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谁能帮忙整理下高中近现代经济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6 09:58:51
谁能帮忙整理下高中近现代经济史
我需要高一、高二的历史近现代史的经济史内容!感激不尽
这是我根据自己的复习笔记整理的,可能有点粗鲁,但大概脉络有了,凑合着应该有点参考价值
  鸦片战争前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过一系列的列强侵略战争,小农经济逐渐被破坏,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太平天国期间
  《天朝田亩制度》
  (一)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分得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此外,《天朝田亩制度》还对农副业生产和分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二)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全面地提出了农民革命纲领和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总结和提高了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提出过的“均平”、“均贫富”、“均田”的思想,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剥削和压迫、要求平等、要求消除贫富区分的愿望,表现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土地制度深刻痛恨和大胆否定的高度的革命精神.但是,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田方案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一种幻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封建落后性.
  洋务运动
  四、洋务运动主要内容
  洋务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起以“求富”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一)军事工业
  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是从“制器”和“练兵”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办以军事工业为重点的洋务事业.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制造新式武器的第一个近代化兵工厂.1862年和1863年,李鸿章先后在上海、苏州建立洋炮局.洋务派官僚先后建立起一批较大的近代化军工企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以下几个: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
  (三)民用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进一步认识到“必先富而后强”.他们开始采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兴办了一批民用近代工业.
  1.官督商办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局等.
  轮船招商局是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1872年8月,李鸿章饬令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筹办轮船招商事宜.12月,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宣告成立.而后朱其昂不善于经营新式航运,引咎辞职.1873年7月,李鸿章札委唐廷枢任招商局总办,重订“局规”和“章程”.
  改组后的招商局虽有总办、会办5人,实权却在唐廷枢、徐润手里,他们既是官方的代表(总办和会办),又是股东的代表(商总和商董),兼有官、商双重身份.由于二人富于洋行经商经验,招募股本,开展业务,颇为顺利.1874年实收股金47万余两,1877年又以220万两收购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
  晚清社会经济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慢慢兴起来.商办企业主要由一些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投资而来的,也有一些是从原来的旧式手工业工场、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化而来.
  自1869至1894年,商办企业只有50多个,资本共有500余万元.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
  (二)发展进程缓慢,主要是日用工业产品.
  (三)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第二节 著名民族资本企业及其代表人物
  1869年方举赞在上海办的发昌机器厂;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办的继昌隆机器丝厂;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设立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1881年黄佐卿在上海设立公和永缫丝厂;
  1882年徐鸿复、徐润在上海设立同文书局等.
  1886年,官绅杨宗濂、买办吴懋鼎、淮军将领周盛波等在天津合资设立“自来火公司”(火柴厂),资本1.8万两.
  1887年,买办商人严信厚在宁波设立通久源轧花厂.
  1890年,上海商人设立燮昌火柴公司.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一)表现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提倡国货和振兴实业,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大有提高,北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及各种法令、条例,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入了一个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伴随商业的兴起,一批大型资本集团应运而生.拥有1200万元以上的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以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二)特点
  1.趁“一战”期间发展起来的,较短暂.
  2.集中在轻工业.面粉、纺织、五金、针织.
  3.虽然出现了上百万元的大公司,发展较快的还是中小企业和工场手工业.
  4.即使在“一战”期间,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
  二、工人阶级的成长
  中国的工人阶级,自19世纪中叶产生以来,不断成长壮大.辛亥革命前不超过60万.到1919年,中国的产业工人已达到200万左右,到1927年前后已增加到约300万.除了产业工人以外,还有一大批手工业工人.
  中国的工人阶级除了具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集中程度高.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家三重压迫和剥削,经济、政治地位都极为低下,其所受的苦难要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更为深重.
  再次,中国工人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与广大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最后,斗争水平不断提高,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化.
  抗战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措施
  在1927至1937年十年间,国民政府曾经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措施.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一)统一了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改革了税制
  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经济方面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整理了财政,统一了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改革了税制,整顿了三税(关税、盐税、统税),1931年废除了制约商品流通的厘金制度.
  (二)开展关税自主运动
  (1)收回了中国关税权
  (2)关税收入增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3)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商业和国内市场,抵制了外货倾销.
  但海关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还不能算完全的自主.
  (三)实施币制改革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将白银收为国有.
