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introduction部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7 14:35:19
高分求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introduction部分
中英文都可以
中英文都可以
一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俗话说“剑亦有弊也有利”,也就是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课题小组特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认真的比较,这里将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虽佐料单调,可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西方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西方人.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中国城乡居民都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敬而远之”;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西方人则无此爱好.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宜多食;清蒸食品营养物破坏较少.西方人喜清蒸食品(营养物破坏较少),而中国则偏爱热炒(营养物破坏较多);西方人已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等是导致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识到红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红肉.中国的不少报刊也多次报道过红肉的问题,但目前中国人却未能引起到足够的重视.
五、饮食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还表现在西方的“分别”与中方的“和合”文化特征之差异.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就像“1+1=2”一样简单明了.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
来自三明二中
二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从事西式餐饮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本文来自织梦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内容来自dedecms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便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织梦好,好织梦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3、中西钦食方式、餐具及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dedecms.com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本文来自织梦
4、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是一个旨在供给维持生命的营养.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从这两种饮食观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日趋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变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dedecms.com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作者:万建中
台湾张起钧教授著有《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从宏观而言,这一判断是有道理的.因文化传统的缘故,西方人的人生倾向明显偏于男女关系,人生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投注于这一方面,这在汉民族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汉民族对于男女关系理解的褊狭,仅仅把它看作是单纯的性关系,而在传统文化中把性隐蔽化、神秘化,性被蒙上一层浓厚的羞耻和伦理色彩,对于现实的性,便只能接受生理的理解,视为淫邪.“男女之大防”,将男女关系与性关系等同起来,所以对性的认识也是肤浅的.而且这一切都还只能“尽在不言中”,说出来便有悖礼教,认为道德沦丧了.由于对性的回避、排斥,中国人把人生精力倾泄导向于饮食,这样,不仅导致了烹调艺术的高度发展,而且赋予饮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具体比较仍有意义.
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谁也不会否认,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
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落后了,到处打上了方法论中的形
而上学痕迹.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而且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正如张起钧先生在《烹调原理》中,对上海菜“咸笃鲜”描述的那样:“虽是火腿、冬笋、鲜肉三味并陈,可是在煮好之后,鲜肉中早有火腿与笋的味道,火腿与笋也都各已含有其它两种因素,而整个说起来,又共同形成一种含有三种而又超乎三种以上的鲜汤.”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
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
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国语‧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是说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肉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吃到.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他们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西方人以中西食物的差异来判定双方饮食营养的优劣是没有道理的.孙中山先生对饮食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他在《建国方略》中,详述了中西饮食现象的差异,并且得出结论:“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又中国人口之繁昌,与乎中国人拒疾疫之力常大者,亦未尝非饮食之暗合卫生有以致之也.”他还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素食,也习惯为常,而无待学者之提倡矣.欧美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故虽在前有科学之提倡,在后有重法之厉禁,如俄美等国之厉行酒禁,而一时亦不能转移之也.”
孙氏之言科学地道出了中国饮食之利及西方饮食之弊.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的,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按照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颇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在隆隆的辎重声中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时时刻刻记挂著“家”和“根”,尽管提倡青年人要四海为家,但在海外数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拄著拐杖来大陆寻根问宗.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和中国人饮食积淀相通合,它使中华民族那么地富有凝聚力,让中国的民俗那么地富有人情味.
网上太多了……加油.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俗话说“剑亦有弊也有利”,也就是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中西餐饮仍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弊端.那么如何避免和剔除两者的缺点,如何改善两者的饮食结构,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如何让中西方饮食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我们课题小组特经过细致的调查和认真的比较,这里将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由于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虽佐料单调,可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中国人炒菜时多用大火,因而油烟多,加上多不注意厨房的通风设备;而西方人不爱用大火炝锅,且厨房通风条件相当注意.因而烹饪人员及家庭主妇中患肺癌率中国人明显高于西方人.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中国城乡居民都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敬而远之”;中国人尤其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居民爱食猪肝、肠、肺等动物的内脏,西方人则无此爱好.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不宜多食;清蒸食品营养物破坏较少.西方人喜清蒸食品(营养物破坏较少),而中国则偏爱热炒(营养物破坏较多);西方人已意识到被称为“红肉”的牛肉、马肉和羊肉等是导致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病因之一,亦意识到红肉的脂肪也是前列腺癌及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注意到一周吃一次红肉.中国的不少报刊也多次报道过红肉的问题,但目前中国人却未能引起到足够的重视.
