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同步练第七课最后一题咋做?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5 14:41:53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同步练第七课最后一题咋做?
就是这个:
七、课外拓展
除了语文书中介绍的有关火星的知识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星的奥秘?请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不好意思偶没有分了,
就是这个:
七、课外拓展
除了语文书中介绍的有关火星的知识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星的奥秘?请写一段话加以介绍.
不好意思偶没有分了,
1609年,伽俐略发明的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开辟了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新纪元.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对从望远镜里看到的火星上那些隐隐约约的直的暗沟大吃一惊,这些暗沟就像海峡连接着大海一样,把一些宽广的暗区连接了起来,他称之为"Canali",意大利语即"水道"的意思.这一重要发现迅速传播开来,到了英语中便被讹译成"canal",意即"运河".于是,火星上存在智慧生物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猜测"运河"连接的暗区是火星人种的植物.一些科学家设想:火星世界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由于火星气候的恶化,致使火星人不得不开凿运河从大的湖泊中引水灌溉来维持生态.另外一部分天文学家持否定态度:所谓"运河"不过是人的视觉误差而已,根本就没有真实存在的运河.这一场持续30多年的争论直到1913年才被画上句号:所有的猜测确实是由人的视觉误差造成的.
到了1976年,人们不再传说火星上的绿色小人,但研究人员却又构想出某种生长缓慢适应严寒的火星人.美国航空航天署甚至使用硅而不是碳艺术化地塑造了火星人的生命形式.1976年在"海盗"号踏上火星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火星是一个贫瘠死亡的星球.20年后,一颗来自火星的陨石坠落在南极洲,其中发现的一些极有争议的结构重新让人们展开了对火星的讨论.
"如果我们能进入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广漠的宇宙就没有居住者呢?"300年前牛顿曾这样问过,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仍然悬浮在空中.
现在天文生物学成了一门大学学科.从理论上讲,火星有能力造就生命.火星上面有着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和峡谷.它就像一个被抽干后的海洋河床,有着显著的海岸线.地球上的河床、冲积平原、化石湖及洪水留下的溪谷一样在火星上面都能找到.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这与地球出现生命之前的大气结构相似.但现在火星上几乎没有任何大气,也没有流动的水.如果它曾经有过海洋,那么它的大气密度应该很大.那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它们是否仍然在火星的某个地方?它们是否由于灾难性的宇宙冲撞而剥离了呢?抑或曾经保护过火星的磁场消失,令整个星球裸置于阳光无情的炙烤和恒星的辐射之中,最后水慢慢地被分解为分子,使大气和海洋一点点地消失?那些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哪去了呢?虽然它们不足以制造生命,雨点从太空飘落到地球,它们也一样飘落到火星了吗?
1996年11月7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把“火星环球勘探者”探测器送入了太空,拉开了火星探测热潮序幕.紧接着,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和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分别于1996年11月 16日和12月4日竞相升空,使火星热达到了高潮.尽管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不幸坠落,但人们对火星的热情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探测火星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类之所以对火星感兴趣,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就目前的探测结果表明,它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上面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95.3%,其余是氮、氩、一氧化
碳、氧等,水汽的数量很少,平均约为大气总量的0.01%;其表面大气压为7.5百帕,相当于地球30至40公里高处的大气压;火星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它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其中赤道附近最高温度约20℃,夜间最低温度在T80℃以下.
根据海盗号无人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火星上虽不存在液态水,但有许多条干涸的河床,这说明这里从前曾有过水,并且一度气候比较暖和.这是十分令人兴奋的消息,因为水是生命之
源,若火星上曾经有水,就曾经可能有生命.此外,火星内部构造也与地球相似.所以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火星的研究,可以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弄清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认识地球环
境的形成过程.1996年8月6日,美国宣称,科学家从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上,发现了可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的化学物质.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学者议论纷纷,不同意见者最主要的
论点是,这块石头是否真是从火星上来的.因此,需要对火星再次实地考察.火星热就这样又“火”起来了.
