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清代科举制度形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5 20:38:57
清代科举制度形式
清代士人在应科举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经过考取生员、考取举人和考取进士这三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考试.确言之,清代各种科举考试可以归入生员考试、举人考试和进士考试等三个系列.在这三个系列中,秀才系列和举人系列的考试均与“学政”这一官职有关.
  清代的学政是中央派往各省管理教育和科举事务的官员,其制源于宋代.宋代曾置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之学政,并巡察所部儒师之优劣、士子之勤惰.明代除在各省设置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外,还分设各种道员,其中有一种以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的道员,称提学道,一般由京朝官简任.这种制度在清代继续沿用,雍正后统称 “钦命提督某省学政”,一般称“学政”.学政多由朝廷在翰林院、詹事府官员中选任,由其他京官选任者也带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衔;由于学政还兼有在派往省份考试武生的职责,因而又加提督衔.清代的学政三年一任,逢子、卯、午、酉乡试之年的八月简放,其基本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主持“院试”(详下文),录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第二是主持各地检验生员学业的“岁考”;第三是主持作为乡试预备考试的“科考”.学政系朝廷使节,不受督抚节制,地位很高.下面将科举制度中生员、举人和进士三个系列的考试程序做一个大致的叙述:    
  (一)生员(秀才)系列的考试.
  童生考取生员须经本县、本府(或本直隶州、厅)和学政的三级考试:  
  1.县试.县试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其程序,童生向本县衙署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之履历;或出具同考五人互相保结,或出具本县廪生的保结,保其身家清白,不属于优倡隶皂之子孙,以及没有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等情,然后方准应考.县试一般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的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第一场录取者准应府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县试第一者称县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2.府试.府试由知府、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日期多在四月.因故未参加县试者,可于府试前补试一场,亦可参加府试.其他报名、具保、场次、考试内容等与县试相同.第一场录取者即准应院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府试第一名称府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3.院试由学政主持.各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两次巡回各地,称按临,主持生员的岁考和科考;与此同时,进行童生的院试.因故未参加府试以及县试、府试均未参加者,均可经补考后参加院试.院试报名、结保、考试内容等与县、府试同,惟正场之前加试经古一场,考试解经、史论、诗赋等.院试场规较严.入场由学政亲自点名,认保、派保的廪生排立学政座旁,如有冒考、顶替者,查出究办;此外互保的五名童生还须互相觉察,如有容隐包庇,五人连坐.考生入场携带考篮,内装笔墨食物.为防止夹带,要进行严格的搜检,甚至要解发、袒衣,连鞋袜、文具也要检查,不许携带片纸只字进入考场.点名入场后,考场即封门,禁止出入.为防止考官徇情,试卷弥封糊名.院试录取的新生须填写亲供,书年龄、籍贯、三代以及身高相貌特点,由各州县学官出具印结,汇报学政.学政于大堂召集新生行簪花礼,然后分拨县、州、府学学习.留县者称县学生员,拨府者称府学生员.各府、州、县奉到学政发下的新生名单后,即通知新生定期穿戴雀顶蓝袍,齐集官署大堂设宴簪花;然后在府、州、县官的带领下,前往孔庙谒圣,再至学宫拜谒本学学官.此后即开始入学学习.
  学政按临各地,除主持童生入学考试外,还负有整顿学风、检察生员品行和考察生员学业等责任.为此,他还须主持以下活动: 科举考生雕像   
  1.观风、谒庙和放告.学政按临一地后,往往首先拟出经解、策、论、诗、赋等题目,令生员和童生选作,有时也就近到书院考试生童.这些活动旨在考察各地文化风俗,称观风.院试进行之前一日,学政着朝服谒文庙,在大成殿阶下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升明伦堂,由学官宣读朝廷颁布的旨在规范士子品行的《卧碑文》和《圣谕广训》,诸生肃立环听;此后,由生员掣签讲书,各讲《四书》一章.讲书结束后,根据察访结果对品行学业优劣生员当众予以奖罚;然后查看文庙围墙,倘有破损,即令修理.谒文庙后学政回府州县官署放告,即准人民申诉冤屈,控告不法文武生员、贡生、监生.控状无关学校者不予受理,交当地知府处理.贡生、监生和文武生员犯法,其情节轻者惩戒,重者斥革.  
  2.岁考.学政到任后第一年按临各地,在主持院试之前对生员进行考试,旨在检查其学习情况,府、州、县学的附生、增生、廪生均须参加,称岁考.岁考实行“六等黜陟法”,即将考试成绩评定为六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如增生、附生补为廪生,廪生降为增生、附生等.此外,对成绩考列五、六等者,还有青衣和发社两种惩黜.着蓝衫本为生员身份的象征,“青衣”处分即使被惩生员改着青杉,曰“青衣”;“发社”即由县学降入乡社学;最严重的处分是革黜为民.  
