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找几篇人物文言文传记 要有详细翻译和字词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0/07 00:06:34
找几篇人物文言文传记 要有详细翻译和字词解释
1.张衡传
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不慌不忙,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皇帝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意见.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出他们,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但那些宦党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谋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思.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豪门大户他们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注评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字:表字.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据本名涵义另立别名,叫做字.南阳:东汉时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鄂:东汉时县名(今河南省淅川县),属南阳郡.也:表判断语气.〇介绍传主的姓、名、字和籍贯.开头写这几方面的内容,是我国《史记》等史书记传体裁的通例. 衡少(shào)善属(zhǔ)文, 少:年轻时.善:擅长.属:表连缀;文:写文章.〇第一个“善”字,突出张衡的文学才能. 游于三辅, 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于:到.三辅:汉代以京兆尹、左冯(píng)翊(yì)郡、右扶风郡为三辅,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西至凤翔一带.于三辅,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 因入京师,观太学, 因: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京师:指东汉首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观:观摩,这里是学习的意思.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西汉武帝开始设立.太学,不是“观”的宾语,它前面省介词“于”(在),“于太学”作“观”的状语,译时提前. 遂通五经,贯六艺. 遂:于是.通: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贯:贯通,与“通,为近义词.五经:汉武帝时将《诗》、《书》、《礼》、《易》、《春秋》定名为“五经”.汉代太学设五经博士分别教授.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〇介绍游历、学习处所和收获,突出张衡学识的渊博. 虽才高于世,  高于世:比世上的人高明.于:比.于世: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到谓语前.〇突出张衡的才. 而无骄尚之情. 骄尚之情:骄傲自大的情绪.尚:矜夸自大.虽……而……:相当于“虽然……但是……”. 常从(cóng)容淡静,不好(hào)交接俗人. 从容:从容稳重,不急躁.淡静:恬淡宁静,不追慕名利.好:喜欢.交接;结交.俗人:庸俗的人.〇介绍张衡谦虚和不慕名利的品德.以上从文、学、才、德四方面简介张衡的为人,是全文的纲.下文写实际例证.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永元: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公元89年~~105年).举孝廉:被荐举为孝廉.举,用于被动.孝廉,汉朝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的名称: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合称孝廉.不行:没有去应荐.〇例证一. 连辟公府不就. 连:屡次.辟:(被)召请(去做官).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公府”前省介词“于”(被).“(于)公府”,译时提前作状语.不就:不去就职.以上几句的主语“衡”,承前省略.〇例证二.以上二例,是“从容淡静”的具体表现. 时天下承平日久, 时:当时.承平:太平,指国家持续地太平安定.日久:时间长.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王侯:封王封侯的大官贵族.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逾侈:过度奢侈.〇点明张衡作《二京赋》的背景.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乃:于是,就.拟:模仿.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二京赋》:指《西京赋》、《东京赋》.西都、西京,指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都、东京,指东汉首都洛阳.因:介词,通过.后省宾语“之”.以:连词.讽谏:用委婉的语言进行规劝而不直言其事.〇点明作此赋的目的,突出它的政治意义.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精思傅会:精心创作的意思.傅会,亦作“附会”,指文章的命意、材料取舍、布局谋篇、修饰等方面.乃:才.〇极言创作此赋的艰难与创作态度之严肃.例证三,印证“善属文”,结合写了才德. 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邓骘(zhi):东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立安帝,以大将军的身份辅佐安帝管理政事.奇其才: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奇,认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奇:奇特,少有的.累召:多次召请.应:接受.“累召”句省主语“邓骘”、宾语“衡”.“不应”句省主语“衡”(即前句的宾语)、宾语“召”.省去的宾语“召”,是动词的名物化用法,与前一句作动词的“召”不同.〇例证四.不行,不就,不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动词.三个“不”,充分表现张衡的“从容淡静”.   简介张衡的学识、才能、品德和文学成就.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机巧:设计制造机械的技艺.巧,技巧、技艺.致思:极力钻研.致,极,尽.阴阳:指日月运行规律.历算:指推算年月日和节气.