新一轮火星探测已经拉开帷幕,科学家们希望能将所有的问题一一作出回答.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人类探索火星奥秘六千年回顾
杨 健
今年,一部以火星人入侵地球为背景的科幻电影《独立日》赶在“旅居者号”探测器在火星登陆前在世界各地公映,“火星热”随之红透了半边天.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国家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潘厚任研究员指出,其实,真正掀起“火星热”的,是“阿伦·希尔斯8 4 0 0 1 号”火星陨石含有微生物化石的报道.而它在陨石被发现1 2 年后的去年8 月才公布于世,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广告性质.在地球上的很多事情都急需用钱的时候,要让纳税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支持火星探测,这可能要算是最有效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科学家的精明程度看来并不亚于好莱坞的制片人.
科学家的心机没有白费.7 月4 日,“火星探路者号”发射的6 轮火星车准时在火星着陆,火星探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众里寻她千百度
行踪、颜色和亮度变幻莫测的火星,一直是人类注目的焦点.早在公元前4 0 0 0 多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开始注意到了它的行踪,并用战神“奈格尔”来为这颗红色的行星命名.我国古人早就观察到火星的时亮时暗、隐现不定,把它叫作“荧惑”.这在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就有明确记载.
一般人可能并不了解的是,火星在“日心说”的发展史上曾占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1 5 4 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他提出的“日心说”较好地解释了许多“地心理论”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如火星“逆行”和亮度的显著变化.可是由于哥白尼为行星“设计”的轨道是正圆,他仍然无法完美地解释行星运动的复杂性,致使许多不抱宗教偏见的科学家也觉得难以接受.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决心以人类有史以来最精确的观察,来廓清当时的混乱局面.他把火星当作观测的重点.因为金星和水星离太阳太近,只有早晚才能看到,而在火、木、土三颗行星中,火星运动速度最快,为观测到既定的位置变化量,只需等较少的时间,因而比其他行星更为合适.
2 1 年艰苦的观测之后,第谷于1 6 0 1 年去世.他把所有的资料都留给了他一年前刚收下的学生开普勒.经过8 年的整理,1 6 0 9 年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在这本书里,开普勒指出,火星的轨道是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一定律”.它和开普勒第二、第三定律一起,适用于太阳系里的所有行星.“日心说”无可辩驳地取得了胜利,至于火星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我们通过《新天文学》一书的全称便可一览无余:《以对火星运动的评论表达的新天文学或天体物理学》.
望远镜带来的新时代
就在《新天文学》出版的同年,另一位科学巨人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了灿烂的星空.从此,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开创这个新时代的人便是伽利略.
在伽利略的带动下,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纷纷将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瞄准天空,希望在那里发现新的奇迹.
1 6 7 1 年到1 6 7 3 年,法国的里歇和意大利的卡西尼合作,在巴黎和赤道附近的卡雅测量出两地间火星的视差,因而测出了日地距离和火星与太阳的距离.之后,人们又分别测定了火星的直径、体积、质量、密度和自转轴的倾角等一系列数据.
随着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它与地球的昼夜长度相当,因而温度起伏不会像月亮那样大;它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仅差3 2 分,因而有分明的四季和寒带、温带、热带划分;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1 7 8 4 年对火星极冠(两极的白色冰壳)和大气的发现,更是使人们备感振奋:茫茫宇宙间,到哪里再去寻找这样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呢?
1 8 3 0 年到1 8 3 2 年,德国的比尔第一个绘出了整个火星的表面图,并为火星划分了经纬度.当时,所有的天文学家都认为火星上的暗区是水域,亮区是陆地.
这一推理过程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火星的引力既然能保住它的大气,当然也就能保住表层的水.一个既有空气又有水,既有陆地又有水域的世界,有什么理由不是生命的栖息地呢?
根据法国学者拉普拉斯1 7 9 9 年提出的太阳系起源学说,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诱惑力.他认为,太阳系中越是外围的行星年龄越大.那么火星上的智慧生命应该在千百万年前就达到和超过了人类目前的水平,火星上可能有比人类更先进的文明.
