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阅读质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9 10:27:54
如何提高阅读质量
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错误.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近二十年的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学生提出文中“捡了了半截油条”、“拣了最刻薄的话”的“捡”与“拣”有何不同?通过琢磨,使学生感悟到张丽认为小姑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小姑娘十分的不满. 玩味优美的句子.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这一段时,让学生看画面读课文,听曲子读课文,想贝多芬创作的经过读课文等,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收获阅读的成果.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有发现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有发现三件事是连贯的,有发现三件事可以组成一件事,有发现用词很讲究,有发现结尾意味深长的等等,学生的审美阅读就此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 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 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儿童的情感更加明确.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对贝多芬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去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其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学生提出文中“捡了了半截油条”、“拣了最刻薄的话”的“捡”与“拣”有何不同?通过琢磨,使学生感悟到张丽认为小姑娘是个斤斤计较的人,对小姑娘十分的不满. 玩味优美的句子.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这一段时,让学生看画面读课文,听曲子读课文,想贝多芬创作的经过读课文等,使学生的阅读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收获阅读的成果.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广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