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集〉》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语文书中课文名称是什么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8 19:26:18
《杜工部集〉》体裁是什么?作者是谁?语文书中课文名称是什么啊?
《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圣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又自称少陵野老,故世亦称杜少陵,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杜甫的祖籍是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瑶湾(今属河南).杜甫出身于为官世家,其先祖杜预是晋代名将、大儒.祖父杜审言曾任修文馆直学士,为当时的“文章四友”之一,是初唐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的青少年时代正逢唐代的开元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由于家学渊源,杜甫在少年时代就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吟诗做赋,交游于文人雅士之间.
杜甫在20岁时,走向社会,开始到各地漫游.他首先来到吴越等地,到过金陵、苏州、杭州和浙东一带,江南的山光水色,名胜古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扩大了他的视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24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他有诗说:“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兆堂.”此次考试落第,他又到名山在川间漫游.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35岁,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次年,又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但又失败了.这时,唐玄宗身居皇宫,迷恋声色,不问朝政,大权落在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手中,政治黑暗,社会不安.这次科场失败,对杜甫的打击极深,他已人到中年,政治上没有出路,生活上也遇到困难,写过“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一类抒发积愤的诗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杜甫曾向权贵献过诗,如《赠翰林张四学士》,也曾向唐玄宗献过《三大礼赋》、《封西岳赋》,在《进封西岳赋表》中他诉苦说:“臣本杜陵布衣,年过四十,经术浅陋,进无补于明时,退尝困于衣食……”但不管他如何恳求也没有得到皇帝的恩赐.此时,杜甫奔走在达官贵人之间,受尽世态炎凉之苦,饱尝人世辛酸,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这时杜甫追求富贵的幻想破灭了,他对社会、对上层统治阶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穷困生活使得他有机会接近贫苦百姓,了解他们的悲苦生活,为他的创作找到了素材.这时期,杜甫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如反映统治集团发动穷兵黩武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兵车行》,揭露和讽刺帝王宫中腐朽淫糜生活的《丽人行》.富贵贫贱,上下悬殊,诗人用诗歌揭露了现实社会的不平.
天宝十四年,杜甫44岁时被初次任命为河西县尉的小官,但是他没有赴任.同年11月又任命他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器、管理门禁的微末官职.杜甫迫于生计,接受了.这期间,他抽空回来奉先县(今山西蒲城)探望家属.当他进入家门,遇见的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这次生活上遭受的打击,对杜甫来说是非常惨痛的.愤怒出诗人,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终于用诗的语言进行了控诉,写出了震撼千古的长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了诗人回家途中、到家后的感触见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对立.诗中凝结了杜甫近十年来在长安政治生涯中的观察和体验.全诗充满愤激之情,作者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生活,抒发感慨,写出了富者穷奢极欲,“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写贫者尸填沟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时诗人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只有浩歌当哭,把满腔悲愤用诗歌来发泄了.这篇长诗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杜甫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标志.
安史之乱发生后,安禄山的叛军先后攻占了洛阳、潼关、长安.唐玄宗逃回四川,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此时杜甫把家眷安顿在羌村,只身奔赴灵武,不幸途中为叛军所俘虏,被拘回长安.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往凤翔,得以谒见肃宗,被授任左拾遗.这是在皇帝身边供职的人,是从八品的谏官.他就任后不久,因营救房■.而忤怒肃宗.皇帝为疏远他,批准他回鄜州探亲.杜甫在回家路上亲眼看见了村镇遭受战争破坏的惨状,他写了著名的《北征》、《羌村三首》等诗篇.同年九月,长安、洛阳先后收复,杜甫随朝廷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之职.杜甫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安定生活,写了几篇歌功颂德的作品.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终于因为受到房■事牵连,被贬为司功参军,这是一个管理地方文教工作的官职.
杜甫从48岁到成都,中间几度迁移,到57岁离开夔州,期间的10年中是杜甫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现存的1400多首诗中大部分写于此时,其中有很多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些诗,有的反映了现实生活,有的抒发感怀,有的咏叹古迹,有的怀念故人……内容丰富,艺术上乘,如著名的诗篇《剑门》、《蜀相》、《野老》、《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感五首》、《旅夜书怀》、《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壮游》、《又呈吴郎》、《登高》等等.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奔波于湘江的客舟中,贫病而死,终年59岁.继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颗灿烂的巨星陨落了,而他诗歌的光辉却永远地照耀着中国和世界的诗坛.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一千多年以来,多少诗人继承他的传统,学习他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着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杜甫的《杜工部集》,注本有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杨伦《杜诗镜铨》等.