“地心说”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人们了解了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也第一次感到了在浩渺星空中的孤独.如果能在火星上找到自己的邻居,那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探寻生命之光
1 8 6 3 年,意大利人赛奇绘制的彩色火星图中,亮区黄中带粉,暗区灰中泛绿,更有些地方的暗区变成了很窄的直线或曲线,他称之为“水道(C a n a l i )”.
1 8 7 7 年8 月火星“大冲”(离地球达到最近点),整个欧美的天文学家们纷纷用最好的望远镜来观测火星.在这次观测中,赛奇的同胞斯基帕雷利出尽了风头.他宣布:自己在火星上发现了4 0 条又长又直的“水道”!
人们虽然谁也没有亲眼看到斯基帕雷利说的这种“水道”,但对它寄予了极高的热情,以致最后以讹传讹,将它翻译成英语中的“运河(C a n a l )”.谁都知道,没有人是无法挖掘运河的.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确信,在火星上找到高等生命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美国富有的业余天文学家洛韦尔把人们的这一希望推向了极致.他于1 8 9 4 年自费建起一座天文台,用当时最先进的望远镜对火星整整研究了1 5 年,描绘了5 0 0 多条运河,并画出了运河交汇处的“绿洲”.同时他还研究了亮区和暗区随季节的变化———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农作物的盛衰枯荣.
然而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对此不敢苟同.为了证明这一点,美国的海尔历尽千辛万苦,制造出了直径5 0 8 厘米的超大规模望远镜.令人失望的是,地球和火星的两层大气严重扰乱了望远镜的观测,一直到2 0 世纪5 0 年代,火星运河之争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
飞向红色星球
1 9 5 7 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人们看到了摆脱地球引力和大气束缚登陆火星的希望.
1 9 6 5 年7 月1 4 日,美国人发射的“水手4 号”从离火星不到1 万公里的地方掠过,第一次对它进行了近距离考察,并拍摄了2 1 张照片.“水手4 号”的考察结果表明,火星的大气密度不足地球的1 %.火星生命———如果存在的话———生存环境看来要比地球上的艰难许多.
1 9 6 9 年2 、3 月间,“水手6 号”和“水手7 号”向火星进发,从距火星3 2 0 0 公里处传回了2 0 0 张照片.照片的清晰度大大增加,但运河仍然不见踪影.为了彻底弄清火星的全貌,1 9 7 1 年1 1 月1 3 日,“水手9 号”驶入了环火星轨道,成为第一颗环绕另一颗行星的人造天体.
然而就在“水手9 号”驶向火星的过程中,火星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尘暴,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的尘暴扼杀了随后赶到的两颗前苏联火星探测器“火星2 号”和“火星3 号”.它们在1 9 7 1 年1 1 月2 7 日和1 2 月2 日投下的装置在工作了2 0 秒之后就音信全无,仅仅传回了半张灰蒙蒙的照片.
“水手9 号”躲过了火星尘暴的灾难.1 9 7 1 年1 2 月,它传回来的第一张火星照片就给持“运河说”的人以致命的一击:火星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运河,人们看到的———如果他们真的看到了的话———只是火星风形成的沙粒带状条纹,就如同我们在沙漠里看到的一样.
令那些支持“火星生命说”的人松了一口气的是,“水手9 号”在火星上发现了许多干涸的河床,其中有的长达1 5 0 0 公里,宽2 0 0 公里,这证明在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液态的水.只要有液态水,火星上的生命就有希望.
1 9 7 6 年7 月和9 月,“海盗1 号”和“海盗2 号”的探测器先后在火星着陆.在那里,它们确定了火星的大气成分,分析了火星土壤的样品,发布了火星上第一份气象报告,并探测到了火星的“地震”.“海盗号”着重研究了火星上的生命痕迹,得出的结论却并不清晰.最后美国国家科学院用标准的科学语言总结了这些实验:它减小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让我们再试一次
从“海盗号”登上火星之后,人类的火星探测已经不是去寻找“火星人”之类的高等生物了.“旅居者号”的4 个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形特征,选好人类登临的着陆点,观测火星上的各种变迁,仔细探寻生命的痕迹.