  1.背景
  (1)旧中国货币混乱(银元、银两、铜币和纸币等,发行权分散)
  (2)国民政府开支大,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3)为了摆脱美国白银政策的影响
  美国高价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主要内容
  (1)统一货币发行权.以中国、中央、交通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位法币.
  (2)法币准备金.以现银六成和有价证券四成的比例充之.
  (3)实行白银国有.
  (4)确定了法币的对外汇率.如法币1元合美元2角9分5厘.
  (5)推行新的辅币.共5类,镍币(20分,10分,5分)、铜币(1分,半分)
  3.评价
  积极方面
  (1)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2)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在货币形式上是一种进步
  消极方面
  (1)为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和垄断提供了条件
  (2)使得国民党政府在外汇和军火买卖方面捞到好处
  (3)助长了商业投机
  (4)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
  (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实行铁路国有化,收回对铁路的管理权
  收回、扩建铁路,使得中国铁路长度增长47%.
  2.修筑了10万公里的公路.
  3.开展农村复兴运动
  上述一系列经济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30年代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缓慢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
  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一)以筹措内战军费为名大肆搜刮积累资本
  1.增加税收(关税、盐税、统税),是南京政府财政的三大支柱.
  2.举借内外债.共发行14种外债约2亿元,内债26亿元.
  3.购买军火
  (二)建立金融体系进行金融垄断
  1.建立中央银行
  2.兼并和控制一些大银行.兼并中国、交通银行.控制四行二局(中央信托局、邮政储备汇业局)
  (三)对工矿、交通和商业的控制和垄断
  1.在工矿业中垄断市场.没收和接办北洋政府的企业.自建一批企业.
  2.交通运输和商业中的垄断活动
  (四)对民族资本的侵吞和掠夺
  1.利用债务关系侵吞民族资本
  2.强购企业股票控制和侵吞民族企业.卢作孚的民生轮船公司被宋子文控制
  (五)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和公布“五五宪草” 国民经济的复苏
  第一,统一钞票发行权.
  第二,废除银本位制,法币为惟一货币
  第三,实行白银国有,作为法币准备金.
  第四,规定法币对英镑的汇价.
  法币政策的实施有积极意义: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实行白银国有,稳定法币汇价,有利于稳定国内金融业,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增长;增加货币流通量,刺激物价上升,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复苏.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1927-1937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处于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即1927-1930年有发展;1931-1935年,因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发展停滞;1936-1937年又有一个发展过程.
  (一)1927-1930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表现
  占中国民族资本44%的纱厂、丝厂、卷烟厂都增长.棉纺织业、丝绸工业、机器工业、面粉厂此间呈不断增长趋势.商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也有发展.
  2.原因
  (1)与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相关.“五卅运动”等抵制日货、英货.
  (2)与国内政局有关.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关税自主.民族资产阶级欢迎蒋介石上台.
  (3)民族资本家的积极经营.
  (二)1931-1935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
  1.表现
  注册工厂与资本额从1931年后明显下降.工厂改组与倒闭情况严重.
  2.衰退原因
  (1)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
  (2)东北三省的沦陷
  (3)美国的白银政策的影响
  (4)连年自然灾害
  (三)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高峰:1936,增长率11.8%.
  1936年经济危机过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农业、工业和商业均有发展.
  四、中共开辟农村革命道路,实施变革中国社会的新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广大农村建立起许多大小不等的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农村艰苦环境下,创造了系统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
  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躲避战火和日军烧杀抢掠,坚持抗战,“中国社会的重心迅速西移”.
  一、西南大后方的建设
  (一)工业内迁
  (二)兴办了一批工矿企业
  (三)高校的内迁
  (四)人口大规模向西部地区流动
  (五)银行业发展较快
  (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西南大后方工业发展原因
  1.大规模工业内迁的推动作用
  2.有一个独立的充分市场
  3.沦陷区人口大量迁移到西南后方,增加了对工业品的需求.战时各种物资的需要也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4.大量科技人员和设备迁到后方,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国民政府采取的扶持政策.鼓励内迁,代征土地,低息或者免息贷款.鼓励资源开发.鼓励发明创造.
  三、西南大后方工业发展特点
  1.官僚资本的垄断和统治.
  2.生产资料部门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生活资料部门.
  3.规模小,设备简陋.
  以国统区为重点.国民政府完成了从和平经济到战时经济的转变.
  1)战时工矿区内迁.1937年8月13日前开始到1940年,内迁工厂600家,为保存抗战的经济力量.奠定后方建设、开发西北西南工业,在技术、设备与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国营工矿业有了较大发展,战时工业发展方针:“以军需工业为中心”,重点发展重工业、开发矿业资源、发展电力等.1943年,共有工厂656家.
