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陶渊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9 01:56:52
学了《归去来兮辞》后 想象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 不少于400字
解题思路: 根据陶诗联想归隐后的生活情景。根据资料提供三段情景,希望对你有帮助。
解题过程:
田间耕作非常辛苦劳累,但辛劳中也有悠闲。在一个春风骀荡的日子,陶渊明带着几个儿子,还有陶敬远的孩子们,去爬山踏青,欣赏家乡明媚的春光。(“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陶渊明记得南山的半山腰里住着一家猎户,他少年时曾经去过那里,跟猎户的儿子交上了朋友。何不趁此机会拜访一下呢?能够和儿时的小伙伴重逢,实在是一件赏心乐事。想一想他也应该是须发斑白的人了……一路上陶渊明兴高采烈地向孩子们讲述猎户一家人的殷勤好客,讲述在他家吃到的野味喝过的山泉,也讲述自己和儿时的这位伙伴在山林间嬉戏玩耍的趣事……但越往前走,路上的荆棘和杂草越厚,终于看不出路的痕迹。陶渊明记得猎户一家还在前面,他心中有了不祥的预感:这条路似乎好久没有人行走了,不然荆棘和杂草不会这么厚……看来要扑空了。反正已经走到了这里,还是上前去看个明白,他让孩子们劈开荆棘杂草,继续前进……果然,再往前走了没多远,出现了一片废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在断壁残垣间可以看出水井和灶台的痕迹,废墟前还有几株残桑朽竹。是的,是这里,这些遗迹都和陶渊明记忆中的情景相符,能勾起他更多的回忆……房屋都成了废墟,树木都已经衰朽,人呢?是不是搬家了……这时过来了一个上山砍柴的樵夫,陶渊明急忙上前打听,这一家人搬迁到那里去了。樵夫摇头叹息,告诉他们这一家人都已经死了(“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三十年后回来,沧海桑田,故人已去,留在陶渊明心中的,只有绵绵的思念和美好的回忆。他不由在诗中感叹:“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啊,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大梦,最终都要回归到空虚寂寞的死亡中。何必为朋友的去世悲伤不已呢?他只不过比自己先走了一步。满怀着惆怅悲伤,陶渊明下山回家。上山时兴致勃勃,根本不觉得山路艰险,下山时才体会到崎岖难行,只好砍下一根树枝权充拐杖。正累得腰酸背痛骨软筋麻的时候,忽然听到流水潺潺,转过那一片林子,眼前是一条清澈透亮的山涧。陶渊明高兴坏了,急忙招呼孩子们一起来到涧边,脱下草鞋,将磨起了水泡的双脚放到山泉中浸泡,顿时浑身都清凉舒畅(“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陶渊明是个性情中人,把亲情友情看得很重,绝不离群索居。他在诗中虽然说“门虽设而常关”,“白日掩荆扉”,但他的家门只对那些热衷于升官发财结党营私的俗人关闭,对知心的朋友和邻里的农民则是敞开的。不仅敞开大门,还经常把他们请到家中做客,没有一点名士架子。在当时门阀森严的世族社会里,陶渊明能这样对待普通的农民,实在难能可贵。对于一个靠门第爵位博取功名的世族子弟,这样做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陶渊明,这一切都很自然,因为他在骨子里就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农民。他热爱故乡,热爱家园,热爱土地,也热爱生活,所以他虽然下定决心隐居躬耕,却对当时王公贵族和清流名士们趋之若骛的玄学佛法,始终敬而远之。紧张劳碌的春天过去了,新开辟出来的田野,已经是一片葱绿。陶渊明终于有了闲暇。在这个夏天他读了不少书,最喜欢读的是《穆天子传》和《山海经》,还把读后感写成了十三首诗,就是《读〈山海经〉十三首》。“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陶渊明的庭院里环屋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树木,到了夏天枝叶扶疏浓荫匝地,使整个院子都清凉舒爽。许多鸟儿都到枝叶间呼朋引伴,在屋檐下喧闹嬉戏,让陶渊明心中喜悦。“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春耕已经结束,该种的都种下去了,我可以回到家中读点书了。大热天的少有人来窜门,我家的巷子也深,朋友们想来一趟也不容易。这个时节不读点书干什么呢?“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高高兴兴地斟上一杯酒,品尝着从自家后园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小日子过得多么舒心惬意。最好是东方的浮云经过时再洒下一阵小雨,把我园子里的草木和蔬菜,都浇得绿油油的爱煞人。雨过天晴就有微风吹拂到身上,像无数只无形的小手在挠你的痒痒肉,浑身上下都舒服熨贴。“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搬一把胡床到门前的屋檐柳荫下,斜躺着身子读《穆天子传》,读《山海经》,俯仰之间就可以在宇宙中遨游几个来回,想不快乐只怕也没有办法……
