梁始兴内史萧子范征召来授予主簿一职. 侯景作乱.侯安都率兵随从陈霸先征战,在攻蔡路养,破李迁仕,平定侯景之乱中,都有战功,被授兰陵太守一职.高祖(陈霸先)密谋袭王僧辩,其余各位将领没人知道,只和侯安都商议.侯安都率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王僧辩仍没有察觉.于是活捉了王僧辩.
绍泰元年,高祖东征杜龛,派侯安都留守台城.徐嗣徽勾结北齐占据石头城,游骑到了台城城楼的下面.侯安都下令关闭城门降下旗帜故意向敌人示弱,并下令城中:“擅自登上城墙看敌军的人斩.”到了傍晚,徐嗣徽等收兵回石头城.侯安都令士卒暗中打造御敌器具.天将亮时,徐嗣徽率骑兵又来了.侯安都率300勇士开东西边门出战,大败敌军,徐嗣徽于是逃回石头城,从此不敢进逼台城.侯安都因功被封为西江县公. 陈高祖死后,侯安都与大臣们商议,希望奉立陈世祖.但太后因为衡阳王的缘故,不肯下命令,大臣们也犹犹豫豫不能做决断.侯安都说“现在四方还未平定,哪有时间考虑太长远,临川王对国家有大功,我们必须一起拥立他为王.今天这件事,谁不答应我就杀了谁.”便手按宝剑走上大殿,禀告太后,请太后拿出玉玺.陈世祖即位后,侯安都被升任司空.
自从平定王琳后,侯安都功勋越来越大,他认为自己对国家安定有大功,日渐骄傲,多次招聚文武之士,一起骑驭驰骋,有时令这些名士提笔作诗,他亲自评定其好坏高低,然后给予他们各种赏赐.文士褚玠、马枢等,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都是他的宾客,侯安都家里动辄聚集千余人.他部下的将帅多数都不遵法度.文帝生性严谨,心里十分怨恨他.但侯安都却不知悔改,反而日益骄横.一次陪文帝游玩饮酒,侯安都竟问文帝:“跟作临川王时相比怎么样?”文帝不应.侯安都便再三追问,文帝不得已对他说:“这虽然是天命,或许也是靠了您的力量.”宴会后,他又启奏文帝要借皇帝宴饮用的物品和彩船用,并请求将自己的妻妾接到御堂欢乐欢乐,文帝虽然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心里十分不高兴.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御座上,众宾客坐在群臣席位,把酒给他祝寿.当初,重云殿失火,侯安都擅自带将士披挂铠甲冲入殿内,文帝对此十分不满,从那时起,便暗中对侯安都有了戒备.周迪反叛的时候,朝中大臣都希望派侯安都讨伐他,但文帝却派吴明彻讨伐周迪,又多次派遣使者审问安都部下.安都心里惶恐不安.世祖担心他不受控制.第二年春天,文帝将侯安都召进嘉德殿,设下宴席,又将其部下将帅都集中于尚书朝堂,当场收捕了侯安都.第二天,文帝将侯安都赐死于西省.侯安都死时四十四岁.不久,文帝下诏,宽恕了侯安都的妻子儿女,并以安葬士人的礼节安葬了他. 1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7分) (1)①炼字的角度:“努”, 用力伸出、用力冒出的意思.(1分)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缓慢生长的动态(1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1分) ②修辞的角度: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诗人把“桑芽”比喻成“青鸦嘴”,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的颜色和形状.(1分)
(如学生答到工笔描写,可酌情给分.)
(2)诗人通过采桑女子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2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分)
【由于春寒,导致桑叶二月才吐芽儿,蚕事比往年推迟,而里胥却催她交新丝,揭露了苛政带给人民的痛苦.(2分)清晨采桑、挽长条而哭的描写,则可看出诗人对采桑女的同情.(2分)】
唐彦谦诗鉴赏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官家蛮横无理在二月征收新丝.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逼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非常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 .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 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这里,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微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 ,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 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就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仍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辛的劳动.