  3.科考.科考是乡试的预选考试,学政到任后第二年进行.成绩分三等,其一二等及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准应乡试.除科考外,旨在选送参加乡试人员的考试还有生员、贡生、监生的“录科”和“录遗”.所谓录科,即科考成绩三等未获得参加乡试资格者、因故未参加科考者以及在籍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因名不列于本地学宫而不参加科试者,皆须于乡试之年七月由学政考试录科,方能送考;录科各省有定额.所谓录遗,即经录科考试仍未能取得参加乡试资格者以及未参加录科考试者,可以再参加一次考试,录取者也准其乡试.有些人员,可以不经科考、录科、录遗而直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在这些人中,现任学官准由学政直接送考;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由本监官直接送考;正印官胞兄、弟、子、侄中随官员在任读书的贡生、监生,准许本官申送参考;学官、州县佐贰由本任地方官申送参考.  
  (二)举人系列的考试,即乡试.
  清代通过乡试选拔举人,是取古代“乡举”之义.“乡举”一语见于《周礼》,言乡大夫向朝廷推举贤能.汉代察举制度举孝廉、举文学、举明经有道等,就是乡举,无需经过考试.科举制度建立后,乡举须通过考试,因而发展成为乡试制度.明清士子通过乡试后,即取得一种永久性功名 ———举人,可按科无限期参加礼部会试.  
  1.乡试的时间和考试内容.清代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遇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增加一次,称恩科.如过庆典之年适逢正科之年,则改是年正科为恩科,原正科改在此前或此后一年举行.《周礼》有三年大比之制,故乡试之年亦称大比之年.乡试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乡试分三场进行.以初九、十二、十五日为正场,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考试内容,顺治初年规定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用八股文,谓之制义,亦称制艺、时艺、时文;第二场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乾隆五十二年后,改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策问五道,题问内容为经史、时务、政治.顺天乡试的《四书》题和贴试诗题由皇帝钦命,其余考试内容由主考、同考官员命题;各省乡试均由主考命题.  
  2.乡试的参考人员.清代乡试考场设于顺天府和各省.顺天乡试亦称北闱,参考者有两部分人:一为直隶、奉天、热河等省区以及满蒙汉军的生员和贡生、监生;二为各省的贡生、监生.各省乡试地点在省城,参考者为本省的生员.
  3.乡试的考场.清代乡试考场称贡院.对于贡院的建筑结构,清末甲辰(1904年)科进士出身的商衍鎏先生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有过记述:顺天贡院建在京师崇文门内东南角,大门前有一座“天开文运”的牌坊,其他与各省贡院基本相同.各省贡院均建于省城东南,贡院大门上正中悬“贡院”墨字匾额,大门东、西建立两坊,分别书“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贡院大门外为东、西两座辕门,大门分中、左、右三门.进大门后为龙门,门内又平开四门,取《尚书?虞书》 “辟四门”以招贤俊之义.龙门直进为至公堂,是监临和外帘官的办公处所.在龙门和至公堂中间,有一楼高耸,名曰明远楼,居高临下,全闱内外形势一览无余.监临等官员可登楼眺望,稽察士子有无私相往来、执役人员有无代为传递之弊.至公堂再往后有一座飞虹桥,过桥即为内帘门.内帘的后部是正副主考和房官办公阅卷的场所.龙门、明远楼两侧是士子考试的号舍,号舍自南而北若干排,每排数十间乃至近百间,顺天和某些大省贡院的号舍总数可达万余间,中小省也有数千间.贡院四面围墙遍插荆棘,四角各有一楼,以为望.考试期间,贡院四周派军队分段驻守巡逻.
  4.乡试的场规.清代乡试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严禁考官交通嘱托,贿卖关节,严禁士子与员役协同作弊,违禁者严处.1858年,顺天乡试发生舞弊案,主考官、协办大学士柏被问斩,数十名官员、士子受到包括死刑在内的严重处罚.  
  5.乡试的考官和阅卷、录取.
