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屈原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08:57:40
如何理解屈原的
找了一下~这个应该是最全面的
一、水神祭祀仪式酿成意境的扑朔迷离
《湘夫人》所描述的神的爱情故事,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行为、情节,一切都呈现出朦朦胧胧、游移不定、似有若无、似花非花的状态,从而造成了整个意境虚幻难实的扑朔迷离之美.究其成因,恐怕是由于故事的基本构架、环节、氛围,脱胎与当时水神祭祀仪式的缘故.
据专家考证,上古祭祷山川神,主要采取“望祭”、“追踪祭祀”的方式.神不可见,无以出场,只能假设在某方某地,然后“望而祭之”、“追而祭之”.祭祀的主角是巫师,一切仪式活动都由巫师或者由他们伴演的某种角色来表述导演串连.经屈原改写后的《湘夫人》,保留了这一基本框架,由于巫师变为湘君,于是整个过程也就演化为湘君追寻湘夫人的爱情故事.
上古楚地的巫祝文化昌盛,祭祀仪式相当隆重.水神追踪祭祀有一个基本程式,大致包括降神、迎神、留神、送神四个环节.在《湘夫人》中,这四个环节的遗痕仍然清晰可见.诗作第一句即点明湘夫人“降”在北面的小岛上,显然是降神环节的缩影.第二段反复抒写了湘君凝望追寻湘夫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无疑是对迎神活动的爱情化演绎.第三段铺陈布置新房迎接宾客的情景,留神之意十分明显.留神环节也有人称之为娱神(神高兴了方能多赐福),诗中物色的华美和情调的欢快,也正是“娱”的体现.最后一段时写送神场景.将贴身衣物抛入江中,使当时祭祀中向神传达真诚的习俗,而屈原拿来表现爱情的真挚,也是贴切不过.总之,屈原依据虚幻的祭神环节来演绎爱情故事,其情景的扑朔迷离也就随之而来.
祭祀仪式的场面相当热闹,一般是音乐、唱歌、舞蹈、说白、表演交错进行.歌舞则有独唱独舞、对唱对舞、群唱群舞等.祭祀乐歌的唱辞,当时肯定是有种种分别的,只是现在已无从考证.就《湘夫人》来看,有人认为“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捐余袂兮江中”等句,似乎是巫师扮演的湘君自表心情的独唱,而“?兮秋风”两句,“鸟何”、“罾何”、“糜何”、“蛟何”四句等,则应当是渲染情致和气氛的合唱.这是依据现代的个人猜测,看来或有道理,但也无法征信.由此可以意识到:只要对上古祭祀仪式还缺乏具体而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对《湘夫人》等诗歌的段落层次做出确切无疑的定论.
意境的扑朔迷离,使一种应当肯定的艺术审美特征,因为它总是与诗意的丰富多藏、与读者的审美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
二、杂而不乱、多而能一的建构匠心
《湘夫人》的意境空间相当丰富深厚.就整体来说,它包含水神祭祀仪式、神的爱情生活、现实人生境遇和屈原的情感寄托四大方面;就湘君形象来说,又有行为、心理、感情和愿望等几个层次;而这一切,又都是一个不断推移、不断变化的过程.怎样才能把这诸多方面、诸多层次浓缩为一个杂而不乱、多而能一的和谐统一题呢?这就是《湘夫人》的整体建构匠心所在.这匠心,主要体现为如下三点.
其一是精心设置了一个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诗中说湘夫人曾召唤湘君“腾驾偕逝”,这一预约情节,在被祭之神不可能出场的祭祀仪式中,肯定是不存在的,因而只能把它看作是屈原为了突出爱情主题而有意做出的假设.显然,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假设,才有了湘君按期赴约而不遇的事态骤变,才造成他一瓢冷水泼灭兴奋之火的心情突转,也才开启了他一系列急切追寻行为的闸门.由此可见,作品一开篇就点明:湘夫人降落在只能隔水相望的“北渚”,而不是湘君所在的约会地点,就是为了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心情一上来就进入这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就是要把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生活收拢到这一特定的情景中来展现,就是要在期约难遇后的短暂时间内浓缩湘君对真挚爱情漫长而执著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作者要在假设的特定情景中来完成他所要描述和表现的一切.这样的精心构思,无疑收到了使情节更集中、紧凑,使情节更强烈、浓郁的艺术效果.
