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9 09:45:18
如何评价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义"?
什么是“义”
拙作《利用论》中的一节
儒家在讲利的时候,既然把义看到这样重要,提到那样的高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它包含的什么内容呢?有必要在这里作进一步的探讨.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原道》一文的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为义”(“博爱就叫仁,有效地实行仁就是义”)他是从义的概念上讲的.我们要解释的是它在实行对象上的体现.
第一种解释是:对朋友好就是义.这没有错.“见利忘义”这个成语,就是来自对不起朋友的古代故事.(《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关于朋友之间讲义的著名故事是很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是汉朝末年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了,尤其是关云长,几乎成了义的代表.他在“万般无奈暂归曹营”之后,“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管曹操多么喜爱他,优待他,提拔他,他依旧念念不忘他的把兄弟,“过五关斩六将”地回到了刘备、张飞的身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退逃到关羽把守的华容道,眼看就要被活捉了,此时,知恩图报的关羽竟把曹操放走了.这个所谓“义释曹操”的故事并不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上并没有关羽驻军华容道的记载,而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为了塑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关云长的义重如山虚构的精彩情节.此外,隋唐时期山东济南人秦琼(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壮行义举也是尽人皆知的.他当时担任着不大不小的公职,为了放走并掩护朋友逃跑,特意制造在追捕中已经身受重伤的假象,竟然不顾生死地将钢刀插进了自己的两肋.这些典型例证,已经传为千古佳话,并在朋友关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日本的横滨有一条中华街,2002年4月,日中友好协会的事物局局长、老友横川健先生曾经陪我去游览过,它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一条街,而是中国人经商、开店、聚居的一个不小的区域,有不少街巷,满是中国人的商店和餐馆.街内人头攒动,十分拥挤,有点像北京的大栅栏一带.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关帝庙,始建于1862年.据说当时来这里谋生的华人很多,有的帮派成员虽然在国内是朋友或熟人,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排斥,激烈争夺.于是建立了这座关帝庙,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关公是最讲义气的,大家让他做共同的精神领袖,顶礼膜拜,一起宣誓,用一个“义”字作为共同生存的凝聚力量,从此横滨的华人就团结起来了.
第二种解释是:利人.就是对他人(包括一切人)都好.这也没有错.它的底线是遇事顾及他人,起码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加到别人的头上,要“与人为善”.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不能不公认的做人的准则.
孔子着重讲仁,孟子着重讲义,仁者心中爱人,义者行为利人,从内心发展到了行动.义是对仁发于内而形于外的必要补充.
利人,是义的本质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令人崇敬的行为.
利人,和大义的距离很小了.翻开远近的历史,大义之人,大义之事,不胜枚举.
《战国策》中有一篇《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文章,讲的是齐国有个高士叫鲁仲连,他说服赵国和魏国不要奉秦王为帝,为抗击兵临城下的秦军、解救赵国的危亡立下了大功.赵国的国君平原君要重谢他,封他官爵,赠他千金,他都不要.他笑着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人们珍视天下的士,是因为他们能够替别人排除患难,解决纠纷,而不索取任何报酬.如果贪图报酬的话,那就成了做买卖的人了,我鲁仲连是决不会那样做的.”)他就告辞了平原君,终生再没有露面.为他人帮了大忙,立了大功,做了大好事,而不求任何报答,不要一点儿报酬,真可谓大义之人.
《赵氏孤儿》的故事通过戏曲进行过广泛传播.说的是晋灵公听信了奸臣屠岸贾的谗言,杀害了宰相赵盾的全家,赵盾的儿媳庄姬公主一人得免,在宫中生下一子,屠岸贾为灭绝赵家之后,搜查孤儿未得,便发布告示:三天之内若不交出孤儿,就将晋国所有的男婴杀掉.程婴和公孙杵臼计议,为救赵氏孤儿,程婴先将自家的婴儿交给公孙杵臼,然后去告发公孙杵臼匿藏了赵氏的孤儿.结果,程婴的亲儿被害,公孙杵臼被杀.在以后的十五年中,程婴忍着舍弃儿子的悲痛,背着卖友求荣的骂名,终于将赵氏孤儿养大成人,对他说明了真相,手刃了屠岸贾,报了冤仇.这个故事是相当令人感动的,为了别人的孩子,一个舍了亲生,一个舍了性命,一个是“大义灭亲”,一个是“大义灭命”,这样的大义怎能不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啊!