作品缩写
杜甫诗歌作品中贯穿着一条爱国思想的红线,正因为爱国,他才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动态.他对唐王朝的盛世,曾在诗中由衷地歌颂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镐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忆昔》)面对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穷兵黩武、养痈蓄患、生活腐朽、政治黑暗,他在诗中无情地评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主将位益崇,气骄陵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后出塞》);“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这些诗中对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发动开边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对唐玄宗盲目信任安禄山而导致的叛乱,对唐代统治集团的奢侈糜烂生活,都一一加以揭露和斥责.
杜甫的爱国思想决不表现在对皇帝个人或一姓王朝的愚忠上,而是以民为贵.他尊重人民,热爱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诗人的一生中写了很多反映人民思想愿望和生活疾苦的诗篇,著名的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蚕谷行》、《岁晏行》、《负薪行》、《佳人》等等,无不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命运寄寓深切的同情.杜甫所写的这一类饱含人民血泪的诗篇中,有许多闪光的诗句,千百年来不断打动着读者的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糍窄.饱食亦何心?荒哉高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无贵贱不悲,无富贵亦足”等等,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
杜甫还写过许多与友人赠答、怀人念旧的诗篇.这些作品也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他重情义、念故旧的忠厚品质,如他只是在30几岁时与李白一度交往,但终生不忘,写过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篇.杜甫对待其他朋友也莫不如此,最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可以说是这一类诗歌中的代表作: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是诗歌艺术大师,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着重于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注意挖掘社会生活的本质,取材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命运和社会事件,经过加工、提炼,形象地再现出来.杜甫生活的时代,安史之乱是主要的政治事件,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中取材于这一事件的作品为数甚多.人们从阅读中可以体会到当时真实的情形和诗人激动难平的心情.例如,当杜甫听到唐朝官军平定安史之乱后,欣喜若狂,立刻写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惊喜欢快状历历如绘: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屡经战乱忧患的人听到捷报消息的惊喜激动之态,其心理表现传神入微,形态刻画惟妙惟肖.全诗感情饱满,豪迈爽朗,语言流利,笔墨酣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诗歌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在他的笔下几乎任何事物、种种思想感情都可以用诗歌来体现.他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有记录社会政治、怀古咏事、反映亲情友情、描绘自然风光、叙写边塞军旅生活、写田园生活、鉴赏文学艺术等.从诗歌题材的广阔上看,杜甫的创作成就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
杜甫诗歌体裁灵活多样,他善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善于捕捉典型事物抒发情怀,且古体、近体、乐府歌行都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古体诗在唐代已有五古、七古之分,五古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成熟,七古在唐初才兴起,而杜甫对这两种诗体都能灵活运用,写出了许多雄沉、奔放、慷慨、激越的诗篇,例如五古《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首诗约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杜甫贬官华州,正逢关中大旱,饿殍遍野,百姓多离家逃荒,诗人也不得不弃官流落秦州.诗中描写了战乱中一个弃妇的不幸遭遇,同时也寄寓诗人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首五古,清丽通脱,格调高古,具有汉魏诗歌的风格韵致.
杜甫的近体诗创作成就更大,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他都能熟练运用并加以发展.他创作的近体诗,数量多,质量高,有些诗思想深邃,形式精工,历来都被认为是唐诗中的典范之作.杜甫的五七言绝句多是传世之作,风格多样,色彩斑斓.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中前两句写山清水秀之景,水绿鸟白,山青花红,但这美景对于一个忧心忡忡的诗人,却只能勾起他的异乡漂泊之感.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此诗宛如用语言组成的色彩明丽的油画,黄、绿、白、青四种颜色相互辉映,淡雅和谐.鸟雀、青天、山峦、航船,画面有动有静,远近相应,使形象有流动感、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师讲评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采,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关键知识点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妙语背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又自称少陵野老,故世亦称杜少陵,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杜甫的祖籍是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瑶湾(今属河南).杜甫出身于为官世家,其先祖杜预是晋代名将、大儒.祖父杜审言曾任修文馆直学士,为当时的“文章四友”之一,是初唐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的青少年时代正逢唐代的开元盛世,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由于家学渊源,杜甫在少年时代就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吟诗做赋,交游于文人雅士之间.
