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详细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11/08 20:46:36
人教版高中物理知识详细总结
http://www.zxxk.com/Channel_11/SoftShow.Asp?SoftID=613484
1.电压
⑴电压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⑵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①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②单位换算关系:1 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③常用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
手机电池:3.6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电压表及其应用
⑴电压表
①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刻度盘上标有符号V和表示电压值的刻度.
②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V和0~15V,分度值分别为0.1V和0.5V.
③读数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
⑵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中.
测量电路中某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时,应将电压表与这个元件并联.若要测量电路中某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将电压表并联在这段电路的两端.
②连接电压表时,应让电流从红接线柱(“+”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黑接线柱(“-”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⑴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U=U1+U2
⑵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U1=U2
4.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⑴电阻
①定义: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②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①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②换算关系:1kΩ=1000Ω 1MΩ=1000kΩ
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⑴决定电阻大小的内部因素
①导体的材料
②导体的长度
③导体的横截面积
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相同的导体,电阻大小通常不同;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⑵决定电阻大小的外部因素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没有作特殊说明的时候,一般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即一般只考虑内部因素.
6.变阻器
⑴变阻器及其作用
变阻器是一种利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它的主要用途是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常见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⑵滑动变阻器
特点:能连续的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值.
⑶电阻箱
特点:能够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的改变电阻的大小.
一、 说教材
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我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教材简析
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说: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点:阐明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了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研究而提出的三条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2.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牛顿第一定律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从而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质惯性的概念.
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以知识本身为出发点,从而培养人的实际能力,最终升华出知识的价值——德育目标.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确切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
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识,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识,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物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推理法为主;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二、 说教学
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1.电压
⑴电压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⑵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
①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②单位换算关系:1 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③常用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V
手机电池:3.6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电压表及其应用
⑴电压表
①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刻度盘上标有符号V和表示电压值的刻度.
②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0~3V和0~15V,分度值分别为0.1V和0.5V.
③读数的方法与电流表相同.
⑵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中.
测量电路中某个元件两端的电压时,应将电压表与这个元件并联.若要测量电路中某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将电压表并联在这段电路的两端.
②连接电压表时,应让电流从红接线柱(“+”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黑接线柱(“-”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这时测的是电源电压.
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⑴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U=U1+U2
⑵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
U=U1=U2
4.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⑴电阻
①定义: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②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①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②换算关系:1kΩ=1000Ω 1MΩ=1000kΩ
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⑴决定电阻大小的内部因素
①导体的材料
②导体的长度
③导体的横截面积
在相同的条件下,材料相同的导体,电阻大小通常不同;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⑵决定电阻大小的外部因素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在没有作特殊说明的时候,一般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即一般只考虑内部因素.
6.变阻器
⑴变阻器及其作用
变阻器是一种利用改变电阻线的长度的方法来改变电阻大小的仪器.它的主要用途是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常见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⑵滑动变阻器
特点:能连续的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但不能读出电阻值.
⑶电阻箱
特点:能够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但不能连续的改变电阻的大小.
一、 说教材
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我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 教材简析
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说:它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其一,它属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我们应该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展开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其二,它属运动学和力学的结合点:阐明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各自研究内容的不同,扼要地说明了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牛顿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研究而提出的三条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
2. 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比如对于《牛顿第一定律》这课来说:牛顿第一定律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从而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质惯性的概念.
这样的顺序充分体现了以知识本身为出发点,从而培养人的实际能力,最终升华出知识的价值——德育目标.
二、 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确切地道出了教学系统中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作用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一级水平发展,有效地对学生探索尝试活动进行诱导和评价.为此,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不应以教为中心,而应以学为主体进行设计.既把学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学生主体的根本保证.
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知识,以演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知识,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物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推理法为主;教学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从学法指导来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说课活动中虽然没有学生,看不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但教师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怎样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从教师的说课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二、 说教学
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列表附后):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