  3)民营工矿业.1944年共有工厂近5000家.1939年前,主要生产军需品,1939年年后转向非军工生产,涉及发电、煤炭、钢铁等领域.
  4)农业经济.1940年国民政府设立农林部,设立农村金融网,组织农村合作社,推广科学种田,增加农产品出口,复兴中国农村.1941年起,国民政府对农村实行“三征”(征实、征购,征税),加重了农民负担,弊大于利.
  5)交通运输业,有长足发展.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及西南交通网的建立.
  6)商业与外贸.对战略产品如桐油、钛、钨实行统购统销、贸易统制.
  7)财政与金融.成立四行联合办事总处(四联总处),负责办理政府战时金融政策的制定及相关特种业务.1937-1944年间四联总处核定的放贷总额是495.56亿元,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四、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日本占领东北、华北后,通过扶植傀儡政权、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等形式,开始了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日本通过建立伪“满洲国”、华北自治政府、维新政府、南京汪伪政府等,实行“以华治华”的政治统治.在沦陷区强化保甲制度
  为了弥补日军兵力的不足,日本大量在沦陷区编练伪军
  日军同时对沦陷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掠夺.
  对沦陷区农村,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是:强占土地.其次,地方伪政权任意征收苛捐杂税,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第三,强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第四,日伪军直接抢掠粮食、牲畜及各种财物.
  日本在沦陷区扶植伪政权的同时,还成立了银行,发行货币.日本在中国设立的各种银行,通过发行伪钞、收兑法币、套取中国外汇基金等形式,破坏中国的金融体系,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
  推行奴化教育与宣传也是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重要环节.
  建国后
  没收官僚资本等企业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在没收官僚资本,收购、征购、征用和没收外资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再加上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稳定市场物价,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为了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1949年8月,中央采取了下列措施:
  第一,加强金融管理,健全社会主义金融体制.
  第二,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系统,控制主要商品,并通过集中抛售商品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同时,国家对私营工商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执行了正确的扶持政策,以维持其正常经营和生产.
  第三,加强市场管理,打击投机倒把活动.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土地改革
  1.土改经过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共中央决定,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在全国分期分批地完成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土改意义
  彻底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真正获得了翻身和解放.
  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和“三反”、“五反”运动
  (一)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根据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现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到1950年9月底基本完成.
  最突出的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三个基本环节.
  (二)“三反”、“五反”
  为了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1951年10月至1952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及时地向全党做出了深入开展“三反”、“五反”斗争的决定,并首先部署了在党、政、军和人民团体内开展“三反”运动.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几十户联合的农业生产互助组.
  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号召农民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步,在初级社基础上,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叫“高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要求通过生产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三种形式,逐步把大量分散的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实现由分散到集中、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主义改造,把个体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企业改造的同时,对资本家则坚持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并给予一定的工作安排,使他们在劳动和工作实践中,逐步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1.方针政策
  2.经过
  3.经验教训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占世界1/4人口的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二)概况
  “以钢为纲”;建立人民公社;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
  (三)评价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
  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防止“左”、右两种倾向,但主要是防止“左”倾.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十年建设成就
  (一)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年冬,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初,中共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二)十年建设的主要成就
  在经济建设方面,建成了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新修铁路八千多千米,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1964年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
  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定一系列政策,指导农村体制改革.
  1979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充分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肯定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包干到户、包干到组等形式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并且强调集体经济要坚持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12月,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正式规定了人民公社要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接着,在全国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也开始进行.城市试点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四川早在1978年10月,就选择了6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到1980年底,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企业发展到6600个,约占全国预算内企业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
  (二)改革财政体制
  从1980年起,开始实行新的财政体制.
  (三)发展多种经济形式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
  (四)进行城市综合改革
  为了解决企业改革的配套问题,让企业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开始进行城市综合改革的试验.
  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中国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把实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放在广东和福建两省,在那里划出一定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一、经济特区建设的准备
  广东和福建两省.
  二、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块区域,试办经济特区(开始叫出口特区).同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粤、闽四市设立经济特区的建议,同时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完成了设立经济特区的立法程序.
  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三、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创办经济特区,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矛盾,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到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表明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的若干条文作了重要修订.其中第九条,把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迈开更大步伐,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阶段,深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计划、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