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名著感想(国外的)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01:43:48
名著感想(国外的)急!…
1.世界名著有很多
很多我们现在这个年龄还无法完全读懂
很多我们还不能有耐心的把它看完
很多我们会片面的看待它的中心思想
是的 那些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过滤的 纯粹的精神家园
因为时间的差异 地域的差异 文化的差异等等
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差异
看了这些文学的瑰宝才是我们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只是
自己没有兴趣的可以不求甚解的看 自己感兴趣的就咬文嚼字的看
久而久之自己就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文学的熏陶
.《百年孤独》
此书摆在第一宝座,也是有根有据的.试问:还有哪一本书能跟《百年孤独》一样,蕴涵这么多的哲学意识?(哲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小海喜欢.)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柏格森的直觉观,甚至叔本华的悲观意识都能在里面找到很好的解说,不信,去找找看.一直觉得,作者马尔克斯是魔幻世界里的唯一主人公,在那个阴森的世界独自玩着自己的花样积木,等到成功触手可及时,积木崩塌,一切都如历经几百年之后的马孔多,只几天大雨便淋了个一干二净.然后一个人的游戏又重新开始.
2.《悲惨世界》,《雾都孤儿》
像我这种处世悲观的人,如果还不摆出这两本书,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受它们的恩惠太多.
记得初次看《悲惨世界》,感动最深的就是孤苦伶仃的小科赛特提着一个又大又重的木桶去深林里提水.黑黝黝的林子里狂风呜咽.又惊又怕的科赛特却使自己唱起了“欢乐”的歌.当时,因为自己家里出了点事,处境使我与科赛特站在一起唱着绝望.不同的是,一双有力的大手帮科赛特提起了重木桶,并带她走向了新生与光明;而我,一直苦苦盼望的冉阿让至今没有出现(尽管今天我已经逃出了心情谷底).
看过《雾都孤儿》的人肯定记得这一幕:奥立弗.退斯特喝完一碗薄的见人影的稀饭之后,“饿”不可遏止,端着碗立起勇气又向掌勺的人要一碗.孤儿院的大人们立刻感到惊慌,认为奥立弗大逆不道,马上“召开紧急会议”,然后低价将他卖给别人扫烟囱…….
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背景,但雨果和狄更斯的绝妙手法却让我在与主人公感同身受之时,知道了启盼和希望.
3.《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
印象中,总觉得大仲马是一个美须满脸、双眼迥然之人,身宽体胖,爵士衣与宝剑/枪必不离其身.事实上,他本人与我猜想的也不差几毫,只是他的始乱终弃、见“名”忘义让我一直愤愤不平.
《基督山伯爵》处处闪耀着理想之光.说《悲惨世界》主人公总是枯木逢春,大难不死,终有一福;那《伯爵》就是死里求生,而后便拥有整座金山,一世智慧,所有幸福.这部磨难与希望共存的巨作,除去为求报复所带来的阴恶之气,我觉得简直就是完美至极(不说它落人诟病的圆满大结局,单讲它的叙事与人性把握).每次看,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动魄与惊心.
大仲马是智慧的化身,他就是基督山伯爵.
4.《叶赛林诗集》、《里尔克诗集》.
迷诗,恋诗,中国的海子与顾城是我不能忘怀的,外国有叶赛林、里尔克、兰波、普希金.虽然翻译过来的诗歌总是过于生硬,洋味十足,但人的感觉是相通的(其实仍遗憾读不了原汁原味的叶赛林、兰波).曾在一篇《雪地里的宝玉》的文章里,我曾提到与宝玉一样有纯净眼睛/心灵的叶赛林:“在俄罗斯高大的白桦树旁,叶赛林灵性流动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曾认真赞美过的原野,他的快乐,他的清新,他那乡村式的领巾任风翻飞.”里尔克铁栅旁久久徘徊的豹子,那迷惘的神态;兰波与普希金的不羁与叛逆,他们的多才却命薄的人生.世上的好诗有千万种,最感动我的,却是那种人性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