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幸福的建筑》读书笔记···不要粘贴··要真情实感就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8/29 12:02:32
求《幸福的建筑》读书笔记···不要粘贴··要真情实感就好··
《幸福的建筑》读后感

有一个时期忽然对建筑发生了莫名的兴趣,将梁思成、楼庆西、陈志华诸位先生的《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等著作一一拜读,见到这本阿兰·德波顿的《幸福的建筑》,出于同样的目的,亦收入囊中.
仔细读后才发现,原来此书根本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一本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这位英伦才子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归根结底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在不足300页的篇幅里,德波顿以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博识与深思对这些问题逐一解答,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于建筑的认识、思考和既定态度.
人为什么需要建筑?德波顿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在建筑中追求两样东西.我们希望它们能为我们遮风避雨.还有,我们希望它们能对我们讲话——只要是我们认为重要,需要被提醒的不论什么话.从本质上来说,建筑作品对我们诉说的正是那种最合适于在它们中间或者围绕着它们展开的生活方式.他指出:当我们称赞一幢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在说我们喜欢这幢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它具有一种吸引我们的“性情”:假如它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人的话,正是个我们喜欢的人.“美”的感受是个标志,它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能够体现我们理想中的优质生活的物质表现,是我们对美好生活所持观念的物化.与此类似,建筑如果让我们觉得讨厌也并非由于它们干犯了一种私人的以及神秘的视觉偏好,而是因为它们与我们对何为正当之生存的理解起了冲突.正如司汤达所言:“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逻辑哲学论》的作者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曾说:“你认为哲学很难,可我告诉你,跟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相比它根本算不得什么.”看完这本书,另一个真切感受就是:建筑师是个多么神圣而危险、毁誉参半的职业.建筑正如写作,都是为了把那些对我们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我们称之为美的那些所在,正是由极少数的建筑师满怀谦卑,充分地质疑与审视自己,意欲将其对于快乐稍纵即逝的理解,转化为具有逻辑性的规划的热望与执拗之后创造出来的作品.而陈腐的想法如果表现在文学领域,至多产生几本语无伦次的坏书或冗长乏味的剧本,可是应用于建筑领域,则会留下从外太空都能看得到的伤痕.坏建筑就是一个大写的凝固的错误,归根结底不但是设计的失败,亦是心理的失败.它不过是通过建筑材料表现出来的一个例证.不幸的是,在当今中国,已经有太多丑陋的建筑矗立在我们眼前,并且大批的后继者正以雨后春笋的态势破土而出.
在此书的序言里,德波顿也对中国的当代建筑做了切中症结的点评:“大多数中国当代的建筑却并不倾向于展现当地的地域特征.冷漠的写字楼支配着城市的地平线,它们呆板的外观无声地嘲弄着你为了来到这里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即便在相对而言的住宅区里,建筑也完全缺乏任何地域特征.在地产商兴建的新兴开发区内,每一幢房子所采用的材料和外观几乎跟世界上的任何其他部分一般无二.你在中国的建筑中却极少能发现中国的特征.”不过,他还是给出了一点小小的建议:“有一点似乎还是可以肯定的: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她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全书的结尾,德波顿写道:“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房屋决不能劣于它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我们对小虫子和树木负有义务,我们用以覆盖了它们的建筑一定要成为最高等而且最睿智的种种幸福的许诺.”我想中国的建筑师们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段话,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准则和崇高目标.
幸福的建筑》读后
英伦才子德波顿的书,我只看了这一本:《幸福的建筑》.看完在豆瓣上打了四星,虽然是犹豫过的——如果有三点五星可以打,我就不需要犹豫了.对于这位才子的其它书,诸如《旅行的艺术》、《爱情笔记》等等,我想我是不会专程去找来看,而若顺手得到,翻一翻却也不拒绝.
这书的英文名是《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随你怎样解读:可以是“使人幸福的建筑”,也可以是“如何建筑幸福”.全书的字面书写,是关于“使人幸福的建筑”.不过掩卷之后回想,所有他写的关于建筑的准则,也可以用来做指导去建设幸福.尤其记得,他对美好的建筑的评价:无非是让我们感到具备了我们当前欠缺的美德的建筑.这就好像幸福,不过是我们当前欠缺而孜孜以求的具备了某种美德的生活.
大英帝国的绅士稳重在这书里一展无余,理性,不激情,但是言之有物,措辞之间,含蓄地表达着作者的喜好.秩序、平衡、优雅、协调以及自知之明,是德波顿所推崇的建筑的美德.如此看来,秩序、平衡、优雅、协调以及自知之明,也无疑是幸福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几个简简单单的词,在他笔下娓娓道来,用全世界的建筑作证,即便我觉得文字稍显啰嗦,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论证实在已经滴水不漏.豆瓣上有人认为翻译太差,我倒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虽然个别章节的句子有点拗口,总体说,翻译还算雅致.偶尔俏皮的文字,让人会心一笑,觉得这阅读,终于不至于太过沉闷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