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作者解析 湖心亭看雪课文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03:53:42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解析 湖心亭看雪课文解析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
【作者解析】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出自《自为墓志铭》)可谓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的颓放作风兼而有之.张岱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所著除《自为墓志铭》中所列十五种之外,还有《王郎诗集》《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石匮书后集》《奇字问》《老饕集》《陶庵肘后方》《茶史》《桃源历》《历书眼》《涫朗乞巧录》《柱铭对》《夜航船》、杂剧《乔坐衙》、传奇《冰山记》等共三十余种.其中《夜航船》一书,内容殆同百科全书,包罗万有,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条目.张岱涉猎之广泛,著述之宏富,用力之勤奋,于此可见.而他与一般玩物之纨绔、玩世之名士的畛域,也于此分界.
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是不胜其愤的,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寓于山水:以绍兴府治,大如蚕筐.其中所有之山,磊磊落落,灿若列眉,尚于八山之外,犹遗黄琢.则郡城之外,万壑千岩,人迹不到之处,名山胜景,弃置道旁,为村人俗子所埋没者,不知凡几矣.(出自《黄琢山》)余因想世间珍异之物,为庸人埋没者,不可胜记.而尤恨此山生在城市,坐落人烟凑集之中,仅隔一垣,使世人不得一识其面目,反举几下顽石以相诡溷.何山之不幸,一至于此.(出自《峨眉山》)
这两段文字,一则言名山胜景被埋没之多,另一则言其被埋没之易.在反复回环的议论感叹之中,发泄了他不遇的憾恨和对世俗的鄙薄,深得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骚体之精髓.但宗子毕竟不同于宗元:“山果有灵,焉能久困?余为山计,欲脱樊篱,断须飞去.”(出自《峨眉山》)他比宗元多了一分自信,多了一分诙谐.
【课文解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从冷冷的冬天能更加突出湖心亭的雪极其美丽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作者解析】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张岱自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出自《自为墓志铭》)可谓纨绔子弟的豪奢享乐习气和晚明名士文人纵欲玩世的颓放作风兼而有之.张岱博洽多通,经史子集,无不该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猎.虽无缘功名,却有志撰述.一生笔耕不辍,老而不衰.所著除《自为墓志铭》中所列十五种之外,还有《王郎诗集》《有明于越三不朽图赞》《石匮书后集》《奇字问》《老饕集》《陶庵肘后方》《茶史》《桃源历》《历书眼》《涫朗乞巧录》《柱铭对》《夜航船》、杂剧《乔坐衙》、传奇《冰山记》等共三十余种.其中《夜航船》一书,内容殆同百科全书,包罗万有,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条目.张岱涉猎之广泛,著述之宏富,用力之勤奋,于此可见.而他与一般玩物之纨绔、玩世之名士的畛域,也于此分界.
张岱对于自己的才高命蹇,是不胜其愤的,并将其愤世嫉俗之情,寓于山水:以绍兴府治,大如蚕筐.其中所有之山,磊磊落落,灿若列眉,尚于八山之外,犹遗黄琢.则郡城之外,万壑千岩,人迹不到之处,名山胜景,弃置道旁,为村人俗子所埋没者,不知凡几矣.(出自《黄琢山》)余因想世间珍异之物,为庸人埋没者,不可胜记.而尤恨此山生在城市,坐落人烟凑集之中,仅隔一垣,使世人不得一识其面目,反举几下顽石以相诡溷.何山之不幸,一至于此.(出自《峨眉山》)
这两段文字,一则言名山胜景被埋没之多,另一则言其被埋没之易.在反复回环的议论感叹之中,发泄了他不遇的憾恨和对世俗的鄙薄,深得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骚体之精髓.但宗子毕竟不同于宗元:“山果有灵,焉能久困?余为山计,欲脱樊篱,断须飞去.”(出自《峨眉山》)他比宗元多了一分自信,多了一分诙谐.
【课文解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从冷冷的冬天能更加突出湖心亭的雪极其美丽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