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 书里有个“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8 17:32:58
作文 书里有个“我”,内容不能只简单的将“我”穿越进书中的某个角色。 老师指导一下怎么写,最好能来篇范文
解题思路: 从题目来看,“书”必须是具体的一本书,不能泛指,更不能是一篇文章。题中的“我”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应该用第一人称。从命题来看,这道作文题更加倡导“真”阅读,“真”写作,更加强调读书与自我的对话,要求读出自我,用我手写我心,要在具体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强烈共鸣,在读书中发现、认识并提升自我。以选择比较贴近生活和自我成长的材料进行写作,结合生活中读书的故事,将自己融入到书的世界里去,深入挖掘“我”在书中的意义。
解题过程:
书里有个“我”
  执着是一种磨练,一种境界,一种力量,一种催化剂。生活因执着而精彩,我因执着而美丽。
   ——题记
  执着是一种磨练
  执着可以磨练我的意志更加的顽强。就像王羲之在练字时,池塘里的那塘黑水;詹天佑在修铁路时,穿越八达岭的隧道;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手中的那根木棍;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桌上的那根钨丝;林肯在练习说话时,口中的石子;我在诗词朗诵比赛中,看手中的话筒。这些都是一种磨练,它更是一种是执着。
  执着是一种境界
  想要得到很高的境界,必须学会执着。登山队员在登珠穆朗玛峰时,登到顶峰时,当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一种境界;当叶诗文在游泳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登上领奖台时的自豪也是一种境界。
  执着是一种力量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不执着,哪有这种一泻千里的浩浩荡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要不执着,哪有这种傲气和骨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不执着,哪有这铁汉般的铮铮铁骨;要不执着,哪有我这种忘我的写作。
  执着是一种催化剂
  因为执着,才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执着,才有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神算诸葛亮;因为执着,才有施耐庵《水浒传》的梁山好汉;因为执着,才有吴承恩神话般的《西游记》。因为执着,才有我写的包含泪珠的《妈妈的眼光》。
  执着能让我更加美丽,执着能让生活更加精彩。愿执着永驻我心。
书里有个“我”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其中有一本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日形影相随,情深难离。它就是冰心的《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中都是一些短小却蕴含丰富的小诗。每一首都宛如夜幕中的繁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纯净。每当我捧起它时,感觉书中的情感就是我的情感,书中处处有我的影子,让我沉醉其中。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不仅是我的心声,也是普天下所有儿女的心声。“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诗人冰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是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只有母亲一个人照顾我。当黑夜来临时,总是她在我身边,为我驱赶恐惧;当我头疼发烧时,总是她背着我,送我去医院;当我受到委屈时,总是她安慰我,让我破涕为笑……时光黯淡了她的容颜,佝偻了她的腰身,唯有她对我的爱永远不变。母亲,我就是诗中的那只小鸟,天上的风雨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繁星·春水》不仅有我真实的情感体验,还像一面镜子,烛照、荡涤我的灵魂。
  
  当我受到老师表扬沾沾自喜时,当我站在领奖台上忘乎所以时,当同学向我请教问题我趾高气扬时,那几行哲理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让我一下子就脸红了。是的,我就是那朵孤芳自赏的小花,骄傲自大,心胸狭窄。感谢你——《繁星·春水》,是你让我知道:做人处世应当谦虚、坦荡。生命之花,总是在谦逊的心境中绚烂开放。一旦陷入孤芳自赏之中,就会枯萎凋谢。
  
  捧着它,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就会发现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我的真情实感,到处可见我的身影。读着它,我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神圣,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书里有个“我”
   “去,还是不去呢,去了,怕看见那些熟悉的同学,不去呢,又怕……”一大早,我就坐在床上犹豫了起来。昨天下午,我在去操场的路上,被人拽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好朋友——晓敏,她神秘地对我说,今天是她的生日,晚上有几个朋友在一起聚聚,希望我能去。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学校。上午,第四节是语文阅读课。老师照例把我们带到阅览室看书,今天轮到看《巴黎圣母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翻开了小说:迎接我的是爱斯梅拉达和她那只可爱的小羊,引我进入一个欢快的场面。接着,出现在我面前的是那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还有丑陋的加西莫多,文中这样描述他: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这时,我的心不由被刺痛了,这描述的何尝不是我呢?我,皮肤黝黑,身材短小、肥胖,长着一张不太讨人喜爱的脸。因此,我很自卑,就怕听到“丑陋”两字,于是我把自己严密地“包裹”了起来……
  
  如此丑陋的他会和我一样吗?我带着同病相怜的心情继续往下读了起来:他勇敢,他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他智慧,他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他纯洁,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如同守护珍宝一样守护着爱斯梅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加西莫多,你比我强多了,你虽然外表丑陋,内心却是勇敢、高尚的。”我不由得对加西莫多多了一份钦佩。
  