“旅居者号”登陆的场面非常热闹,而且从那样高的地方投下去,探测器受到的冲击力仅为5 0 克,的确令人叹服.但潘厚任提醒大家更多地关注火星车.这个6 0 ×4 5 ×3 0 厘米的小家伙里包括1 台计算机、7 0 个传感器、5 个激光测距仪和由3 套摄像机组成的立体视镜系统,带有自动导航和前后轮独立转向系统,同时还有发动机、X 射线仪和其他分析仪器,其精巧程度可见一斑.它要迈上一定的坡度,跨过岩石和深沟,还要屏蔽火星土壤的强磁性干扰.在背向地球时,它必须有能力独立使用X 光分析仪和测距仪.这一切的难度都非常高.而为达到这些要求所做的工作,都是在航天器预算削减了近1 /4 的情况下完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火星表面几乎不存在结晶矿物质.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火星的整个情形都是如此.也可能覆盖在火星表面的只是流星残骸和火山灰,只有钻到地层深处,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阿波罗计划是靠人将3 8 2 公斤月球岩石带回地球的,而科学家们把从火星取样的任务交给了机器人.这也就意味着将来的火星车技术要求会更高.
1 2 0 年前火星大冲时,美国海军天文台的霍尔幸运地获得了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搜寻火星卫星的机会.然而十来天的仔细观察之后,霍尔感到希望落空了,决定放弃搜索.他的夫人得知此事后,劝他说:机会难得,“再试一个晚上吧!”正是这“再一个晚上”的努力,使霍尔成为了第一个发现火星卫星的人.
火星探测充满了艰险,但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愿他们在“再一次”的探索中也有霍尔那样的好运气.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对从望远镜里看到的火星上那些隐隐约约的直的暗沟大吃一惊,这些暗沟就像海峡连接着大海一样,把一些宽广的暗区连接了起来,他称之为"Canali",意大利语即"水道"的意思.这一重要发现迅速传播开来,到了英语中便被讹译成"canal",意即"运河".于是,火星上存在智慧生物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猜测"运河"连接的暗区是火星人种的植物.一些科学家设想:火星世界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由于火星气候的恶化,致使火星人不得不开凿运河从大的湖泊中引水灌溉来维持生态.另外一部分天文学家持否定态度:所谓"运河"不过是人的视觉误差而已,根本就没有真实存在的运河.这一场持续30多年的争论直到1913年才被画上句号:所有的猜测确实是由人的视觉误差造成的.
到了1976年,人们不再传说火星上的绿色小人,但研究人员却又构想出某种生长缓慢适应严寒的火星人.美国航空航天署甚至使用硅而不是碳艺术化地塑造了火星人的生命形式.1976年在"海盗"号踏上火星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火星是一个贫瘠死亡的星球.20年后,一颗来自火星的陨石坠落在南极洲,其中发现的一些极有争议的结构重新让人们展开了对火星的讨论.
"如果我们能进入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为什么广漠的宇宙就没有居住者呢?"300年前牛顿曾这样问过,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目前仍然悬浮在空中.
现在天文生物学成了一门大学学科.从理论上讲,火星有能力造就生命.火星上面有着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和峡谷.它就像一个被抽干后的海洋河床,有着显著的海岸线.地球上的河床、冲积平原、化石湖及洪水留下的溪谷一样在火星上面都能找到.它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这与地球出现生命之前的大气结构相似.但现在火星上几乎没有任何大气,也没有流动的水.如果它曾经有过海洋,那么它的大气密度应该很大.那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它们是否仍然在火星的某个地方?它们是否由于灾难性的宇宙冲撞而剥离了呢?抑或曾经保护过火星的磁场消失,令整个星球裸置于阳光无情的炙烤和恒星的辐射之中,最后水慢慢地被分解为分子,使大气和海洋一点点地消失?那些与生命有关的有机分子哪去了呢?虽然它们不足以制造生命,雨点从太空飘落到地球,它们也一样飘落到火星了吗?
