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帮忙找一下高一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必修一的复习资料以下是目录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地理作业 时间:2024/11/08 04:46:00
请老师帮忙找一下高一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必修一的复习资料以下是目录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请尽量详细些最好有配图谢谢!
复习要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请尽量详细些最好有配图谢谢!
复习要用。
解题思路: 主要考查高中地理知识及高中地理知识的应用。
解题过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太阳系:1) 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 地球: 1) 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 原始海洋的形成——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与降水
②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③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
④ 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 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运动
地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点为0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级递减
公转
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 快
远日点:(7月初) 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 23°26′N
0 °
……………………………………… 23°26′S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 晨线:由黑夜到白天
1)产生昼夜更替 昏线:由白天到黑夜
昼夜更替 周期:24时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 产生地方时
①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 特点: 东早西晚 15 °/时 4°/分钟
③ 计算公式: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西“—”)
④ 区时:① 定义:每一时区,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
5、计算公式: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
6、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 °E地方时
3)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移规律: 沿运动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偏转
4)地球呈椭球体也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5、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1)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书本21页)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极夜;南半球则相反。
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秋分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夏至
北回归线
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最小值:南半球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冬至
南回归线
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最小值:北半球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3)四季更替:
从天文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书本24页到28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差。散射作用表现最明显的为: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强,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只有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总的来说,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蓝、紫色光),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这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具有重要意义。
(3)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以后,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包括地面反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而构成的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这里要理解较冷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空气下沉;较热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空气上升。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不等的状况,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 热力环流实例,认识海陆风、山谷风及城郊热力环流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要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方向开始作水平运动,但大气一旦运动起来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对于高空风向,只考虑上述两种力,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而对于近地面大气中的风而言,除受上述两个力的作用影响外,还受到摩擦力影响,三力达到平衡时,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这些是理论上的风向,这只考虑等压线平行的情况,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等压线出现了闭合中心。这种气压场中,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4.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地表不同纬度受热不均,赤道空气受热最多,因而膨胀作上升运动、而极地空气受热最少,冷却收缩作下沉运动。这样在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异,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地面上极地向赤道流动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偏转成极地东风;高空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到30°N附近成为西风、(由于空气从赤道上空)源源不断流来,在此堆积并下沉,致使这里形成副热带高压(近地面)。而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风,并与极地东风二者在60°N附近相遇,由于西风比极地东风暖而轻,故西风爬升在冷空气之上,形成极锋,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三圈环流在南半球同样存在。我们把这种不同纬度间大气运动形成的风带叫做行星风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高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低,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因此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例如,在亚欧大陆上,冬季形成亚洲高压,夏季形成亚洲低压;在太平洋上夏季形成北太平洋高压,冬季形成北太平洋低压。
(3) 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典型季风区
地区
季节
形成原因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东亚
冬季
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太平洋低压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
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南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
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阳辐射(最基本因素)⑵.大气环流 ⑶.下垫面因素 ① 海陆差异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侯
②洋流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减温减湿作用
③地形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递减。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⑷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的温度;改变大气成分,产生“温室效应”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局部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1、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是地理环境产生分异的基本原因。
2. 自然带: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 3、“理想大陆”: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干扰的假想大陆
4.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具体表现
分布的地区
形成基础
纬度地带性
由赤道向两极更替(南北方向)
低纬地区,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以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东西方向)
中纬度地区
以水分为基础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顶
海拔较高的山地
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
非地带性
无一定形式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的影响 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位于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 。 2.气候的影响 大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和气候条件较优越的沿海地区。
3. 水的影响 ① 影响城市区位—— 河流的入海口处(如上海、广州)、河流汇合处(武汉、重庆)、水陆交通的转换处(杭州)、水运起点(赣州)都易形成城市。
② 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4. 矿产的影响
世界上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杜伊斯堡。
我国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鞍山、包头、攀枝花、大同、马鞍山、鹤岗等。
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平坦处线路平直,总长度小。崎岖的山地线路弯曲度大
(“之”字型或“8”字型),总长度长。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常有多条交通运输线通过,线网密度大,山地、陡坡等地线网密度小。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近代,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 农业 有利影响 北半球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不利影响 热带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植物受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② 工业 有利影响 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减少。
不利影响 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使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加重。
③ 人类健康:夏季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 ,增加疾病的传播范围。
④ 海平面和海岸带: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⑤ 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 如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第三节 寒潮
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原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形成 3.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4.危害:①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中断。② 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 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5.防治措施:监测和预报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 自然资源 概念: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能量。
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2.水资源 组成 广义:陆地水和海洋水
狭义: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目前广泛利用的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
分布 ① 特点:明显的地域差异。 ②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③ 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④ 差异: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水资源特征: ① 补给的循环性 ②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③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
解题过程: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归纳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 太阳系:1) 组成成员:太阳(中心天体)、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2)按八颗行星的分类,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3、 地球: 1) 普通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显眼。
2) 特殊性:存在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自身物质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
存在生命的条件 原始海洋的形成——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
耀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黑子与降水
②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③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出现极光现象
④ 产生自然灾害: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3、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