五、饮食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还表现在西方的“分别”与中方的“和合”文化特征之差异.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就像“1+1=2”一样简单明了.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
来自三明二中
二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从事西式餐饮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有5000年的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辽阔国土的地域差异,四大菜系逐渐形成,四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用料复杂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菜式多种多样,令人惊叹.
西方以欧美为代表,其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到中世纪,欧洲文化已十分完善,在此期间,旧西方的饮食文化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同时也十分注重口味. 本文来自织梦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含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想,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内容来自dedecms
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便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织梦好,好织梦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3、中西钦食方式、餐具及礼仪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争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dedecms.com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
本文来自织梦
4、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烹调出自饮食,饮食原来是一个旨在供给维持生命的营养.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殿堂.从这两种饮食观可以看出:西方饮食日趋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变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dedecms.com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作者:万建中
台湾张起钧教授著有《烹调原理》一书,他在序言中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从宏观而言,这一判断是有道理的.因文化传统的缘故,西方人的人生倾向明显偏于男女关系,人生大量的时间及精力投注于这一方面,这在汉民族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汉民族对于男女关系理解的褊狭,仅仅把它看作是单纯的性关系,而在传统文化中把性隐蔽化、神秘化,性被蒙上一层浓厚的羞耻和伦理色彩,对于现实的性,便只能接受生理的理解,视为淫邪.“男女之大防”,将男女关系与性关系等同起来,所以对性的认识也是肤浅的.而且这一切都还只能“尽在不言中”,说出来便有悖礼教,认为道德沦丧了.由于对性的回避、排斥,中国人把人生精力倾泄导向于饮食,这样,不仅导致了烹调艺术的高度发展,而且赋予饮食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虽然饮食文化在西方不够发达,不能典型地反映其文化的特点,但这种不发达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具体比较仍有意义.
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谁也不会否认,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
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就不可避免地落后了,到处打上了方法论中的形
而上学痕迹.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而且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正如张起钧先生在《烹调原理》中,对上海菜“咸笃鲜”描述的那样:“虽是火腿、冬笋、鲜肉三味并陈,可是在煮好之后,鲜肉中早有火腿与笋的味道,火腿与笋也都各已含有其它两种因素,而整个说起来,又共同形成一种含有三种而又超乎三种以上的鲜汤.”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
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
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
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
凡饮食都离不开菜.在中国“菜”为形声字,与植物有关.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国语‧楚语》:“庶人食菜,祀以鱼”,是说平民一般以菜食为主,鱼肉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吃到.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著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他们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西方人以中西食物的差异来判定双方饮食营养的优劣是没有道理的.孙中山先生对饮食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他在《建国方略》中,详述了中西饮食现象的差异,并且得出结论:“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又中国人口之繁昌,与乎中国人拒疾疫之力常大者,亦未尝非饮食之暗合卫生有以致之也.”他还说:“中国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实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无肉料之毒,故中国全国皆素食,也习惯为常,而无待学者之提倡矣.欧美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故虽在前有科学之提倡,在后有重法之厉禁,如俄美等国之厉行酒禁,而一时亦不能转移之也.”
孙氏之言科学地道出了中国饮食之利及西方饮食之弊.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反映在文化行为方面的,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按照美国民俗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颇近似于古典世界的阿波罗式,而西方人的文化性格则类同于现代世界的浮士德式.的确,西方人如美国人在开发西部时,他们把整个家产往车上一抛,就在隆隆的辎重声中走出去了.而中国人则时时刻刻记挂著“家”和“根”,尽管提倡青年人要四海为家,但在海外数十年的华人,末了还是拄著拐杖来大陆寻根问宗.这种叶落归根的观念,人文精神,不能不说是和中国人饮食积淀相通合,它使中华民族那么地富有凝聚力,让中国的民俗那么地富有人情味.
网上太多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