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用现代的观点看待失街亭谁的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21:37:03
老师你好.我们刚学了.老师留了一个讨论题.就是"用现代的观点看待失街亭谁的错" 我认为是诸葛亮的错.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请老师帮忙讲讲.!
解题思路: 其实这一讨论题,更多的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要谈出自己的理由。至于“失街亭谁的错”的答案,到不是特别重要。给你几种观点,供你参考。谢谢!
解题过程:
失街亭,谁之过?
诸葛亮是集中国几千年智慧于一体的化身,可是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鲁迅先生曾认为《三国》“欲状诸葛而近妖”,我个人觉得如果没有这里的失街亭,他的批评是中肯的。可正是因其美中不足的一次失败(还没讨论是谁的错),他或许应该算是性情中人,而决不是什么妖怪了。
如果做比较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和理解,我们探讨失街亭的过失,当不应该简单化地归结为某一人身上。由此,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街亭之败,责任在马谡。
原文交代马谡三笑:第一,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第二,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还大谈兵法,谡曰:“汝莫乱道!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连丞相就不放在眼里了。第三,马谡在山上见之(司马懿夜探街亭),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马谡就是这样狂妄自大纸上谈兵并公然违令,命士兵在山上驻扎,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了全局被动。
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他派遣王平相助,而且还一再强调“下寨必当要道之处”。同时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东北有高翔,右有魏延,再加上赵云、邓芝的疑兵,如果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完全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可见,马谡罪孽不浅,他的狂妄和刚愎自用,不但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和生命,更重要的葬送了蜀方的大业。
其二,街亭之败,责任在孔明。
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我们考察马谡,他其实并非庸碌之辈。马谡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理论家。街亭征战之前,诸葛亮曾出兵南中,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决策,诸葛亮采纳并实施,取得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战果,达到了“南人不复反矣”的安定局面。诸葛亮北伐,他还运用了“反间计”,令司马懿解甲归田。同时,刘备也早已看出马谡志大才疏,临终前告诫诸葛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没有在意,仍付以前锋重任,致使街亭大败。
因此,诸葛亮的“失算”在于,没有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受命时流露的骄狂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
把一个不善于带兵打仗的人推到指挥一线,本身就是用人上的错误决策,作为点将的诸葛亮,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试想,假如诸葛亮能将马谡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当参谋,马谡不仅丢不掉性命,还定能为蜀汉天下贡献才力,从而名扬四海,光耀后人。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诸葛亮失察,失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了正确的决策,失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其三,从整个战略角度来讲,关键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诸葛亮此次北伐的战略错误。
蜀汉势弱,曹魏势强,诸葛亮战略上处于劣势,非用奇谋不能取势。如从魏延之议,以奇兵经子午谷突袭长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将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为诸葛亮战败)绝非诸葛亮对手(时司马懿赋闲苑城),则长安指日可下。本回第一段司马懿的评论可证这一观点:“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二出祁山的失败也证明此路不通(后北伐即不再走此道)。
“诸葛一生惟谨慎”,不使险招坐失良机,也只有“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一点题外话:
大错已经酿成,谁来为此买单?
马谡该死!
马谡用鲜血祭奠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马谡被砍头,是众人所望。他不死难以合情理,他不死难以明法度,他不死难以平民愤,因此,他别无选择,或者是孔明别无选择,虽然他有请战时的豪迈,赴死时的慷慨,更不说他曾为国做出过贡献。
孔明有罪!
孔明回蜀后自降三级,也为自己的失误承担了责任,看起来还有点义不容辞的味道。当然不可能杀“领导者”的头嘛,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曹操不是部下犯法杀头而自己犯法只割掉自己的头发吗?还说以发代首。
自古有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或者该说“领导犯错与部下同罪”,这其实都是逗你老百姓玩的。当然,一国不能没主,一个部门不能没有领导。
孔明不能与马谡同罪!
有趣的是,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件事。赤壁之战后,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曹操将死无葬身之地,可他偏偏就派了关羽守华容道,曹操跑了,也为自己放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关羽回家请罪,但孔明却不能杀他。
这里有另一段公案。因为,如果杀他于心不忍,如果杀他兄弟不答应,如果杀他士兵们更不答应,天下人都不会答应!为什么?
其一,关羽杀不得,因为他是忠义的化身。且不说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对他再厚都不忘千里寻主。更重要的是,此时面对敌人,而自己又明知放走曹操将有违军令,可他重情重义,感激曹操以前的不杀和知遇之恩,还是放了曹操一马,完全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正是因此,他不但不被人们所唾弃,反而更加受到人们的敬仰!
其二,曹操此时还不能死。北方的统一大业虽说已基本完成,但如果没有曹操,可能又会大乱。西凉马超不是惹急了就追得曹操割须让袍吗?而蜀汉南方根基不稳,怎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图霸天下。
其三,如果诸葛亮不派关羽而是张飞,显然历史还得重写!由此,诸葛亮成就了曹氏的家业,免除了北方人民的战争之苦,也成就了自己后来北伐的经典战例和智慧,更成就了关羽的忠义。
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智慧,或者是历史的智慧!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