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希望有初中文言文全部原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03:53:12
希望有初中文言文全部原文
31.王安石伤仲永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参考译文】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作诗,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32.李存审出镞教子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参考译文】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33.孙膑脱险
【原文】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参考译文】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
34.陶母责子退鲊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参考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
35.画鬼最易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 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参考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36.陆游家训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37.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38.曾子杀猪明不欺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39.子路受教
子路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应该能有好的才能.」.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40.孔子因材施教
子路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世’;冉求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您却说‘听到什么就 行动起来’.我不理解您为什么这样,所以冒昧地请教.”孔子说 “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勇进;仲由平时好勇过人,所 以我让他谦退.”
41.【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我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参考译文】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责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负得起责任的.”
42.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原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43.陈万年父子
【原文】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参考译文】陈万年字幼公,是沛郡湘人.他擅长讨好别人,用尽全部家产去讨好远戚许、史家,特别是乐陵侯 史高. 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字子康,十八岁,凭借陈万年做了侍郎.他资质与众不同,性子比较直,而且敢于说话.多次上书论及国事,讽刺皇帝身边的近臣.这样的书奏大概上了数十次,结果被贬为左曹.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44.钱大昕观弈
【原文】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45.王荆公旁听文史
【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辨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日:“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渐俯而去.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的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46.大树将军冯异
【原文】(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没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47.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48.曾参不受鲁君邑
【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善,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49.贤妻桓少君
【原文】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汉代贵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长衫),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50.魏徵论自制
【原文】 (唐)太宗问魏徵:“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徵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唐太宗问魏征说:“观察近来和古代的帝王,有传承帝位十代的,有传承帝位一两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怀忧虑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抚慰养育人民不能得到适当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产生骄傲懈怠的情绪,高兴愤怒超过了限度,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超过限度了),您可以为我说出这个情况,(我)应当把您的话当作准则.”魏征回答说:“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圣贤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圣贤之人能够克制它,不让它超过限度,普通人放纵它,(喜爱欲望高兴愤怒的情绪)多到失去适当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克制,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那么千秋万世就永远仰赖您了.”
51.吕蒙正不记人过
【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的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52.石勒不计前嫌
【原文】
后赵王勒悉召武乡耆旧诣襄国,与之共坐欢饮.初,勒微时,与李阳邻居,数争沤麻池相殴,阳由是独不敢来.勒曰:“阳,壮士也;沤麻,布衣之恨.孤芳兼容天下,岂仇匹夫乎!”遽召与饮,引阳臂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拜参军都尉.
后赵王石勒请武乡有声望的老友前往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同他们一起欢会饮酒.当初,石勒出身贫贱,与李阳是邻居,多次为争夺沤麻池而相互殴打,所以只有李阳一个人不敢来.石勒说:“李阳是个壮士,争沤麻池一事,那是我当平民百姓时结下的怨恨.我现在广纳人才,怎么能对一个普通百姓记恨呢?”于是急速传召李阳,同他一起饮酒,还拉着他的臂膀开玩笑说:“我从前挨够你的拳头,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随后任命李阳做参军都尉.
53.韩信袴下受辱
【原文】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企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大了,喜欢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54.世评华歆王朝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55.周处改过自新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周处年少时,为人蛮横强悍,打架斗欧,为当地一大祸害.此外,义兴水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百姓将他们并称为“三害”,三害当中属周处最为厉害.于是有人便问周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去杀死猛虎蛟龙,证明一下你的实力呢?实际上是希望三害相拼,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听后立即上山击毙了猛虎,又跳入水中与蛟龙搏斗,蛟在水中或浮或没,漂流出数十里远.经过三天三夜,百姓们都以为蛟龙和周处一并死了,纷纷出来庆祝.结果周处杀死蛟龙,提着它的脑袋从岸边爬起.闻听乡人以为自己已死,表示庆贺的事,才知实际上大家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不禁满面泪流,萌生悔改之意.遂往吴郡寻找陆机、陆云这两位当时东吴的名士.恰巧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周处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想改正错误,可岁月皆已荒废了,怕最终没有什么成就可言.”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上明白了道理,晚上死去也便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并努力去做,又何必担忧好名声得不到传扬呢?”周处听后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代忠臣孝子.
56.宣王好射
【原文】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3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拿给左右的大臣看,个个装模作样地接过来试一试,大家在故意把弓拉开一半,便故作惊讶地说:“要拉开这弓的气力不少于九石啊,不是大王又有谁能用这么强的弓呢!”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 然而,齐宣王使用的力气不过三石,可是他却一辈子以为是用九石.三石是真实的,九石是徒有其名,齐宣王只图虚名却不顾实际.
57.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原文】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争着打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当时年成不好,民众没有收成,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陈寔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正色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惊,从房梁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诚恳认罪.陈寔慢慢告诉他说:“看你的长相,也不像个坏人,应该深自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这种行为当是由贫困所致.”结果还赠送二匹绢给小偷.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