其二是以心理活动串连行为描述.怎样才能集中而紧凑地将湘君爱恋行为浓缩到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呢?作者抓住了当时湘君急遽变化着的心理活动.这急遽变化着的心理活动,既是湘君种种行为的动机,又是作者用来依次串连这些行为的线索.当湘君看到“帝子降兮北渚”时,第一反应是登高企望和耐心等待,于是有了“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的行为;等到夜幕降临,他意识到希望落空,于是有了“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的懊恼比况,并从眼前的失落自然地进入对往昔种种机遇的回想,于是又有了对因“未敢言”而机遇错失的无限追悔;在追悔中,他的心飞向了湘夫人经常出没的沅江、醴水,于是有了“荒忽兮远望”,而在远望中又升起一线希望,于是又果断地采取了“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的追寻行动;在追寻中,似有若无的希望,使他产生了“闻佳人兮召予”的幻觉,于是顺着“将腾驾兮偕逝”的假想思路,他又走进布置新房、迎娶新娘的虚拟空间,尽情地宣泄了一直积压在心头的美好理想;待感情得以宣泄,心情趋于平静,于是就有了诗作收结处湘君“聊逍遥兮容与”的旷达自处心态.这就是全诗心理活动与人物行为交互推进的大致过程.由于心理活动不受时空的局限,因而它的触角能够在眼前情景与往昔记忆之间自由穿梭,能够在现实遭遇与理想境界之间尽情往来,从而使全诗的整个意境天地,既超乎期约难遇的象外,又落于期约难遇的环中,放得开,收得住,放收自然,开合自如.
其三是以情感流动为融贯全诗的内在命脉.一般说来,诗歌意境的表层是一系列景物人事,内里是推动景物人事转换的心理活动,而与心理活动相伴并行的,则是一条起伏变化的情感流程.《湘夫人》内在情感的流动变化,大致有六个主要环节;起点是赴约不遇,眼见湘夫人降落在别处,愁情骤然而生;二是等待落空,心态失落至极,情绪十分懊恼;三是回首往事,痛感错失良机,内心追悔莫及;四是反复追寻,不见踪影,错觉连连,神志不免恍恍惚惚;五是痛极而反.恍惚中生发白日梦,理想绚烂,兴奋异常;结末是激情宣泄后心态的无奈自旷,表面暂时平静中似乎孕育着新一轮的更大冲动.这六个环节的连绵生发,是一个既起伏跌宕而又合乎情感发展规律的流程.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的表现内容,更是诗歌的内在结构命脉.“诗缘情”,“缘”字最得要领.
三、借景抒情的三种范例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抒情手段,这一传统是由《诗经》、《楚辞》奠定的.在这方面《湘夫人》提供了三种范例,很有特点,对后世影响也很大,颇值得注意.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首先,此句紧承上句,用的是抒情“点染法”:上句“目渺渺兮愁予”中的“愁”字,点明情感基调,下句写景,借秋风、水波、落叶来渲染、扩散、强化这一愁情.上点下染,情景浑然交融.其次,秋风、水波、落叶,取景典型,能够多方面地发生情与景的同频共振、同构共鸣:秋风阵阵,水波荡漾,好象赴约不遇之湘君的“心波”在起伏;秋风带寒,水波生凉,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匆匆赶来湘君之头上;树叶枯萎,纷纷飘落,也似乎是湘君的失落心情在不断下坠.再次,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水波漂落叶,落叶随水波,三者一体,联动生发,一切都散发着衰残、败落、流逝的哀伤情调,不正是当时湘君处境、心情的写照吗?情景交融的方式很多,触情入景、以景染情是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常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句一起,作为以秋景兴悲染愁的始作俑者,广受赞誉.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鸟和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不宿到树上而聚集在水草里,渔网不撒在水中而挂到树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进庭院里,蛟龙不潜在水底而爬到水边上,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假象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来越懊丧的情况下,对自身尴尬处境的自我比况.而反过来,这种反常景象在头脑中的出现,这种自我比况心理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何种程度.这样的景物描写,不是将情感融入现实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是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途径来达到表现目的,特点鲜明,很有表现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汉乐府《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位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假象景象,用作誓辞,表达至死不渝的感情,效果很好,也是一个善用因情造景、象征寓意表现手法的上好例证.
