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弟子规》读后感怎么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30 21:47:50
《弟子规》读后感怎么写?

做为我们这个年龄段来说,很少会有机会接触一些我们中国古代文化或者说是一些教育我们的言行的书籍.前段时间在班里发了一本书,开始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注意,因为这样的书籍很多,我以为是什么考试类的杂志.一次上自习的时候,也就随手拿过来看了看,才发现这本书.上网查了查,书是几年前都发放了,小学生,初中生都在读.可是,当我自己拿起书一点点读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我竟然有些读不懂.不是意思上的不懂,是对于这种境界的所不能达到的感慨.
我读了余力学文这个小节,知道了凡是做事,一定要力行,不浮躁.读到这里,我就想到了关于人的品性问题.人的性格是随着所处环境以及所接触的人而变化的,在一定的环境下,我们会获得一定的性格特征.我们平日里所强调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人们良好的品性.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谁,不管他以前是干什么的,只要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不放弃,不自弃,就可克服困难,以一种积极的品性去面对生活,面对世人.这是一种信念,一种对理想的不放弃,永远的追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这几句,又告诉了我们,治学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和学习环境,只有这种风正了,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所进步.其实这也是一种引导,引导我们向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上前进.
人生在世,或许以后有很多不得已的时候,或许有时候会为了某个目的而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情,可是,我们要永远记住,人的品性,永远要保持高洁,即使你没有这个高洁的环境.不是说什么清高,不是说什么出世,知识简单的说一种态度,一种看法.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这句话也就是说,能够忍受得了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多感受奴颜婢膝的屈辱.这位大家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应当学会,既要有高尚的情操,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追求,这里不是说奴颜婢膝,只是说对一个高层次的生活,或者是环境的追求.在这个社会,只有那些懂得真正的品性,真正的追求的人,才会在世俗中不被淘汰的同时,保持高洁的人生信念.
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品性,在探索中,在学习中,不断完美,不断进步.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自己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