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描写一个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11/06 07:44:31
描写一个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蜻蜓昆虫纲的一目.该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蜻蜓,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蜓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该目下分3亚目.①均翅亚目(Zygoptera),该亚目的昆虫色常艳丽,俗称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相似.翅基狭窄形成翅柄.休息时一般四翅竖立体背.稚虫体细长,腹末有3个尾鳃 ,尾鳃是呼吸器官,常呈叶片状,也有呈囊状或其他形状.该亚目下分2总科8科.②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因该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而得名.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是古老类γτ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③差翅亚目(Anisoptera),该亚目昆虫俗称蜻蜓.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该亚目包括2总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见.广布中国各地. 蜻蜓的幼虫水虿,在水里起码要经过一年,时间长些的要苦熬七八年才能羽化成虫.蜻蜓的寿命,只有水虿的十分之一,仅仅能活一个月到八个月左右.尽管如此,它在昆虫中还要算是长寿的了.
蜻蜓幼虫称水虿(水乞丐)蜻蜓的卵在刚孵时有一特殊的型态,六只脚、头部都跟身体缩在一起,像只没脚小虾米一样,不怎麼活动,称这阶段为「前稚虫期」.
这一阶段非常的短少则三、五秒,多则两、三分钟,前稚虫的背部就会裂开,第一龄稚虫就蜕皮而出不久它会慢慢的将头及六只脚伸展开来自由活动,蜻蜓稚虫随著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的龄期,从8~16个龄期都有,整个稚虫其所需时间依照不同种类及季节而有所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四年都有,至目前为止所知台湾的蜻蜓稚虫都是水栖昆虫,尚无发现陆栖性种类.水虿在水中如何活动呢?水虿靠腹部内直肠鳃呼吸水中容氧,因此会藉著从尾端缓慢吸水、排水来呼吸,平常除六只脚可供爬行之外在紧急时刻则会则会将腹部所吸的水向后喷出,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快速移动以达避敌或捕食的作用,通常水虿为了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体色跟环境都很接近,形成一种保护色.栖息於溪流蜻蜓幼虫主要以蜉蝣稚虫、石蝇稚虫、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以及一些小鱼为食,栖息於静水域的种类则主要以蝌蚪、小型虾类、小鱼、水蚤、体型较小的蜻蛉稚虫、仰泳桩、孑孓、摇蚊等双翅目幼虫为主食.稚虫天敌则是鸟类、大型杂食性鱼类、红华娘、负子虫、龙虱等.
三、成虫期(羽化):
水虿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到终龄稚虫,可以看到期胸部会有明显的翅芽,这是与其他龄期稚虫的一个简单的区别方法.通常蜻蜓的终龄稚虫会在羽化前几个小时爬出水面附近的地方,如枯枝、植物叶子、石块、围墙、桥墩等物体都可供蜻蜓稳定攀爬以进行羽化,据目前所知大多数蜻蜓於夜晚羽 化,少部分蜻蜓成员在清晨羽化.刚羽化的成虫通常体色很淡,翅膀很薄且有强烈金属反光,等过一天之后,成虫体色就会加深,翅膀也会变硬且没有明显反光,未成熟的成虫要经一些日子才会变成
刚羽化的蜻蜓
熟,少则十日内,多则一、两个月以上,从未成熟到成熟过程外部型态上都会有差异,而且绝大都数蜻蜓的雌、雄虫在外观上也不一样,所以同一种蜻蜓成虫不论雌、雄或不同的生长时期会有很多不同外帽,这就是所谓的「多态型」.蜻蜓体温根据生物学 成虫
家多年研究发现蜻蜓王国中有些是恒温动物『内温动物』,而有些是变温动物『外温动物』,因为他们温度 蜻蜓捕食
会随著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大部分的蜻蜓科及春蜓科多属於外温动物.蜻蜓属肉食性昆虫,由於它的复眼硕大发达,视力超凡,再加上身手敏捷,因此小自蚊、蝇等飞虫,大自蝴蝶、蜜蜂、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顺利追击拦截.
蜻蜓的产卵方式
蜻蜓的产卵方式是很有趣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蜻蜓点水:蜻蜓将腹部末端贴近水面,直接产卵於池水中,任由卵沉入水中;第二种是将腹部插入水中,产卵於水草茎杆中;第三种是雌雄蜻蜓潜水进入水下,将卵产於水草茎杆中;第四种是蜻蜓一面飞翔交配,一面将卵空投至水中,最后一种是蜻蜓将卵产於水面上的树干或树枝上,待卵孵化后稚虫掉入水中展开幼虫阶段.
会发展出这麼多的产卵方式无非是因各个品种为了让卵於不同水域环境均有更佳成活机会而演化出来的,不论那一种产卵方式,稚虫均需生活於水中.蜻蜓及豆娘的生态为不完全变态,两者的稚虫均称为水虿(虿是蝎子的意思),在水中以下唇捕食小鱼或蝌蚪,也会有自相残杀的行为.
蜻蜓是在空中直接交配的,而蜻蜓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因此当母蜻蜓与公蜻蜓鱼水之欢后,常见的蜻蜒点水(母蜻蜓尾部接触水面),就是雌蜒将卵产在水中的生殖行为.
等到幼虫成熟,他们会爬出水面,攀附岩石或植物上羽化变为成虫,其生活史跨越水陆两域,可说是良好的环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