3.对美好场景的极力铺陈
诗中对水中筑室、准备迎娶之虚幻景象的描述,采用了极力铺陈的方法.十四句中,一口气铺陈了荷盖,荪壁、紫坛、芳椒、桂栋、兰?、辛夷楣、药房、薜荔帷、惠?、白玉镇、石兰芳、芷葺、杜衡缭、百草庭、芳馨门等十七八种最美好的事物,工笔细描,五彩缤纷,想象丰富,语言华丽,洋溢着对真挚爱情和美满理想的无限向往之情.这绚烂幻境从期约难遇的失落心态中生发出来,看似突兀,实则必然.愈是本该得到的东西而骤然失掉,就愈是觉得失掉的东西更加美好.理想的挫折会造成精神痛苦,但精神的痛苦也会促使你更加执着的向着理想追求.现实中难以得到则寄托于想象,而想象则能够把原想得到的东西幻化得更加美妙.这就是情感的逻辑,心灵的辩证法.铺陈是赋体文本常用的方法,又强化与渲染功能.因篇幅所限,抒情诗歌运用较少.《湘夫人》中用以张扬虚幻而浪漫的理想境界,适得其所,恰到好处.
一、水神祭祀仪式酿成意境的扑朔迷离
《湘夫人》所描述的神的爱情故事,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行为、情节,一切都呈现出朦朦胧胧、游移不定、似有若无、似花非花的状态,从而造成了整个意境虚幻难实的扑朔迷离之美.究其成因,恐怕是由于故事的基本构架、环节、氛围,脱胎与当时水神祭祀仪式的缘故.
据专家考证,上古祭祷山川神,主要采取“望祭”、“追踪祭祀”的方式.神不可见,无以出场,只能假设在某方某地,然后“望而祭之”、“追而祭之”.祭祀的主角是巫师,一切仪式活动都由巫师或者由他们伴演的某种角色来表述导演串连.经屈原改写后的《湘夫人》,保留了这一基本框架,由于巫师变为湘君,于是整个过程也就演化为湘君追寻湘夫人的爱情故事.
上古楚地的巫祝文化昌盛,祭祀仪式相当隆重.水神追踪祭祀有一个基本程式,大致包括降神、迎神、留神、送神四个环节.在《湘夫人》中,这四个环节的遗痕仍然清晰可见.诗作第一句即点明湘夫人“降”在北面的小岛上,显然是降神环节的缩影.第二段反复抒写了湘君凝望追寻湘夫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无疑是对迎神活动的爱情化演绎.第三段铺陈布置新房迎接宾客的情景,留神之意十分明显.留神环节也有人称之为娱神(神高兴了方能多赐福),诗中物色的华美和情调的欢快,也正是“娱”的体现.最后一段时写送神场景.将贴身衣物抛入江中,使当时祭祀中向神传达真诚的习俗,而屈原拿来表现爱情的真挚,也是贴切不过.总之,屈原依据虚幻的祭神环节来演绎爱情故事,其情景的扑朔迷离也就随之而来.