1996年11月7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把“火星环球勘探者”探测器送入了太空,拉开了火星探测热潮序幕.紧接着,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和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分别于1996年11月 16日和12月4日竞相升空,使火星热达到了高潮.尽管俄罗斯火星·96探测器不幸坠落,但人们对火星的热情有增无减,这是为什么呢?探测火星到底有什么意义?
人类之所以对火星感兴趣,是因为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就目前的探测结果表明,它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上面有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约占95.3%,其余是氮、氩、一氧化
碳、氧等,水汽的数量很少,平均约为大气总量的0.01%;其表面大气压为7.5百帕,相当于地球30至40公里高处的大气压;火星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23秒,一年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它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低30℃以上,其中赤道附近最高温度约20℃,夜间最低温度在T80℃以下.
根据海盗号无人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火星上虽不存在液态水,但有许多条干涸的河床,这说明这里从前曾有过水,并且一度气候比较暖和.这是十分令人兴奋的消息,因为水是生命之
源,若火星上曾经有水,就曾经可能有生命.此外,火星内部构造也与地球相似.所以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火星的研究,可以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弄清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认识地球环
境的形成过程.1996年8月6日,美国宣称,科学家从一块来自火星的陨石上,发现了可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的化学物质.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学者议论纷纷,不同意见者最主要的
论点是,这块石头是否真是从火星上来的.因此,需要对火星再次实地考察.火星热就这样又“火”起来了.
新一轮火星探测已经拉开帷幕,科学家们希望能将所有的问题一一作出回答.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人类探索火星奥秘六千年回顾
杨 健
今年,一部以火星人入侵地球为背景的科幻电影《独立日》赶在“旅居者号”探测器在火星登陆前在世界各地公映,“火星热”随之红透了半边天.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国家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潘厚任研究员指出,其实,真正掀起“火星热”的,是“阿伦·希尔斯8 4 0 0 1 号”火星陨石含有微生物化石的报道.而它在陨石被发现1 2 年后的去年8 月才公布于世,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广告性质.在地球上的很多事情都急需用钱的时候,要让纳税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支持火星探测,这可能要算是最有效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科学家的精明程度看来并不亚于好莱坞的制片人.
科学家的心机没有白费.7 月4 日,“火星探路者号”发射的6 轮火星车准时在火星着陆,火星探测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众里寻她千百度
行踪、颜色和亮度变幻莫测的火星,一直是人类注目的焦点.早在公元前4 0 0 0 多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开始注意到了它的行踪,并用战神“奈格尔”来为这颗红色的行星命名.我国古人早就观察到火星的时亮时暗、隐现不定,把它叫作“荧惑”.这在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就有明确记载.
一般人可能并不了解的是,火星在“日心说”的发展史上曾占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1 5 4 3 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他提出的“日心说”较好地解释了许多“地心理论”难以自圆其说的现象,如火星“逆行”和亮度的显著变化.可是由于哥白尼为行星“设计”的轨道是正圆,他仍然无法完美地解释行星运动的复杂性,致使许多不抱宗教偏见的科学家也觉得难以接受.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决心以人类有史以来最精确的观察,来廓清当时的混乱局面.他把火星当作观测的重点.因为金星和水星离太阳太近,只有早晚才能看到,而在火、木、土三颗行星中,火星运动速度最快,为观测到既定的位置变化量,只需等较少的时间,因而比其他行星更为合适.
2 1 年艰苦的观测之后,第谷于1 6 0 1 年去世.他把所有的资料都留给了他一年前刚收下的学生开普勒.经过8 年的整理,1 6 0 9 年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在这本书里,开普勒指出,火星的轨道是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一定律”.它和开普勒第二、第三定律一起,适用于太阳系里的所有行星.“日心说”无可辩驳地取得了胜利,至于火星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我们通过《新天文学》一书的全称便可一览无余:《以对火星运动的评论表达的新天文学或天体物理学》.
