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老师要求说出 屈原 李白 范仲淹 杜甫 这4个诗人的区别在哪`谁能告诉我一下`明天要教了!!速度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8/31 18:56:52
老师要求说出 屈原 李白 范仲淹 杜甫 这4个诗人的区别在哪`谁能告诉我一下`明天要教了!!速度啊!!!
把他们4个人的一些思想上的不同和个方面的差异给我说说`谢谢了
详细点 能有一侄二小段就好了。不要太少 不要太多``
简而精练就好~~~谢谢!!!!!!!全给你们了`我的积分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所处背景,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屈原的诗雄健高峻,范仲淹的苍凉悲壮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又往往是命题点。
屈原的生活年代,正处于战国中后期激烈的争夺时期,故其思想与庄子一样,亦铸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一,屈原生活的楚怀、顷襄王两代,正逢楚国由盛而衰的时期,国内矛盾重重,国外问题尖锐复杂,而国际形势总的趋势,则由大国纷争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这一特定的环境,对一个有深邃目光和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思想家来说,必须作出回答。其二,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经过长期的相互辩难和相互吸收的过程,在文化思想上亦渐呈融合与总结之势,故屈原的思想纷呈异彩,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表现了其兼收并蓄、博大宽阔的胸怀。
李白拥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却不得以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李白的一生为理想而奋斗却败得一次比一次惨。他志在安社稷,济苍生,而玄宗却需要歌功讼德,点缀升平;他致力于勘乱杀敌,而肃宗却专心于剪除异己。他在诗中愤怒地抗议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和扼杀。李白刚正不阿,愿曲意逢迎,不屑于与世俗沉沦,卑视庸才权贵的权要。
范仲淹的幼年经历了诸多悲苦与不幸。他幼年丧父,不得不随改嫁的母亲远赴异乡。不仅在生活上遭受磨难和凄苦,在精神上也饱尝压抑与屈辱的滋味。正是这样屈辱而不幸的身世和经历,使范仲淹从小就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腐败及底层民众的苦难与不平。一旦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思想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范仲淹的公心和社会责任感,萌发于较早的时期。他早年曾祈祷神灵,但愿从事两种职业:一作宰相,二当良医。他解释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能改斋漫录》卷13)范仲淹从小就接触社会底层生活,形成了对贫苦大众极大的同情心。因此,渐渐长大的范仲淹,不愿与继父家的朱氏兄弟为伍,却将周围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视为密友,这就更多地接触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当时,地处黄河三角洲的长山县,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一旦遇上水旱蝗灾年景,本来就不宽裕的百姓更是朝不保夕,生活难以为继。这些苦难的社会图景对一个尚未成熟、还没有走上社会的青年人,无疑是一个活生生的深刻教育。生活在这一社会环境下,范仲淹从小养成了“不苟言笑、善于思考的习惯”,他对周围发生的一切特别是对变化动荡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反思和考虑。而当他出仕为官直接面对这些悲惨现实时,就不得不努力探索解决的良方。 邹平的水土养育了他,这里的文化熏染了他。因而可以说,黄河三角洲是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孕育形成的最原始的土壤。反过来,范仲淹的忧乐观,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后来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杜甫: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生于大唐开元盛世。他不仅拥有盛唐文人所具备的激情、宏伟气魄和时代责任感,而且,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比同时期的文人更多、更深。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即辅佐君主,救济天下,使尧舜时代的清明之治在当世重现。但坎坷的人生和动乱的时代,使他长期沦落社会下层,因而逐渐走向人民,成为一位替黎民百姓呼喊的伟大诗人。杜甫的爱国思想和忠君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古代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君与国原本难以割裂。早年杜甫曾用「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来比喻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如同葵菜和豆叶天性向阳,不能改变。愿意用自己的心血作为供养国家祥瑞的醴泉,为国家中兴、解救苍生,诗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虽然杜甫一生潦倒,但始终执著于关怀现实政治,思考关于国家命运的大问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念念不忘的还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现实。可见杜甫对国家、人民的强烈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