他们行义的对象,并不是自己的朋友.
宋朝李昉等人编过一本颇有些名气的书,叫做《太平广记》,其中的卷一百六十六至卷一百六十八叫《气义》,记录了二十五个人的行义事迹,他们所慷慨帮助的对象也大半是些素不相识的人,而不是他们的朋友或熟人.
在现代,为帮助中国抗战献出了自己生命的加拿大白求恩大夫,更是大家所熟悉的.他是被誉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也可以称得起是义士、大义人了.
下面,让我们再回到义字上来,义的繁体字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个羊字,下面是个我字.羊是食草动物,生性善良,性格温顺,无私地为人贡献毛、皮、奶、肉.我应当向羊学习,和羊一样.这就是义的本义.
善良和利他,爱人和奉献,不正是仁义的同义语吗?
仁义是源,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流.我们正在自觉地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有两条直接说到利和义,即“以损人利己为耻”和“以见利忘义为耻”.
义与利的关系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无疑是主张义大于利、公统帅私的,甚至明确表示为了义可以牺牲一切.他们的论述,他们的主张,不但在道义上、有益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在实践上也是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应当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以及运行着市场经济的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是很难真正普遍实行的.要使全民都能在思想和行动上正确解决利与义的关系,正如对于君子国、桃花源的乌托邦设计,无疑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理论基础,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准则,它的重要价值是无可怀疑的.而且已经有些人在身体力行了,让一部分人先“义”起来,逐渐带动更多的人,有何不好.
义,当然也可以分类称谓.只涉及到个别人或少数人的较小范围的,或较低层次的,可以称之为小义,关系到国家、民族、全局的,可以称之为大义.志士仁人的大义凛然,烈士的慷慨就义,以及见义勇为,人民起义,当属大义.根据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侠义,道义,忠义等等.这些,知道就是了,我以为无关紧要.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义就是利他,利人,利民,利国,利人类,利地球.决不做害群之马,决不嫁祸于人,决不损人利己,决不见利忘义.通过主观地“我为人人”达到“人人为我”的客观效果.既然人们都赞扬“深明大义”者,我是赞成高举义旗的;反之,如果都高举利旗,人类还有什么希望!
拙作《利用论》中的一节
儒家在讲利的时候,既然把义看到这样重要,提到那样的高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义呢?它包含的什么内容呢?有必要在这里作进一步的探讨.
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在《原道》一文的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为义”(“博爱就叫仁,有效地实行仁就是义”)他是从义的概念上讲的.我们要解释的是它在实行对象上的体现.
第一种解释是:对朋友好就是义.这没有错.“见利忘义”这个成语,就是来自对不起朋友的古代故事.(《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关于朋友之间讲义的著名故事是很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是汉朝末年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了,尤其是关云长,几乎成了义的代表.他在“万般无奈暂归曹营”之后,“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管曹操多么喜爱他,优待他,提拔他,他依旧念念不忘他的把兄弟,“过五关斩六将”地回到了刘备、张飞的身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带领残兵败将退逃到关羽把守的华容道,眼看就要被活捉了,此时,知恩图报的关羽竟把曹操放走了.这个所谓“义释曹操”的故事并不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上并没有关羽驻军华容道的记载,而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为了塑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关云长的义重如山虚构的精彩情节.此外,隋唐时期山东济南人秦琼(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壮行义举也是尽人皆知的.他当时担任着不大不小的公职,为了放走并掩护朋友逃跑,特意制造在追捕中已经身受重伤的假象,竟然不顾生死地将钢刀插进了自己的两肋.这些典型例证,已经传为千古佳话,并在朋友关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日本的横滨有一条中华街,2002年4月,日中友好协会的事物局局长、老友横川健先生曾经陪我去游览过,它其实并不仅仅只有一条街,而是中国人经商、开店、聚居的一个不小的区域,有不少街巷,满是中国人的商店和餐馆.街内人头攒动,十分拥挤,有点像北京的大栅栏一带.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关帝庙,始建于1862年.据说当时来这里谋生的华人很多,有的帮派成员虽然在国内是朋友或熟人,但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排斥,激烈争夺.于是建立了这座关帝庙,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关公是最讲义气的,大家让他做共同的精神领袖,顶礼膜拜,一起宣誓,用一个“义”字作为共同生存的凝聚力量,从此横滨的华人就团结起来了.