望远镜带来的新时代
就在《新天文学》出版的同年,另一位科学巨人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了灿烂的星空.从此,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开创这个新时代的人便是伽利略.
在伽利略的带动下,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纷纷将刚发明不久的望远镜瞄准天空,希望在那里发现新的奇迹.
1 6 7 1 年到1 6 7 3 年,法国的里歇和意大利的卡西尼合作,在巴黎和赤道附近的卡雅测量出两地间火星的视差,因而测出了日地距离和火星与太阳的距离.之后,人们又分别测定了火星的直径、体积、质量、密度和自转轴的倾角等一系列数据.
随着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它与地球的昼夜长度相当,因而温度起伏不会像月亮那样大;它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仅差3 2 分,因而有分明的四季和寒带、温带、热带划分;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1 7 8 4 年对火星极冠(两极的白色冰壳)和大气的发现,更是使人们备感振奋:茫茫宇宙间,到哪里再去寻找这样与地球相似的星球呢?
1 8 3 0 年到1 8 3 2 年,德国的比尔第一个绘出了整个火星的表面图,并为火星划分了经纬度.当时,所有的天文学家都认为火星上的暗区是水域,亮区是陆地.
这一推理过程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火星的引力既然能保住它的大气,当然也就能保住表层的水.一个既有空气又有水,既有陆地又有水域的世界,有什么理由不是生命的栖息地呢?
根据法国学者拉普拉斯1 7 9 9 年提出的太阳系起源学说,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诱惑力.他认为,太阳系中越是外围的行星年龄越大.那么火星上的智慧生命应该在千百万年前就达到和超过了人类目前的水平,火星上可能有比人类更先进的文明.
“地心说”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人们了解了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也第一次感到了在浩渺星空中的孤独.如果能在火星上找到自己的邻居,那该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探寻生命之光
1 8 6 3 年,意大利人赛奇绘制的彩色火星图中,亮区黄中带粉,暗区灰中泛绿,更有些地方的暗区变成了很窄的直线或曲线,他称之为“水道(C a n a l i )”.
1 8 7 7 年8 月火星“大冲”(离地球达到最近点),整个欧美的天文学家们纷纷用最好的望远镜来观测火星.在这次观测中,赛奇的同胞斯基帕雷利出尽了风头.他宣布:自己在火星上发现了4 0 条又长又直的“水道”!
人们虽然谁也没有亲眼看到斯基帕雷利说的这种“水道”,但对它寄予了极高的热情,以致最后以讹传讹,将它翻译成英语中的“运河(C a n a l )”.谁都知道,没有人是无法挖掘运河的.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确信,在火星上找到高等生命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美国富有的业余天文学家洛韦尔把人们的这一希望推向了极致.他于1 8 9 4 年自费建起一座天文台,用当时最先进的望远镜对火星整整研究了1 5 年,描绘了5 0 0 多条运河,并画出了运河交汇处的“绿洲”.同时他还研究了亮区和暗区随季节的变化———在他看来,这意味着农作物的盛衰枯荣.
然而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对此不敢苟同.为了证明这一点,美国的海尔历尽千辛万苦,制造出了直径5 0 8 厘米的超大规模望远镜.令人失望的是,地球和火星的两层大气严重扰乱了望远镜的观测,一直到2 0 世纪5 0 年代,火星运河之争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话题.
飞向红色星球
1 9 5 7 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人们看到了摆脱地球引力和大气束缚登陆火星的希望.
1 9 6 5 年7 月1 4 日,美国人发射的“水手4 号”从离火星不到1 万公里的地方掠过,第一次对它进行了近距离考察,并拍摄了2 1 张照片.“水手4 号”的考察结果表明,火星的大气密度不足地球的1 %.火星生命———如果存在的话———生存环境看来要比地球上的艰难许多.
1 9 6 9 年2 、3 月间,“水手6 号”和“水手7 号”向火星进发,从距火星3 2 0 0 公里处传回了2 0 0 张照片.照片的清晰度大大增加,但运河仍然不见踪影.为了彻底弄清火星的全貌,1 9 7 1 年1 1 月1 3 日,“水手9 号”驶入了环火星轨道,成为第一颗环绕另一颗行星的人造天体.