杜甫在20岁时,走向社会,开始到各地漫游.他首先来到吴越等地,到过金陵、苏州、杭州和浙东一带,江南的山光水色,名胜古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扩大了他的视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24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他有诗说:“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兆堂.”此次考试落第,他又到名山在川间漫游.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杜甫35岁,他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次年,又一次参加进士考试,但又失败了.这时,唐玄宗身居皇宫,迷恋声色,不问朝政,大权落在口蜜腹剑的宰相李林甫手中,政治黑暗,社会不安.这次科场失败,对杜甫的打击极深,他已人到中年,政治上没有出路,生活上也遇到困难,写过“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一类抒发积愤的诗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杜甫曾向权贵献过诗,如《赠翰林张四学士》,也曾向唐玄宗献过《三大礼赋》、《封西岳赋》,在《进封西岳赋表》中他诉苦说:“臣本杜陵布衣,年过四十,经术浅陋,进无补于明时,退尝困于衣食……”但不管他如何恳求也没有得到皇帝的恩赐.此时,杜甫奔走在达官贵人之间,受尽世态炎凉之苦,饱尝人世辛酸,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这时杜甫追求富贵的幻想破灭了,他对社会、对上层统治阶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穷困生活使得他有机会接近贫苦百姓,了解他们的悲苦生活,为他的创作找到了素材.这时期,杜甫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如反映统治集团发动穷兵黩武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兵车行》,揭露和讽刺帝王宫中腐朽淫糜生活的《丽人行》.富贵贫贱,上下悬殊,诗人用诗歌揭露了现实社会的不平.
天宝十四年,杜甫44岁时被初次任命为河西县尉的小官,但是他没有赴任.同年11月又任命他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器、管理门禁的微末官职.杜甫迫于生计,接受了.这期间,他抽空回来奉先县(今山西蒲城)探望家属.当他进入家门,遇见的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这次生活上遭受的打击,对杜甫来说是非常惨痛的.愤怒出诗人,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悲愤,终于用诗的语言进行了控诉,写出了震撼千古的长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写了诗人回家途中、到家后的感触见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对立.诗中凝结了杜甫近十年来在长安政治生涯中的观察和体验.全诗充满愤激之情,作者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生活,抒发感慨,写出了富者穷奢极欲,“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写贫者尸填沟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时诗人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只有浩歌当哭,把满腔悲愤用诗歌来发泄了.这篇长诗既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杜甫走上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标志.
安史之乱发生后,安禄山的叛军先后攻占了洛阳、潼关、长安.唐玄宗逃回四川,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此时杜甫把家眷安顿在羌村,只身奔赴灵武,不幸途中为叛军所俘虏,被拘回长安.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逃出长安奔往凤翔,得以谒见肃宗,被授任左拾遗.这是在皇帝身边供职的人,是从八品的谏官.他就任后不久,因营救房■.而忤怒肃宗.皇帝为疏远他,批准他回鄜州探亲.杜甫在回家路上亲眼看见了村镇遭受战争破坏的惨状,他写了著名的《北征》、《羌村三首》等诗篇.同年九月,长安、洛阳先后收复,杜甫随朝廷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之职.杜甫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安定生活,写了几篇歌功颂德的作品.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杜甫终于因为受到房■事牵连,被贬为司功参军,这是一个管理地方文教工作的官职.
杜甫从48岁到成都,中间几度迁移,到57岁离开夔州,期间的10年中是杜甫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现存的1400多首诗中大部分写于此时,其中有很多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些诗,有的反映了现实生活,有的抒发感怀,有的咏叹古迹,有的怀念故人……内容丰富,艺术上乘,如著名的诗篇《剑门》、《蜀相》、《野老》、《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感五首》、《旅夜书怀》、《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壮游》、《又呈吴郎》、《登高》等等.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奔波于湘江的客舟中,贫病而死,终年59岁.继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颗灿烂的巨星陨落了,而他诗歌的光辉却永远地照耀着中国和世界的诗坛.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一千多年以来,多少诗人继承他的传统,学习他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着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杜甫的《杜工部集》,注本有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钱谦益《杜工部集笺注》、杨伦《杜诗镜铨》等.