于:对于.于……: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〇第二个“善”字,突出张衡的科学才能.“尤”字突出他科学研究方面的特长.这一句总叙,下文将分别介绍他科学方面的成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闻:常听说.雅,副词,素来,常.术学:关于术数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等.〇三用“善”字,从侧面突出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 公车特征,拜郎中, 公车:汉代官署名称,设公车令.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特征: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为的与平常的乡举里选相区别,故称特征.拜:任命,授给官职.郎中:官名.“公车特征”句,承前省主语“安帝”、宾语“衡”,“安帝”后还省了谓语“命”.“公车”是兼语.拜:授给官职.郎中:官名. 再迁为太史令. 再:第二次,两次.迁:调动官职.再迁:经过两次调动.太史令:东汉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与西汉以前掌管天象历法兼有修史之责的太史令职责不完全相同.〇这是根据张衡的特长授予官职,又有利于发挥他的特长.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xuánjī)之正, 遂乃:于是就.研核:研究考验.阴阳:哲学名词,指两种对立的事物,如日月,寒暑等,这里指天象、历算.妙尽:精妙地研究透了.璇玑:玉饰的测天仪器.正:道理. 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wǎng)论》,言甚详明. 浑天仪:一种用来表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在的天球仪.《灵宪》:一部历法书.《算罔》:一部算术书.详明:详悉明确.   记张衡在第一次任太史令期中科技方面的成就.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再转:两次调动官职.第一次由太史令调任公车司马令,第二次由公车司马令又调任太史令.复:又.〇复,与上文“为太史令”相应. 衡不慕当世,不趋附权贵. 当世,指权臣大官.〇遥应“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又是下句说的“积年不徙”的原因. 所居之官辄(zhé)积年不徒. 辄:常常,总是.积年:多年.徙:指调动官职.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自:自从,表时间.去:解除官职.史职:指太史令.复:又.还:指恢复原任官职.〇称颂张衡“不慕当世”的品质,表达对他怀才不被重用的同情.上文出现的拜、迁、转、徙、去、还,都是与任命、调动官职有关的动词,无一重复.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阳嘉: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公元132~~135).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的仪器.据竺可桢考证,这是两种仪器,一是测验风向的候风仪,一是测验地震的地动仪.〇发明创造之二.先总提一句,介绍名称和创制时间,下文分几个方面具体进行介绍.“复造”二字与上文“作浑天仪”相应. 以精铜铸成, 以:用.〇一、材料.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员径:圆的直径.员,通“圆”.合盖隆起: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隆,高.尊:同“樽”,古代盛酒器.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饰:装饰.“饰”后省宾语“之”,“之”代候风地动仪.以:用.据有人研究,候风地动仪外部八方书写不同的篆文以表明方位,脚部装饰山形,东南西北分别绘画代表四方的龙、朱雀、虎、玄武(龟蛇).“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后置,译时提前作状语.山龟鸟兽,作“形”的定语.之:的.〇二、外形及装饰. 中有都柱,傍(páng)行八道, 都柱:大铜柱.都,大.“都柱”就是地动仪中心的震摆,它是一根上大下小的柱子,哪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便倒向哪边.傍,同“旁”,旁边.傍行八道:大意是在都柱周围排列八组杠杆机械,分别指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八个龙头相衔接. 施关发机, 设置关键(用来)拔动机件.意思是每组杠杆都装上关键,关键可以拨动机件(指下句所说的“龙”).外有八龙,首衔铜丸,龙:指龙形的机件.首:头. 下有蟾蜍(chánchú),张口承之. 下:指龙首下面.蟾蜍:蛤蟆形的机件.承:承接.之:它,代“铜丸”.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牙机巧制: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尊中:酒樽形的仪器里面.覆盖周密无际.指仪器盖子与樽形仪器相接处没有缝隙.际:交接处.〇三、内外机械装置.中、傍、外、下等字,准确地写出了各种机件的位置及其联系.以上为第一层,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构造.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地动:地震.则:就.振:振动.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机发:机件拨动.而:顺承连词,不必译出.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激扬:这里指声音响亮.伺者:守候观察候风地动仪的人.〇由铜丸响声知道发生地震.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发机:拨动了机件.七首:指其余七龙之首.龙、首,互文,都指龙首.其:它,代拨动了机件的那个龙首.方面:方向.乃:就.震之所在:地震发生的地方.〇由拨动机件的那条龙的方向得知地震发生在什么地方. 验之以事,即以事验之.  验:检验,验证.以:用.事:实际情况,事实.合契若神.合契:(实际情况与侯风地动仪所显示的)完全符合.若神:象神那么灵验.〇总括以上两句所说的情况.四、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功能、作用.以上四个方面,均为客观记述.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自:在,可译为“在……中”.书典:书籍、文献,泛指书籍.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之”前置.“之”代上文“如有地动,……合契若神”几句的内容,即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测报地震的事.〇赞颂创制候风地动仪的历史意义,小结上文.以上记一般情况.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尝:曾经,曾有一次.