  下课了,合上书本,加西莫多这个人物却在我眼前不断闪现。他的爱,他的善良、勇敢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身上都各有缺陷,如果因此把自己的心囚禁起来,就会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相反,如果能开阔自己的胸襟,像加西莫多那样去对待他人和生活,那么心田上一定会氤氲着芬芳的花香。
  
  晚上,我穿着校服参加了晓敏的生日聚会。
  

书里有个“我”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双脚,一条路,一个远方。
  在流转飞扬的文字中,寻得一方净土,栖息情感,微闭双眸,畅游朱自清构筑的一片繁华,寻得共鸣,无畏无惧。
  岁月匆匆,日子就这样流水般奔腾而去。《匆匆》中提到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者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他不仅自我反问:“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下些什么痕迹?”我愕然,对啊,正如他所说的,赤裸裸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
  每每看到他如此反问我,我总能陷入一片寂静的沉默之中,无以自拔。他的思索何尝又不是我的。十几年来,我如同在沙地上行走,云淡风轻,没有什么足迹。春去春又来,花落花会再开,时间就是生命每次的轮回。
  他的《背影》众所周知,父亲微胖而蹒跚的背影穿越时空成了父爱的经典,那背影不高大,不挺拔,是在生活重压下渐渐衰老的父亲的背影。每当“目睹”爬月台的那一幕,我总是头涔涔而泪潸潸。
  仿佛那便是我的父亲,而我便是那个远去的孩子。
  依然记得刚上高中时与父亲离别的场面,他将我送上公交车,千叮咛,万嘱咐,直到车子开走时,他才不舍地离去。我回眸,一个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远方。
  从未见到如此深情而留恋的父亲。在我脑海中父亲总是用铁甲做外衣,用刺刀当武器,用最冷漠的外表来掩饰,眼测不出深度,心望不穿浮沉。然而,在离别时刻,他那铁甲、刺刀已被融化……
  我被朱自清细腻的文笔、独特的视角深深吸引,依他的文章而行,总能寻到一个自己的影子。
  他的文字感人肺腑,征服了我。他的书中有一个袒露心事,领略生命的快意的我。
书里有个“我”
手捧《红楼梦》,看着封面的林黛玉扶着一柄花锄,独自伫立于秋风中,望着飘零的残花伤心,我心里漾起一阵不平:胸怀锦绣才华的不凡女子,为何要在大观园姐妹的笑声中独自掩泣呢!听说郭宝昌导演拍电视剧《红楼丫头》,我灵机一动:书里有个“我”——黛玉身边的一个丫头,一定要给黛玉设好多目标,重新画像,使她比原著中更完美。
  镜头一:我要给她定个健身的目标。黛玉太瘦了,一袭青纱更使她显得像赵飞燕一般似欲凌空而起。虽说大观园里既没有哑铃,也没有跑步机,可黛玉可以学踢毽子,紫鹃的手那么巧,做毽子肯定不成问题;可以常去拜妙玉,因为妙玉的道观在半山腰,爬爬山也是有好处的。一天踢三次毽子:早、中、晚;一星期登三次山;一、三、五。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也可以使皮肤红润有光泽。我这个小丫头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有点激动。
  镜头二:黛玉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太爱伤心。宝玉访宝钗,众姐妹小声议论,她都放在心上。这样压力太大了,孰不知她的肺病也和这有不小的关系。温书迎考时,老师教我们可以转移视线来缓解压力,黛玉何不也借鉴一番:宝玉访谁、夸谁都随他,你则弹弹琴,也学学水仙顾影自怜,欣赏自己;姐妹们要议论也随她们,你在一旁吟诗,不知能收到多少羡慕的眼光;孤独时看看池中嬉戏的鱼儿,伤心时去找找园了里有没有新开的花儿。我这个小丫头希望黛玉别再伤心,否则可惜了满腹诗书,可惜了身子,可惜了与宝玉抗击封建礼教的伟大爱情。
  镜头三:虽然从黛玉刚进大观园一幕看出她做人做得小心,“不愿多说一句话,不愿多走一步路”,但是不知是自己的禀性所致还是因他人妒忌,总没有多少知心姐妹。我建议黛玉应多和大家聊聊,大家看戏就跟着去,姨妈请客也不要推辞。我这个小丫头相信黛玉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成为真正的“女主角”。
  走进《红楼梦》,书里有个“我”,奇思怪想了这么多,追求健康,回避伤心,搞好人际关系,我不禁有些惊诧自己的想象力。往镜子前一站,我恍然大悟:原来,书中的新黛玉就在镜子里面!
书里有个“我”
有人说,读书就像照镜子。如果说镜子可以映射出我们的外表,那书便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内在,包括我们的思想、精神等等所有的一切。在书的面前,我们似乎变得透明,变得一清二楚。在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书里有个“我”,会读书的人就比别人更能认清自己,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说,我们读书是为了增长学问,提高修养,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但是多少人在读书过程中意识到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们往往能从书中看得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但似乎在平时并没有发现。人总是更擅长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时书便充当一面镜子,把你自己和别人都完完全全地反射出来,让你在评价别人的时候也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书山客观,但也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再怎么离奇,再怎么变化,它都脱离不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书里有个“他”,倒不如说书里有个“我”;我们在读别人,其实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影子。
  读书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将来取得什么学位,找份什么好工作而去读,而是要为了自己的人生而读。我想人生不应该只包括学位和工作这两样东西吧!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而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最好的工具——书。当然,要从书中认识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的读书应该是一个思考、探索、得道的过程。光是一目十行地读是一点收获也不会有的。会读书的人就能与智者为伍,会读书的人便能对自己的人生深层次的认识与诠释,会读书的人一定能把自己完善得更好。只有为一种崇高目标而读书才是最有意义的读书,最有价值的读书,最有效的读书,这样读书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挖掘自己,修正自己。
  读书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使人生变得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是在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读书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读书就是读自己,读出书里有个“我”。
书里有个“我”
人生之路,曲折而又漫长,而在这漫漫人生路上,人们稍不注意,便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偶然间走进《中外经典名言》这本书,书中“人生如同一个坐标系,无论你是谁,总有一个点与你相对应”这句话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并萌发了做回自我的念头。
  刚迈进初中大门时,走进《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心中很是激动,并立志要做她那样的人。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与周公相遇的时间还不到6小时,我还借阅了大量的英语书籍,以为这样就大功告成。谁知不到两天,便觉得身心疲乏,难堪重负,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后来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睡眼朦胧,懒散乏力,于是恍然大悟:这不是我自己。
  读初二时,我试着从书中找回真正的我,偏偏就在正要找到之时,又给迷失了。此事源于同桌那几本韩寒的书。当时的我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便东买西借弄回了他的几本书。“啃”了几篇文章,这才明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怎么一回事。看完他的书后深受其影响,甚至文风都受到感染,开始拼命玩弄文字。谁知到后来却被文字所玩弄,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今反复品读,才发现不但没学像,连自己的个性也丢掉了。这时又终于明白:这不是我自己。
  这两次“书中有个‘我’”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读书固然重要,但真心读书,读出自我更重要。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读了许多书,但又始终坚持自我,才迈向成功的彼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维持两千年之后,最终被伽利略的自信所击垮;“地心说”统治达数百年之久,而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还有牛顿所开创的物理时代新纪元,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众多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定前人的学说,真心读书,坚持自我而创造出来的壮举。
我酷爱读书,更喜欢书里有个“自我”,在浩瀚的书海中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书里有个“我”  
  境明,千里皆明。
  