祭祀仪式的场面相当热闹,一般是音乐、唱歌、舞蹈、说白、表演交错进行.歌舞则有独唱独舞、对唱对舞、群唱群舞等.祭祀乐歌的唱辞,当时肯定是有种种分别的,只是现在已无从考证.就《湘夫人》来看,有人认为“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捐余袂兮江中”等句,似乎是巫师扮演的湘君自表心情的独唱,而“?兮秋风”两句,“鸟何”、“罾何”、“糜何”、“蛟何”四句等,则应当是渲染情致和气氛的合唱.这是依据现代的个人猜测,看来或有道理,但也无法征信.由此可以意识到:只要对上古祭祀仪式还缺乏具体而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对《湘夫人》等诗歌的段落层次做出确切无疑的定论.
意境的扑朔迷离,使一种应当肯定的艺术审美特征,因为它总是与诗意的丰富多藏、与读者的审美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
二、杂而不乱、多而能一的建构匠心
《湘夫人》的意境空间相当丰富深厚.就整体来说,它包含水神祭祀仪式、神的爱情生活、现实人生境遇和屈原的情感寄托四大方面;就湘君形象来说,又有行为、心理、感情和愿望等几个层次;而这一切,又都是一个不断推移、不断变化的过程.怎样才能把这诸多方面、诸多层次浓缩为一个杂而不乱、多而能一的和谐统一题呢?这就是《湘夫人》的整体建构匠心所在.这匠心,主要体现为如下三点.
其一是精心设置了一个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诗中说湘夫人曾召唤湘君“腾驾偕逝”,这一预约情节,在被祭之神不可能出场的祭祀仪式中,肯定是不存在的,因而只能把它看作是屈原为了突出爱情主题而有意做出的假设.显然,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假设,才有了湘君按期赴约而不遇的事态骤变,才造成他一瓢冷水泼灭兴奋之火的心情突转,也才开启了他一系列急切追寻行为的闸门.由此可见,作品一开篇就点明:湘夫人降落在只能隔水相望的“北渚”,而不是湘君所在的约会地点,就是为了让故事情节和人物心情一上来就进入这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就是要把湘君和湘夫人的爱情生活收拢到这一特定的情景中来展现,就是要在期约难遇后的短暂时间内浓缩湘君对真挚爱情漫长而执著的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作者要在假设的特定情景中来完成他所要描述和表现的一切.这样的精心构思,无疑收到了使情节更集中、紧凑,使情节更强烈、浓郁的艺术效果.
其二是以心理活动串连行为描述.怎样才能集中而紧凑地将湘君爱恋行为浓缩到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呢?作者抓住了当时湘君急遽变化着的心理活动.这急遽变化着的心理活动,既是湘君种种行为的动机,又是作者用来依次串连这些行为的线索.当湘君看到“帝子降兮北渚”时,第一反应是登高企望和耐心等待,于是有了“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的行为;等到夜幕降临,他意识到希望落空,于是有了“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的懊恼比况,并从眼前的失落自然地进入对往昔种种机遇的回想,于是又有了对因“未敢言”而机遇错失的无限追悔;在追悔中,他的心飞向了湘夫人经常出没的沅江、醴水,于是有了“荒忽兮远望”,而在远望中又升起一线希望,于是又果断地采取了“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的追寻行动;在追寻中,似有若无的希望,使他产生了“闻佳人兮召予”的幻觉,于是顺着“将腾驾兮偕逝”的假想思路,他又走进布置新房、迎娶新娘的虚拟空间,尽情地宣泄了一直积压在心头的美好理想;待感情得以宣泄,心情趋于平静,于是就有了诗作收结处湘君“聊逍遥兮容与”的旷达自处心态.这就是全诗心理活动与人物行为交互推进的大致过程.由于心理活动不受时空的局限,因而它的触角能够在眼前情景与往昔记忆之间自由穿梭,能够在现实遭遇与理想境界之间尽情往来,从而使全诗的整个意境天地,既超乎期约难遇的象外,又落于期约难遇的环中,放得开,收得住,放收自然,开合自如.