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料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 ,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全诗至此戛然而止, 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 ”,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象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朴素生动 .“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写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 .“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点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加了艺术情趣.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②一弦一柱思华年.望帝春心托杜鹃.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答案:AB.(A.原文第一段有说明;B. 文章第二段有说明.C.强加因果.原文为“文化共时性 (古典/当代、传统/创新)被忽略了,文化关系 (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生了错位,文化工具和文化手段往往被当作了文化目标.”D.曲解文意,原文为“大众传媒无疑对文化传播是有贡献的”;E.偷换概念,原文为“它几乎是社会的全部因素”.)
13.答案:D.(根据原文,打着文化的旗号在行经济之事也就是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颠倒了,因此,A、B、C三项都属于颠倒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14. 答: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步伐和个人节拍之间,出现了失调.
③经济运动与文化建设之间,也出现了明显失衡,文化困惑由此产生. ④社会这一整体中各元素间有割裂不能协调向前的危险.(社会已分成了几张皮) (答到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15.①通过工具和手段,追求文化的高品质、高品位,并抵达文化内在的终极目标.
②重视文化共时性.
③摆正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不能把文化工具和文化手段当作文化目标.(不能让文化关系发生错位).
④应使粗犷强悍的经济运动与细致完美的文化建设获得一种新的平衡.(每点1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小说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及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16.晚宴上,一条眼镜蛇正从餐桌下女主人的脚背上爬过去(1分),女主人暗示男仆将一碗牛奶置于阳台上以便把蛇引开(1分),一位男客人(美国人)果断地“编造”一个“游戏”,配合“处理”了这件“可怕的事件”(1分).(“有蛇出现”是整个事件的缘起,占1分.男女主人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是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必须写清他们做了什么事情才能各得1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如学生简单地处理为“蛇出现”——“大堂里人们在争论和游戏”——“蛇被牛奶引开”,则只能得2分.)(语言通顺1分) 17.(1)“因为它当时从我的脚背上爬过去”,而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女主人公只是“两眼盯着正前方,脸上肌肉在微微抽搐”,事后还能“显出一丝淡淡的微笑”,这些语言和神态描写体现了她处变不惊、从容镇定.(2)“向男仆做了个手势”、“耳语了几句”,这几个动作描写表明女主人公已有了处理事情的方法,体现出她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镇定”与“机智”这两个主要性格特征各占1分,结合原文分析3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8.参考答案略.评分细则如下:(1)回答男人女人都一样勇敢,不能以性别来区分高下;并能举出文章美国人和女主人在“非常情况”下表现同样优秀为例进行证明;语言通顺者可得6分.
具体为:表明观点1分,联系原文举出例子4分,表达通顺流畅1分.
(2)回答男人更勇敢或女人更勇敢,并能以原文为例,言之成理的,最高得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答案】环境描写映衬了人物的心绪,为下文获奖的情节做铺垫;记者的描写设置悬念,为托马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获奖伏笔,同时说明托马斯的获奖是众望所归.
【解析】回答前一问时注意概括要全面.关于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关键词“映衬心绪”、“铺垫”、“悬念或伏笔”、“众望所归”,答出一个要点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得4分.
20.(5分)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提炼信息以及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
【答案】(1)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以精准笔触勾勒内心波动和自然万物,言简而意繁;(2)通俗易懂,富有童趣;(3)善于采用一连串意象和隐喻来塑造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或意象“凝炼、透彻”)有极强的震撼力;(4)借鉴东方文化的创作技巧(或“受日本俳句或唐诗的影响”),诗歌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画面美、音乐美);(5)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或“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解析】本题问的是“诗歌创作”的特点,故也应包括诗歌的风格和流派.文中有一些现成的文字或提示,参考文中引用的诗句,注意提炼和归纳.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即可得5分;如果只是笼统回答“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纯诗”1- 2分. 21.(6分)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探究能力.
【答案】(1)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2)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 【解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答案不唯一,不求面面俱到,言之有理即可,但阐述理由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每个要点3分,大致对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1)疯狂的早教(点出报道中心事物“早教”,并做出一定的评价即可;合情理者皆能得分.) (2)①父母不甘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2分)②全国0至3岁婴幼儿人数多达8000万.(或“全国早教市场空间巨大”)(2分)
23.符合“征集相片”这一主题2分,能按要求运用修辞手法2分,语言表达2分.如:“一张老照片,多少故人情.在母校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希望您能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让大家都能感受母校的沧桑变化、分享您的青春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