然而就在“水手9 号”驶向火星的过程中,火星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尘暴,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的尘暴扼杀了随后赶到的两颗前苏联火星探测器“火星2 号”和“火星3 号”.它们在1 9 7 1 年1 1 月2 7 日和1 2 月2 日投下的装置在工作了2 0 秒之后就音信全无,仅仅传回了半张灰蒙蒙的照片.
“水手9 号”躲过了火星尘暴的灾难.1 9 7 1 年1 2 月,它传回来的第一张火星照片就给持“运河说”的人以致命的一击:火星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运河,人们看到的———如果他们真的看到了的话———只是火星风形成的沙粒带状条纹,就如同我们在沙漠里看到的一样.
令那些支持“火星生命说”的人松了一口气的是,“水手9 号”在火星上发现了许多干涸的河床,其中有的长达1 5 0 0 公里,宽2 0 0 公里,这证明在火星上可能曾经存在过液态的水.只要有液态水,火星上的生命就有希望.
1 9 7 6 年7 月和9 月,“海盗1 号”和“海盗2 号”的探测器先后在火星着陆.在那里,它们确定了火星的大气成分,分析了火星土壤的样品,发布了火星上第一份气象报告,并探测到了火星的“地震”.“海盗号”着重研究了火星上的生命痕迹,得出的结论却并不清晰.最后美国国家科学院用标准的科学语言总结了这些实验:它减小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让我们再试一次
从“海盗号”登上火星之后,人类的火星探测已经不是去寻找“火星人”之类的高等生物了.“旅居者号”的4 个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形特征,选好人类登临的着陆点,观测火星上的各种变迁,仔细探寻生命的痕迹.
“旅居者号”登陆的场面非常热闹,而且从那样高的地方投下去,探测器受到的冲击力仅为5 0 克,的确令人叹服.但潘厚任提醒大家更多地关注火星车.这个6 0 ×4 5 ×3 0 厘米的小家伙里包括1 台计算机、7 0 个传感器、5 个激光测距仪和由3 套摄像机组成的立体视镜系统,带有自动导航和前后轮独立转向系统,同时还有发动机、X 射线仪和其他分析仪器,其精巧程度可见一斑.它要迈上一定的坡度,跨过岩石和深沟,还要屏蔽火星土壤的强磁性干扰.在背向地球时,它必须有能力独立使用X 光分析仪和测距仪.这一切的难度都非常高.而为达到这些要求所做的工作,都是在航天器预算削减了近1 /4 的情况下完成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火星表面几乎不存在结晶矿物质.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火星的整个情形都是如此.也可能覆盖在火星表面的只是流星残骸和火山灰,只有钻到地层深处,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阿波罗计划是靠人将3 8 2 公斤月球岩石带回地球的,而科学家们把从火星取样的任务交给了机器人.这也就意味着将来的火星车技术要求会更高.
1 2 0 年前火星大冲时,美国海军天文台的霍尔幸运地获得了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搜寻火星卫星的机会.然而十来天的仔细观察之后,霍尔感到希望落空了,决定放弃搜索.他的夫人得知此事后,劝他说:机会难得,“再试一个晚上吧!”正是这“再一个晚上”的努力,使霍尔成为了第一个发现火星卫星的人.
火星探测充满了艰险,但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愿他们在“再一次”的探索中也有霍尔那样的好运气.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同步练第七课最后一题咋做?
苏教版小学五下语文同步练第17课第八大题的最后一题怎么写?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七单元第23课第四题的答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7-20课同步练答案(要强化.提高.同步练(绿色的))
语文同步练五年级下册19,20课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第7课答案
《丰碑》阅读答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同步练》P61) 一次答一道题也行……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探究22课第七题(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第七课的答案
小学五年级同步练《军刀》作文有几道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单元自测2
小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同步练《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第七大题的第五小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