其三是以情感流动为融贯全诗的内在命脉.一般说来,诗歌意境的表层是一系列景物人事,内里是推动景物人事转换的心理活动,而与心理活动相伴并行的,则是一条起伏变化的情感流程.《湘夫人》内在情感的流动变化,大致有六个主要环节;起点是赴约不遇,眼见湘夫人降落在别处,愁情骤然而生;二是等待落空,心态失落至极,情绪十分懊恼;三是回首往事,痛感错失良机,内心追悔莫及;四是反复追寻,不见踪影,错觉连连,神志不免恍恍惚惚;五是痛极而反.恍惚中生发白日梦,理想绚烂,兴奋异常;结末是激情宣泄后心态的无奈自旷,表面暂时平静中似乎孕育着新一轮的更大冲动.这六个环节的连绵生发,是一个既起伏跌宕而又合乎情感发展规律的流程.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的表现内容,更是诗歌的内在结构命脉.“诗缘情”,“缘”字最得要领.
三、借景抒情的三种范例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抒情手段,这一传统是由《诗经》、《楚辞》奠定的.在这方面《湘夫人》提供了三种范例,很有特点,对后世影响也很大,颇值得注意.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首先,此句紧承上句,用的是抒情“点染法”:上句“目渺渺兮愁予”中的“愁”字,点明情感基调,下句写景,借秋风、水波、落叶来渲染、扩散、强化这一愁情.上点下染,情景浑然交融.其次,秋风、水波、落叶,取景典型,能够多方面地发生情与景的同频共振、同构共鸣:秋风阵阵,水波荡漾,好象赴约不遇之湘君的“心波”在起伏;秋风带寒,水波生凉,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了匆匆赶来湘君之头上;树叶枯萎,纷纷飘落,也似乎是湘君的失落心情在不断下坠.再次,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水波漂落叶,落叶随水波,三者一体,联动生发,一切都散发着衰残、败落、流逝的哀伤情调,不正是当时湘君处境、心情的写照吗?情景交融的方式很多,触情入景、以景染情是用得最普遍的一种.“?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常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句一起,作为以秋景兴悲染愁的始作俑者,广受赞誉.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鸟和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不宿到树上而聚集在水草里,渔网不撒在水中而挂到树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进庭院里,蛟龙不潜在水底而爬到水边上,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假象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来越懊丧的情况下,对自身尴尬处境的自我比况.而反过来,这种反常景象在头脑中的出现,这种自我比况心理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何种程度.这样的景物描写,不是将情感融入现实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是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途径来达到表现目的,特点鲜明,很有表现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汉乐府《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位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假象景象,用作誓辞,表达至死不渝的感情,效果很好,也是一个善用因情造景、象征寓意表现手法的上好例证.
3.对美好场景的极力铺陈
诗中对水中筑室、准备迎娶之虚幻景象的描述,采用了极力铺陈的方法.十四句中,一口气铺陈了荷盖,荪壁、紫坛、芳椒、桂栋、兰?、辛夷楣、药房、薜荔帷、惠?、白玉镇、石兰芳、芷葺、杜衡缭、百草庭、芳馨门等十七八种最美好的事物,工笔细描,五彩缤纷,想象丰富,语言华丽,洋溢着对真挚爱情和美满理想的无限向往之情.这绚烂幻境从期约难遇的失落心态中生发出来,看似突兀,实则必然.愈是本该得到的东西而骤然失掉,就愈是觉得失掉的东西更加美好.理想的挫折会造成精神痛苦,但精神的痛苦也会促使你更加执着的向着理想追求.现实中难以得到则寄托于想象,而想象则能够把原想得到的东西幻化得更加美妙.这就是情感的逻辑,心灵的辩证法.铺陈是赋体文本常用的方法,又强化与渲染功能.因篇幅所限,抒情诗歌运用较少.《湘夫人》中用以张扬虚幻而浪漫的理想境界,适得其所,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