  林清玄的文字一如他的名,仿佛是幽静山寺中静静流淌的清冽的泉水。掬一捧喝下,澄澈了肺腑。
    喜爱偷懒的人大抵是这样的,在某个假日的午后,随意翻动珍爱的书。抚摸它泛黄褶皱的封面,嗅着油墨的香气,摘录一段钟爱的文字。直到心灵与书本契合,才停下这一次愉悦的旅程。
  我与林清玄相距几十载的年华。他说他早已经过了在桥上看风景的年纪,而我却在执着地寻着自己的风景,在学业与家庭琐事间兜兜转转,不觉已深陷其中,迷失了方向他的书里回荡着晨钟暮鼓,浸润着微小而又细致的禅理,微未间见证人生的痕迹。得意时,我读着它,它能给予我喧闹后的冷清,让心情沉淀,变得更加醇厚;失意时,我读着它,它能向我展示另一番宽广的天地,带来心灵的抚慰。
   偶然,读到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日本的神童鼓与山寺中的暮鼓。
    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表演艺术名为神童鼓,是一名灵秀的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的力量与技巧,完成一项人力之高峰的表演。场面自然是极其壮观与震撼的。而山寺中的比丘尼则是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则挥动手中的鼓,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表演艺术名为神童鼓,是一名灵秀的少年在一面大鼓前用尽全身的力量与技巧,完成一项人力之高峰的表演。场面自然是极其壮观与震撼的。而山寺中的比丘尼则是静静地站在一面大鼓前,时间一到,则挥动手中的鼓,一下又一下地敲击在鼓面上,她神情安详,泰然自若,好像融入了这山寺中,而手中的不过是最自然的动作。“咚——咚——”整整一百二十下,瘦小的比丘尼这才放回鼓,再悠然自得地离去。山寺中的暮鼓或许没有神童鼓稍逊一筹的原因了。
   合上书本,我不禁苦笑,自己不就是那名鼓童吗,努力用尽所有去攀及心中那个高峰,却不知是将自己永远地困在那里,寻不到出路。倒不如将心放宽广一些,平淡一些,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然,岁月流转。我依然站在桥上看风景,携着那本书,书里那个小小的“我”已在敲着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