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各种史观的意义及如何辨别?例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0/06 01:18:54
各种史观的意义及如何辨别?例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
答大题时有没有技巧?
解题思路: 老师回答你两个问题。希望能够认真解读,帮助到你的学习。
解题过程:
谢谢提问
最终答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解答好这一题型呢?我认为应掌握四个步骤,即:读、找、思、答。   一、读--是解题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用,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③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中找出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分别找出每段的信息;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如果材料只是一句话,就找出它的字词,如时间、地点、人物、对事件的评价等要素。这样层层剖析,找出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析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3.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思--是解题的核心      考生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要再次对设问要求仔细推敲,理清问题的解答思路。许多问题认真归纳总结,对"原因"、"评价"、"体会"等类问题的解答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原因"。分析原因无论从什么角度入手,都必须明确找出历史的承担者,题中所述历史现象或所涉及的社会团体、个人。逐个分析它们在社会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它们的政治经济要求,它们与题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联系。由此,就不难找出它们对题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发生所产生的作用,也就是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评价"。一般应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来回答:第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所考查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第二,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产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较小范围的作用和影响。第三,指出所考查历史现象已经产生或将要产生的深刻的、长期的、大范围的影响。      "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等等)这类问题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题中现象所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第二,题中所述现象验证了哪些现行政策的正确性或是验证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三,我们能从题中现象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第四,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后,我们的工作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四、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思,只为最后的解题做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做出限制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等。      2.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互相联系,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      3.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4.注意运用史观。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      5.答题要简明。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      6.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解题技巧,认真落实好这四个步骤,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种历史观介绍 历史观的内涵为:用来对史实(历史事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在此简要跟大家提一下五种重要的历史观。 文明史观:利用文明的一系列观点来看待历史的方法。(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按照生产力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用是否有利于走向近代(现代)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现代化。现代化的内容: A.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 B.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全球化等) C.思想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 D.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等) E.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等)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站在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的角度上去看历史,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强调世界是一个整体,强调人类、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 社会史观 : 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 关注小人物、老百姓的历史。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高考的一大热点。 革命史观 (阶级斗争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前面四个是近年来新的史学观念,而革命史观是比较老的一种观点,属于唯物史观(和这五大史观不是一个范畴,同学们在高二哲学中会学习)的一部分。 1.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正确认识: (1)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文明成果,重视文明传承; (2)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 (3)以文明类型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4)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5)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 (6)处理好文明史观与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也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 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又称为整体史观。 整体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②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 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 3.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1)中国现代化的孕育和启动(1840~1895) (2)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3)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4)中国现代化的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4.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如果说文明史观侧重于宏观,社会史观则侧重于微观。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和生活化。 5.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6.革命史观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整合多种历史观 一是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 二是明确多种历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帮助今天的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走向未来的启示。 对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评价:(理解) ①革命史观:洋务派处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②现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就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④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4)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理解) ①革命史观: 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现代化史观: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③整体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文明史史观: 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社会史观: 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5)对孙中山评价:(理解) ①传统视角: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革命史观)。 ②新的视角: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现代化史观); 中国近代文明的杰出建设者(文明史观); "亚洲觉醒"的光辉先驱(整体史观); 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的杰出倡导者(社会史观)。 (6)对鸦片战争一些问题的分析:(理解) ①鸦片战争的性质: 中英战争:中性概念; 鸦片战争:英国侵略; 通商战争:英国正当。 ②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中国)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封建社会(宗法专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差距。 ③鸦片战争的双方: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 侵略与反侵略;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思考: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答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 [①战(的长城):自强不息、不畏强暴;②和(的长城):以和为贵、交流融合;③物质(的长城):勤劳、智慧;④精神(的长城):民族凝聚力、开拓进取。]  新史观和价值观试题 一、选择题(5×12=6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  )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3.张鹏在《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下面依据这一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 D.在均富化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4.晓宇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5.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中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6.“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  )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7.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9.“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10.将近现代历史看作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 A.全球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唯物史观 D.革命史观 11.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12.刘海影在《2009年: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一文中指出: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相比,目前的危机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导致1929年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因素是 A.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B.传统欧洲强国与美国形成对抗格局 C.苏联未融入世界市场 D.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分割世界 答案 1.B 2.C 3.C 4.C 5.B 6.B 7.B 8.D 9.A 10.B 11.D 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