第二种解释是:利人.就是对他人(包括一切人)都好.这也没有错.它的底线是遇事顾及他人,起码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加到别人的头上,要“与人为善”.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不能不公认的做人的准则.
孔子着重讲仁,孟子着重讲义,仁者心中爱人,义者行为利人,从内心发展到了行动.义是对仁发于内而形于外的必要补充.
利人,是义的本质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令人崇敬的行为.
利人,和大义的距离很小了.翻开远近的历史,大义之人,大义之事,不胜枚举.
《战国策》中有一篇《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文章,讲的是齐国有个高士叫鲁仲连,他说服赵国和魏国不要奉秦王为帝,为抗击兵临城下的秦军、解救赵国的危亡立下了大功.赵国的国君平原君要重谢他,封他官爵,赠他千金,他都不要.他笑着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人们珍视天下的士,是因为他们能够替别人排除患难,解决纠纷,而不索取任何报酬.如果贪图报酬的话,那就成了做买卖的人了,我鲁仲连是决不会那样做的.”)他就告辞了平原君,终生再没有露面.为他人帮了大忙,立了大功,做了大好事,而不求任何报答,不要一点儿报酬,真可谓大义之人.
《赵氏孤儿》的故事通过戏曲进行过广泛传播.说的是晋灵公听信了奸臣屠岸贾的谗言,杀害了宰相赵盾的全家,赵盾的儿媳庄姬公主一人得免,在宫中生下一子,屠岸贾为灭绝赵家之后,搜查孤儿未得,便发布告示:三天之内若不交出孤儿,就将晋国所有的男婴杀掉.程婴和公孙杵臼计议,为救赵氏孤儿,程婴先将自家的婴儿交给公孙杵臼,然后去告发公孙杵臼匿藏了赵氏的孤儿.结果,程婴的亲儿被害,公孙杵臼被杀.在以后的十五年中,程婴忍着舍弃儿子的悲痛,背着卖友求荣的骂名,终于将赵氏孤儿养大成人,对他说明了真相,手刃了屠岸贾,报了冤仇.这个故事是相当令人感动的,为了别人的孩子,一个舍了亲生,一个舍了性命,一个是“大义灭亲”,一个是“大义灭命”,这样的大义怎能不载入史册,流传千古啊!
他们行义的对象,并不是自己的朋友.
宋朝李昉等人编过一本颇有些名气的书,叫做《太平广记》,其中的卷一百六十六至卷一百六十八叫《气义》,记录了二十五个人的行义事迹,他们所慷慨帮助的对象也大半是些素不相识的人,而不是他们的朋友或熟人.
在现代,为帮助中国抗战献出了自己生命的加拿大白求恩大夫,更是大家所熟悉的.他是被誉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也可以称得起是义士、大义人了.
下面,让我们再回到义字上来,义的繁体字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个羊字,下面是个我字.羊是食草动物,生性善良,性格温顺,无私地为人贡献毛、皮、奶、肉.我应当向羊学习,和羊一样.这就是义的本义.
善良和利他,爱人和奉献,不正是仁义的同义语吗?
仁义是源,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流.我们正在自觉地继承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有两条直接说到利和义,即“以损人利己为耻”和“以见利忘义为耻”.
义与利的关系的实质,归根到底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无疑是主张义大于利、公统帅私的,甚至明确表示为了义可以牺牲一切.他们的论述,他们的主张,不但在道义上、有益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在实践上也是有益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应当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以及运行着市场经济的社会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是很难真正普遍实行的.要使全民都能在思想和行动上正确解决利与义的关系,正如对于君子国、桃花源的乌托邦设计,无疑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理论基础,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准则,它的重要价值是无可怀疑的.而且已经有些人在身体力行了,让一部分人先“义”起来,逐渐带动更多的人,有何不好.
义,当然也可以分类称谓.只涉及到个别人或少数人的较小范围的,或较低层次的,可以称之为小义,关系到国家、民族、全局的,可以称之为大义.志士仁人的大义凛然,烈士的慷慨就义,以及见义勇为,人民起义,当属大义.根据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侠义,道义,忠义等等.这些,知道就是了,我以为无关紧要.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义就是利他,利人,利民,利国,利人类,利地球.决不做害群之马,决不嫁祸于人,决不损人利己,决不见利忘义.通过主观地“我为人人”达到“人人为我”的客观效果.既然人们都赞扬“深明大义”者,我是赞成高举义旗的;反之,如果都高举利旗,人类还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