作品缩写
杜甫诗歌作品中贯穿着一条爱国思想的红线,正因为爱国,他才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动态.他对唐王朝的盛世,曾在诗中由衷地歌颂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镐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忆昔》)面对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穷兵黩武、养痈蓄患、生活腐朽、政治黑暗,他在诗中无情地评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主将位益崇,气骄陵上都.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后出塞》);“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这些诗中对唐玄宗不顾人民死活发动开边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对唐玄宗盲目信任安禄山而导致的叛乱,对唐代统治集团的奢侈糜烂生活,都一一加以揭露和斥责.
杜甫的爱国思想决不表现在对皇帝个人或一姓王朝的愚忠上,而是以民为贵.他尊重人民,热爱人民,处处为人民着想.诗人的一生中写了很多反映人民思想愿望和生活疾苦的诗篇,著名的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蚕谷行》、《岁晏行》、《负薪行》、《佳人》等等,无不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命运寄寓深切的同情.杜甫所写的这一类饱含人民血泪的诗篇中,有许多闪光的诗句,千百年来不断打动着读者的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糍窄.饱食亦何心?荒哉高粱客.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无贵贱不悲,无富贵亦足”等等,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
杜甫还写过许多与友人赠答、怀人念旧的诗篇.这些作品也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他重情义、念故旧的忠厚品质,如他只是在30几岁时与李白一度交往,但终生不忘,写过好几首怀念李白的诗篇.杜甫对待其他朋友也莫不如此,最著名的《江南逢李龟年》可以说是这一类诗歌中的代表作:
歧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是诗歌艺术大师,在诗歌创作上他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着重于反映现实社会生活,注意挖掘社会生活的本质,取材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命运和社会事件,经过加工、提炼,形象地再现出来.杜甫生活的时代,安史之乱是主要的政治事件,所以他的诗歌创作中取材于这一事件的作品为数甚多.人们从阅读中可以体会到当时真实的情形和诗人激动难平的心情.例如,当杜甫听到唐朝官军平定安史之乱后,欣喜若狂,立刻写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惊喜欢快状历历如绘: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屡经战乱忧患的人听到捷报消息的惊喜激动之态,其心理表现传神入微,形态刻画惟妙惟肖.全诗感情饱满,豪迈爽朗,语言流利,笔墨酣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诗歌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在他的笔下几乎任何事物、种种思想感情都可以用诗歌来体现.他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有记录社会政治、怀古咏事、反映亲情友情、描绘自然风光、叙写边塞军旅生活、写田园生活、鉴赏文学艺术等.从诗歌题材的广阔上看,杜甫的创作成就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
杜甫诗歌体裁灵活多样,他善于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善于捕捉典型事物抒发情怀,且古体、近体、乐府歌行都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古体诗在唐代已有五古、七古之分,五古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全成熟,七古在唐初才兴起,而杜甫对这两种诗体都能灵活运用,写出了许多雄沉、奔放、慷慨、激越的诗篇,例如五古《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首诗约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当时杜甫贬官华州,正逢关中大旱,饿殍遍野,百姓多离家逃荒,诗人也不得不弃官流落秦州.诗中描写了战乱中一个弃妇的不幸遭遇,同时也寄寓诗人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首五古,清丽通脱,格调高古,具有汉魏诗歌的风格韵致.
杜甫的近体诗创作成就更大,五律、七律、排律、五绝、七绝,他都能熟练运用并加以发展.他创作的近体诗,数量多,质量高,有些诗思想深邃,形式精工,历来都被认为是唐诗中的典范之作.杜甫的五七言绝句多是传世之作,风格多样,色彩斑斓.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中前两句写山清水秀之景,水绿鸟白,山青花红,但这美景对于一个忧心忡忡的诗人,却只能勾起他的异乡漂泊之感.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此诗宛如用语言组成的色彩明丽的油画,黄、绿、白、青四种颜色相互辉映,淡雅和谐.鸟雀、青天、山峦、航船,画面有动有静,远近相应,使形象有流动感、立体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师讲评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采,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关键知识点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妙语背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