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23:13:04
《隆中对》与《进诸葛亮集表》两文都刻画了同一个人物“诸葛亮”,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两段文章刻画的诸葛亮形象的异同
解题思路: 详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这两篇文章都刻画一个淡泊名利,志趣高洁的人,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躬耕于野,不求闻达。”但描写方法不同,《隆中对》运用正侧面相结合手法。“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是正面描写。“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以下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躬耕是表面现象,自比管仲、乐毅才是诸葛亮的真正抱负,然而“时人莫之许也”。这就从侧面否定了正面。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然后,借徐庶的口进一步肯定诸葛亮为“卧龙”,再次侧面肯定了正面。可是刘备却说:“君与俱来。”可见,刘备还是不以为然,又从侧面否定了正面。徐庶却说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只能“就见”,不能“屈致”,则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 《进诸葛亮集表》只运用正面描写。
《进诸葛亮集表》着重刻画诸葛亮的治国才能。称颂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并说:“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隆中对》着重刻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实际出发,为刘备提出了从荆、益两路出兵,北定中原的最佳战略选择。从战略思想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能不说诸葛亮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军事家。所谓战略问题、战略方针、战略思想,简单地说,就是政治需要与形势变化的辩证统一。这个问题,在《隆中对》中,我们从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给刘备所提出的战略选择等方面就看得很清楚。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这两篇文章都刻画一个淡泊名利,志趣高洁的人,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如“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躬耕于野,不求闻达。”但描写方法不同,《隆中对》运用正侧面相结合手法。“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这是正面描写。“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为全文的纲,以下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躬耕是表面现象,自比管仲、乐毅才是诸葛亮的真正抱负,然而“时人莫之许也”。这就从侧面否定了正面。但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徐庶却“谓为信然”,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然后,借徐庶的口进一步肯定诸葛亮为“卧龙”,再次侧面肯定了正面。可是刘备却说:“君与俱来。”可见,刘备还是不以为然,又从侧面否定了正面。徐庶却说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只能“就见”,不能“屈致”,则又从侧面肯定了正面。 《进诸葛亮集表》只运用正面描写。
《进诸葛亮集表》着重刻画诸葛亮的治国才能。称颂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并说:“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隆中对》着重刻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实际出发,为刘备提出了从荆、益两路出兵,北定中原的最佳战略选择。从战略思想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不能不说诸葛亮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军事家。所谓战略问题、战略方针、战略思想,简单地说,就是政治需要与形势变化的辩证统一。这个问题,在《隆中对》中,我们从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给刘备所提出的战略选择等方面就看得很清楚。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