陶渊明读书,从不正襟危坐、横批竖点,他总是半躺着身子,随手翻开哪里就读哪里,读累了就搁下,只用来遣兴抒怀,决不拿书本伤脑筋。但他那颗敏感的诗人的心灵又很容易沉浸到书卷的情境中去,常常读着读着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会心的微笑,也经常有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时候。一部《山海经》陪伴他度过了整个夏天,有多少次,他读着读着脑袋一歪就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飘飘忽忽飞升到书中记载的琼山仙岛之上,无数奇花异树、奇禽异兽、奇珍异宝都来到眼前,书中的神仙鬼怪也都和他交上了朋友……王母娘娘头戴太真晨婴之冠,脚穿玄玉凤文之履,驾着紫云车来邀请我。她看上去只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美艳少妇,谁能知道她到底有多少岁呢?(“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我以为她要带我去玉山,可她却带我去了昆仑墟,又去了昆仑丘,又去了弇山,又去了墉城,原来她在这些地方都有殿宇,并没有固定的居所。最后我们来到瑶池,当年驾着八匹骏马周游寰宇的穆天子,就是在这里为王母娘娘高唱着新编的歌谣(“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一路上那三只羽毛鲜丽的青鸟往返飞翔,给我们送来山珍海味、琼浆玉液,一直要等到晚上,它们才能飞回到三危山去休息。(“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王母问我到底想品尝什么,我对她说,我并不要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只要活在世上的时候能够有酒喝,就心满意足了(“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这一路上我真是见识不少,我看到王母娘娘的老公玉皇大帝居住的玄圃,玄圃是在槐江岭上,山南可以望见昆仑山,昆仑山火光熊熊,气势磅礴。高高矗立的琅玕树光彩夺目,照彻寰宇,清澈的瑶池之水从山下潺潺流过(“迢递槐江岭,是谓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我也见到了生长在密山南面的丹木,开的是黄花,结的是红果,吃了能延年益寿。丹水中的美玉是白色的乳汁凝成,凝固后就成了上好的瑾瑜,发出奇光异彩,不仅被世上的君子当作珍宝,就连轩辕黄帝都爱不释手(“丹木生何许?乃在密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辞别了王母娘娘我一个人在天宇中游荡,忽然想起来去拜访太阳。我来到太阳升起的无皋山,见到了扶桑树,却没见到太阳。那扶桑树长几千长,粗二十围,两两同根生,互相依偎,真让人流连。我又到了大荒之中,大荒山上也有棵扶桑树,那座山的山谷叫汤谷,汤谷里也有棵扶桑树,据说一个太阳刚刚回到山谷,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桑树上升起,都由三只脚爪的神鸦驮着。但我去的时候很不凑巧,一个太阳也没有见到……(“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旸谷。”)我又跑到东海之外的羲和之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她就是太阳的母亲,一共生了十个太阳。我去的时候看到羲和正在丹池里给太阳洗澡呢,太阳邀请我也到丹池里泡一泡,我怕被他烫着,没有答应(“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回来的时候我又去了赤水,在那里见到了三珠树。他们的枝干就像柏树,只是没有叶子,枝条上都生长着耀眼夺目的珍珠。我又去了桂林,桂林只是由八棵大树组成,却一眼望不到边际(“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我还到了有至之国,那里的百姓不用纺纱织布却有衣服穿,不用耕田稼穑却有粮食吃,那里有鸾鸟自由地歌唱,有凤鸟自在地舞蹈,百兽都和平共处,彼此亲善(“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我还去了赤泉和员丘,据说那里有不老泉、不死树,但我并没有多作流连。自古以来有生就有死,为什么人偏偏要万寿无疆?既不死也不老,就那么平平常常地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如果真有无尽的岁月,我也只想着和日月星辰一起在宇宙里翱翔,生或者死都无所谓(“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死,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陶渊明从梦中醒来,张开双臂舞动了几下,才明白自己飞不起来……书已经掉到了地上。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