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课文(浪淘沙)的主要内容与中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7/13 20:37:16
浪淘沙 本文主要讲的是( ), 毛泽东 本文的中心是( )。 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解题思路: 词的上阕借景抒情。 词的下阕借史抒情。
解题过程:
本文主要讲的是北戴河海滨所见到的景象。
本文的中心是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优越性。
词的上阕借景抒情。[大雨落幽燕],这里用古语幽燕显得庄重典雅,同时表明大雨降落的面积之大;并写下阕对于[往事]的回忆相呼应,既壮眼前之景,又含怀古之意。[白浪滔天],表面上似乎只写波浪,但含蓄地写了大风;营造出一种风雨齐来,波涛汹涌以至[滔天]的壮观、气势磅礴的气氛,抒发了诗人对今天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为全词末句埋下了伏笔。[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此情此景,诗人很自然地想到海上的打鱼船。从而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人民的情怀,并由此引发对过去的回忆。这里的一个[都]字,表明了打鱼船之多,也表达了感情的急切,由见到[不见],可以看出作者强烈地注视和关争之情。
词的下阕借史抒情。当作者置身于海面上关注渔民时,作为诗人、革命家,思想上便很自然地从北戴河的今天想到了北戴河的昨天和历史上的人物所留下的事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三国时期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文学家曹操,为了制服作为袁绍父子割据后盾的乌桓贵族,在公元二百0七年(建安十二年)曾骑马挥鞭,带领人马北征乌桓,于秋天班师凯旋时曾经路过北戴河一带的碣石山,并曾登临观海,写下了他的《观沧海》一诗,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所谓[遗篇],指的就是曹操这首遗留下来的诗篇。这首诗写到了他[东临碣石],同时诗中对北戴河一带的海的形势作了生动的刻画,是一首比较好的诗。[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结尾这两句画龙点睛,点出了全篇的主旨,词语简练,含义无穷。曹操登临碣石山,一千多年已经过去了。如今萧瑟的秋风又吹起来了,自然景色依旧,但是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变化,历史转入了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所谓[萧瑟秋风]本来不是夏季的景色,毛泽东在这里借用曹操《观沧海》中的句子,自成古今对比:气候不变[人间]变,这就把[换了人间]更鲜明地突出出来了。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