2)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提供了能量。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特点:
地球运 动
围绕中心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
运动
地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恒星日(真正周期)
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
角速度:15°/小时,南北极点为0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级递减
公转
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恒星年(真正周期)
回归年
近日点:(1月初) 快
远日点:(7月初) 慢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书本18页图1-3-5)
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度数:目前是23°26′
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图自画)(书本19页图1-3-6)
回归年: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
………………………………………… 23°26′N
0 °
……………………………………… 23°26′S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 晨线:由黑夜到白天
1)产生昼夜更替 昏线:由白天到黑夜
昼夜更替 周期:24时
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 产生地方时
①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 特点: 东早西晚 15 °/时 4°/分钟
③ 计算公式: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差(东“+”西“—”)
④ 区时:① 定义:每一时区,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
5、计算公式: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西“—”)
6、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 °E地方时
3)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偏移规律: 沿运动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偏转
4)地球呈椭球体也和地球自转有一定关系
5、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
1)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书本21页)
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极夜;南半球则相反。
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秋分
赤道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夏至
北回归线
最大值: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最小值:南半球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冬至
南回归线
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最小值:北半球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现象(南半球则相反)
3)四季更替:
从天文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二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书本24页到28页)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差。散射作用表现最明显的为: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强,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只有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总的来说,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蓝、紫色光),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这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具有重要意义。
(3)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以后,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包括地面反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而构成的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这里要理解较冷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空气下沉;较热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空气上升。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不等的状况,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 热力环流实例,认识海陆风、山谷风及城郊热力环流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要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方向开始作水平运动,但大气一旦运动起来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对于高空风向,只考虑上述两种力,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而对于近地面大气中的风而言,除受上述两个力的作用影响外,还受到摩擦力影响,三力达到平衡时,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这些是理论上的风向,这只考虑等压线平行的情况,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等压线出现了闭合中心。这种气压场中,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
4.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地表不同纬度受热不均,赤道空气受热最多,因而膨胀作上升运动、而极地空气受热最少,冷却收缩作下沉运动。这样在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异,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地面上极地向赤道流动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偏转成极地东风;高空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到30°N附近成为西风、(由于空气从赤道上空)源源不断流来,在此堆积并下沉,致使这里形成副热带高压(近地面)。而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风,并与极地东风二者在60°N附近相遇,由于西风比极地东风暖而轻,故西风爬升在冷空气之上,形成极锋,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三圈环流在南半球同样存在。我们把这种不同纬度间大气运动形成的风带叫做行星风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高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低,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因此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例如,在亚欧大陆上,冬季形成亚洲高压,夏季形成亚洲低压;在太平洋上夏季形成北太平洋高压,冬季形成北太平洋低压。
(3) 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典型季风区
地区
季节
形成原因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东亚
冬季
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太平洋低压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太平洋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
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南亚
冬季
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
东北季风
温和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
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
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第一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
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工环境。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⑴.太阳辐射(最基本因素)⑵.大气环流 ⑶.下垫面因素 ① 海陆差异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侯
②洋流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减温减湿作用
③地形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递减。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⑷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影响大气的温度;改变大气成分,产生“温室效应”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局部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1、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是地理环境产生分异的基本原因。
2. 自然带: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 3、“理想大陆”: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干扰的假想大陆
4.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具体表现
分布的地区
形成基础
纬度地带性
由赤道向两极更替(南北方向)
低纬地区,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以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东西方向)
中纬度地区
以水分为基础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顶
海拔较高的山地
水热状况随高度而变化
非地带性
无一定形式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的影响 世界上的特大城市大部分位于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在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 。 2.气候的影响 大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和气候条件较优越的沿海地区。
3. 水的影响 ① 影响城市区位—— 河流的入海口处(如上海、广州)、河流汇合处(武汉、重庆)、水陆交通的转换处(杭州)、水运起点(赣州)都易形成城市。
② 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4. 矿产的影响
世界上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德国埃森、杜伊斯堡。
我国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的城市有:鞍山、包头、攀枝花、大同、马鞍山、鹤岗等。
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形平坦处线路平直,总长度小。崎岖的山地线路弯曲度大
(“之”字型或“8”字型),总长度长。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常有多条交通运输线通过,线网密度大,山地、陡坡等地线网密度小。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近代,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 农业 有利影响 北半球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不利影响 热带半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植物受病虫害的范围扩大。
② 工业 有利影响 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减少。
不利影响 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使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加重。
③ 人类健康:夏季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 ,增加疾病的传播范围。
④ 海平面和海岸带: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破坏港口设备,影响航运;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⑤ 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 如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第三节 寒潮
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 2.原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形成 3.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4.危害:①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中断。② 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 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 5.防治措施:监测和预报
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 自然资源 概念: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能量。
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2.水资源 组成 广义:陆地水和海洋水
狭义: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目前广泛利用的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等。
分布 ① 特点:明显的地域差异。 ②成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③ 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④ 差异: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水资源特征: ① 补给的循环性 ②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③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
请老师帮忙找一下高一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必修一的复习资料以下是目录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
我对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中的区时换算有点弄不明白,
地理知识点:谁有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的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与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点
请老师帮忙找一下人教版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复习资料 谢谢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结构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有关计算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听不懂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
求,地理高一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解题方法 最好是有解析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的知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