  清代乡试的考官为正副主考,每省各一人(道光后顺天乡试的副主考为三人),负责命题、阅卷、录取.正副主考均由皇帝钦命简放,专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官员.其中顺天乡试用一、二品大员,其他省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詹事府和都察院的官员.除正副主考外,各省乡试还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各省8~18人不等.顺天乡试的同考官由礼部会同吏部选用科甲出身的官员担任,各省乡试的同考官由担任乡试“监临”的督抚考选,专用邻省接界三百里以外的在籍进士、举人.“监临”负责监察、总摄考场事务.顺天乡试以顺天府尹为汉监临,任用二三品满官为满监临;各省乡试以巡抚、总督为监临.此外,乡试还设监试、提调、帘官等人员负责管理考场.士子用墨笔作答的原卷称墨卷,出场交卷后由弥封人员将卷上姓名籍贯弥封.为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之弊,将弥封后的墨卷编号交誊录人员用朱砂誊录,称朱卷.朱卷誊毕后,经对读人员与墨卷校对无误,分别套封,墨卷存于外帘,将朱卷交内帘阅卷.正副主考批阅各房荐卷,以头场为主,阅后结合第二三场的情况,互阅商酌,取定中额.放榜之日,按中式朱卷红号调取墨卷,当众开封,填写榜名,放榜公布.乡试放榜后各省试卷调礼部复查,称磨勘.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未取之卷,皆曰落卷,也须略加批语,试后发给考生.乾隆间,有时令督抚、学政对中式举人进行复试,嘉庆后成为定制,道光后定赴京复试.  
  6.乡试的中额.
  清代乡试中额各省多寡不一,依文风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赋之轻重而定.如乾隆年间共取1200余名.乡试正榜取中者称举人,此外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亦称副贡.放榜之期在九月,第一名称解元,顺天乡试的解元例为直隶人.  
  7.乡试的放榜.
  清代乡试于九月放榜,多选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取龙虎榜之意;又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放榜时,正副主考、监临、房官、提调、监试等齐集公堂,拆墨卷弥封核实中式者姓名、籍贯;核实后交书吏唱名,唱毕填写正榜.榜由第六名写起,末名写完后再提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谓之“五经魁”.填榜至此,时已入夜,公堂上下燃起巨红花烛,经魁出于哪一房官即将红烛一对置于该房官案前,以表荣誉.经魁唱名声音特高,曰闹五魁.五经魁填写完毕后填写副榜.全榜填写完毕,将榜文加盖顺天府尹或本省督抚关防,载以黄绸彩厅,在鼓乐仪仗兵丁的护卫下,送到顺天府尹署或各省布政使司署、巡抚署前张挂.发榜第二天,在各省巡抚衙门举行“鹿鸣宴”,由主考、监临、学政内外帘官和新科举人参加.新科举人谒见主考、监临、学政、房官,然后依次入座开宴,演奏《诗经》中的《鹿鸣》之章,作魁星舞.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新科举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会试一科或三科不中,也可以经过吏部的“拣选”或“大挑”就任低级官员.  
  (三)进士系列的考试,包括会试、复试和殿试.
  “进士”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至隋朝开始成为取士科目,后为历代沿用.清代举人中式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  
  1.会试.
  清代会试于春季在京师贡院举行,试期多在三月,所以也称春试(春闱);因由礼部主持,也称礼闱.会试每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年举行;遇乡试恩科,翌年之会试即为会试恩科,是年正科或提前或延后一年举行.会试考试、阅卷、场规和考试内容等基本同于乡试,惟第一场《四书》三题由皇帝钦命.会试考官于三月简放,初用内阁六部大员4~7人;咸丰后定制4人,一正总裁,三副总裁,以大学士及翰林进士出身的一二品官员者充任;同考官18人,与主考官同时简放,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实缺京官.清代会试中额各科多寡不同,一般为百余名或二三百名,最多一科为406名,最少一科为96名.会试四月放榜,中式者称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  
  2.复试.
  经会试取中的贡士,接着要参加复试.清初贡士本不进行复试,康熙五十一年因发生科场案,会试后进行了复试.雍正、乾隆两朝,复试间行之,至嘉庆初始成为定制,地点在皇宫保和殿.复试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当日交卷.第二天派阅卷大臣评定成绩,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准参加殿试.  
  3.殿试.