而:可是.地不觉动:(人们)没有觉察到发生地震.咸:都.怪其无征:因为它没有得到证明而感到奇怪.怪:认为是怪事,感到奇怪.其:代上两句所说的内容.无征:没有证据.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驿:驿使,古时驿站上传递文书的人.至:指来到京师.果:果然.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陇西县一带.“陇西”前省介词“于”(在).于是皆服其妙.其:它,代候风地动仪.妙:巧妙,神奇.〇五、用突出事例,进一步说明候风地动仪的科学价值.“皆服其妙”,与“合契若神”相呼应,与“咸怪其无征”相映成趣.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乃:便.地动:地震.所从方起:从哪个方位发生.〇六、记候风地动仪的正式使用,肯定它的实用价值.   介绍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构造和科学价值.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永和:也是东汉顺帝的年号(公元136~~141).出:指离开京师去外地做官.河间:汉代一个王国的名称,辖今河北省东南部献县附近诸县.这里指河间王刘政.相:官名,由汉朝皇帝派出管理王国的行政,职权与郡太守相当.〇担任新的官职.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时:当时.国王:即河间王刘政.典宪:制度法令.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不轨:指行动越出常轨的事,即违反法纪的事.〇介绍河间政治情况的恶劣,为下文写张衡的政绩作反衬.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官员初到任.治威严:树立威信.治,整治.整法度:整顿法纪制度.〇记为相的主要措施.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知:暗中察知.奸党:指上文所说“共为不轨”的人.一时:即时.收禽:逮捕拘押.禽:同“擒”.“收禽”的宾语“之”(奸党),承前省略.〇严惩奸党,突出张衡雷厉风行敢与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肃然:这里是敬畏恭顺不敢为非做歹的意思.称:称颂,赞扬.为:是.政理:政治清明.政理,不是一个词,是主谓短语充当“为”的宾语.〇取得卓越的政绩,是张衡才德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以上写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及其变化,用语简练而明确.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hái)骨, 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封建时代因年老自请辞职的习惯用语,意思是担任官职,即以身许君,身非己有,因而称请求辞职为乞骸骨.以上两句,主语“衡”承前省略.征拜尚书.征:召,指召回京城.尚书:官名,不同朝代的尚书职权不一样,东汉时是在宫廷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zú).卒:死.〇简介张衡最后担任的官职和去世时间等.   记叙张衡担任行政官职的情况,反映他的政治才能.
2.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2)不详(3)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6),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7)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8)知其如此,或(9)置酒而招之;造(10)饮辄(zhé)尽(11),期在必醉(12).既醉而退,曾(zēng   )不吝(lìn)情去留(13).环堵萧然(14),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5),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6),晏(yàn)如(17)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8)示己志.忘怀得失(19),以此自终(20).   赞(21)曰:黔娄(22)(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3)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25),以乐(26)其志(27).无怀氏(28).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6.【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7.【嗜】喜好.   8.【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9.【或】有时.   10.【造】往,到.   11.【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12.【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3.【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4.【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5.【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6.【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7.【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8.【颇】"稍微".    19.【忘怀】忘记.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2.【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3.【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4.【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5.【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含着.   26.【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7.【志】:心志.   2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赞赏他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满足自己的志趣,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的人吧?他也许是葛天氏时期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