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历史求解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8/28 14:46:39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①中央集权制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治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题思路: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题过程: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田亩收税,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原有的经济秩序遭到很大破坏。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最终答案:答案D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考查内容涉及战国到西汉中期思想界格局发生重 大变化的原因。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即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大一统”局面形成。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①②③都是符合题干要求的,④较易排除,如果④表述正确的话,也就不用“罢黜百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