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6 05:33:0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又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尽管艺术欣赏允许并需要读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艺术作品中得出与作者本意未必相符的审美判断,但依据传统的“知人论世”的审美习惯,人们最想知道的,还是作者的本意和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作者自己的生活情趣.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词,受到历代词选家的青睐,素来享有盛名.如果单从字面上作表层的欣赏,所见者多为精美的文句、情景交融的画面之类,深曲之处的美味是不易品尝到的.但若与作者的经历和作词时的心境联系起来考察,情况就不同了.
  据朱金城先生《白居易年谱》的说法,这三首词作于开成三年(838).白居易当时已经六十七岁了,正沉浸在“功成身退”、“知足常乐”的晚年幸福之中.人到晚年一般都喜欢回忆往事,特别受回忆那些在逝去岁月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事.白居易做过好几任地方官.先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那是一个偏僻荒凉的山城,人口仅四万三千多,唐时屋下州.白居易感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曾有诗云:“火凉昏晓苦推迁,不觉忠州已二年.闭合只听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春江》)后来做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他感到比较有作为,着实办了一些好事.无论是政治理想,还是生活理想,都部分获得了实现.他感到在苏、杭二州度过了一生中相当美好的日子,因此退居洛阳后,仍念念不忘这段生活.
  第一首是总写江南之好.好在哪里呢?如果是道听途说,那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说.作者对此有自身的体验:“风景旧曾谙”.“谙”就是熟悉.从白居易所写的咏江南风景的大量诗篇来看,他对江南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确实十分熟悉.这里是总写只把无限丰富的江南景点和风物归纳为花与水两种.试想,江南最驰名的风景区哪一处不是和花与水联系在一起的?北国的某些著名风景未必缺少花与水,作者是北人,他要向人们指出的正是两者的不同之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地道的北人眼中的江南的花与水.那些花与北国的花就不一样.在秀丽如画的江南景色和温润的气候氛围中,那花开得光彩夺目,不同一般.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无数盛开的红花,胜似一团团燃烧滚动着的火焰.而江南大大小小的江水呢,一碧千里,就象是铺上了无边的蓝草一般.如果与“九曲黄河万里沙”的黄河来比较,江南的水绿更是不言而喻的特色.美的欣赏带有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作者这种强调,说明他对江南的感情特别深挚.应该说,作者所欣赏的火一般鲜红的花和滚滚向前的碧绿的水,与他在洛阳的枯燥单调的生活是不一致的.透过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在表面的淡泊中仍然蕴藏着一股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不断地回忆起在苏杭二州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