  殿试于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廿一日举行,廿五日传胪(公布名次),著为定制.殿试最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四年改在皇宫太和殿东西阁阶下,遇风雨时,在太和殿东西两庑.乾隆五十四年,又改太和殿在保和殿.殿试的内容为时务策一道,由读卷大臣拟出若干题,送皇帝钦定圈出,作为试题.殿试试卷的评阅,由皇帝任命读卷大臣进行(由于殿试在名义上是皇帝作主考,所以称读卷而不称阅卷).读卷大臣共8名,首先由礼部开列大学士及进士出身的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的名单,奏请皇帝从中简派.殿试翌日,读卷大臣集于文华殿阅卷.其阅卷的进行,将全部试卷平均分给八名读卷大臣,各自先阅自己所分之卷,然后互相轮看,称转桌.最终成绩的核定一般推首席读卷大臣进行,其他人参加意见.成绩评定后,于廿四日向皇帝进呈前十本,钦定名次并公布引见,称小传胪.廿五日在太和殿公布全部名次,称传胪.殿试名次的排列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传胪后颁发上谕,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状元服殿试传胪典礼十分隆重.清晨,由銮仪卫在太和殿前设卤簿法驾,在檐下设中和韶乐,在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由礼部和鸿胪寺在太和殿内东楹和丹陛之上正中设黄案,丹陛之下设云盘,在午门外设彩亭御仗鼓乐.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各着朝服在丹陛之下左右序立,新科进士身着朝服,头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奇偶序立东西丹墀之末.典礼时到,礼部堂官诣乾清门奏请皇帝礼服乘舆,引入太和殿升座.此时,中和韶乐奏隆平乐章;阶下鸣鞭三响.鞭用皮制,长一丈余,司礼者执鞭柄由下飞舞,回旋而上,鞭声清脆悦耳,响彻云霄.鸣鞭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乐章,读卷大臣等官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进殿从东楹的黄案上取出黄榜,授给礼部尚陈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之上.这时,丹陛大乐又起奏,鸿胪寺官员引新进士就位,宣读制诰:“某年某月某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左侧;唱第一甲第二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右侧稍后;唱第一甲第三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左侧再稍后处.然后唱第二甲某人等若干名,第三甲某人等若干名,不引出班.唱名毕,鼓乐大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乐章.典礼完毕,皇帝乘舆还宫.礼部尚书用云盘奉黄榜,置于彩亭之中,在礼乐仪仗下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在长安街张挂三日.新进士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一甲三人随榜亭由午门正中出.由于丹陛中石只有皇帝才可以踩践,所以午门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从不开启,殿试传胪后准许文武一甲进士由此门出,这是连亲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隆遇.4.朝考.殿试传胪后五日,在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称馆选.朝考内容为诏、论、疏、诗、赋等形式,前后不一;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等第,而以朝考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四数者(即殿试二甲、复试、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朝考成绩同时也是进士授官的依据.复试、殿试、朝考均重视楷法,书法不好者难取优等.
  (四)武科考试.  
  清代科举考试除文科外,还有武科,在紫禁城箭楼前广场举行.武科中童生考取生员的童试,其县试、府试略同于文科;其院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于岁试文童考试时举行武童考试,科试之年不考试武童.武科的童试分内外场,第一、二场为外场,考试马射、步射、硬弓刀石;第三场为内场,考默写《武经》,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等.其中额,府学20名,小州县7~8名,中等州县12名,大州县15名.武科的乡试和会试俱分为三场.头场考试马箭,第二场考试步箭,再考试开硬弓、舞刀、掇石等,此为外场;第三场考试策、论,嘉庆后改为默写《武经》,此为内场.武科乡试的试期为十月,各省中额较文科为少.武举人会试落第者,可赴兵部拣选,任用为绿营兵的千总等低级武官.武科会试的试期在九月,中额一百名至二百名不等.会试后经复试、殿试,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以守备(绿营官职)在兵部注册选用.  
  (五)制科.上述生员、举人、进士系列的考试,均为科举制度中的常科考试.除常科外,清代科举也有制科,或称制举,举行的次数很少.制科由皇帝在殿廷亲自进行.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两次开博学鸿词科,令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举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均可应考.其试题为诗、赋、判等,成绩列在一、二等者俱授翰林官.除此之外,每逢皇帝登基之年令各地举孝廉方正、皇帝巡幸召试,也属于制科.
  四、清代科举制度的废除
  明清两代,不断有人抨击八股取士不能选拔人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东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等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于是,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迫切需要经世应变之才以维持其统治.然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却不能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内政外交所需的其他许多知识,均出于科举士人的旧学视野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的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科举制度的改革最初始于注重时务. 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认识到国子监“专课文艺,无裨实学”,下令“兼课论、策”,“奖励留心时务者”.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员的童试加试算学;1895年(光绪廿一年),又下令加试时务,与算学任选一门.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废除八股是维新派的一项基本主张.百日维新中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八股文不能“励实学而拔真才”,下令“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不久,又根据张之洞、陈宝箴的建议发布上谕,详细规定了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又规定:“嗣后一切考试,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以励硕学而黜浮华.”然而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慈禧下令废除各项新政,上述有关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也被废除.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最初计划对科举制度进行所谓“变通”,但很快就决定彻底废除.其大致过程是:1901年,宣布废除武科科举考试;同年,下诏举行经济特科.
  1903年,经中央和地方官员保举,选拔“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186人,在皇宫保和殿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这次考试主试、复试各一场,考试内容为论一篇、策一道;现任官员取中者略予升叙,举人贡生取中者任用为知县、州佐等官.对于文科常科考试,清政府于1901年8月颁布上谕,命自第二年起在乡试会试中废止八股文,首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改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改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其他考试均依此例.1903年3月,袁世凯、张之洞联衔上奏,说科举阻碍新教育制度的实行,请求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