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8 14:52:05
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问问首页 问题库 问问之星| 问问团队 全部问题 >艺术/文学>外国文学>问题页【征集】回首2009,网罗问问的趣味提问和答案!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如何浅议鸿门宴人物形象
  5[ 标签:人物 形象,鸿门宴,人物 ] 急需鸿门宴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 笑灬红尘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10-01-09 16:43
  满意答案项羽出生楚国贵族,勇武过人,但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且智谋不足.在鸿门宴上自大无谋,沽名轻敌,当听到曹无伤告密后,勃然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暴露了他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神气.当他听了项伯“善遇之”的话后,又马上许诺,轻易改变主意,不去进攻刘邦,表现出他头脑简单、刚愎自用的特点.当刘邦假意殷勤,说什么“令将军与臣有隙……”时,他毫无觉察,反而将告密的曹无伤和盘托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更进一步说明了项羽的麻痹轻敌,不懂策略.当他见了樊哙反喜其勇,受了责备,无以应对,表现了他不辨是非,不善辞令的特点.在关键时刻,又不善采纳军师范增的意见,也不善于识破敌人的阴谋,特别是刘邦已经逃走,他在失败的情况下,仍不醒悟,表现了他的麻木不仁,头脑不清.
  刘邦出生低微,但他善于用人,能随机应变,多谋善断.对自己的对手能委屈求全.当他听到项羽要攻击他时,他百般拉拢项伯,亲临鸿门向项羽请罪.在生死关头,也没有忘记给要杀掉自己的范增送礼,极尽拉拢、蒙蔽之能事,以行缓兵之计,保全自己.表现出他是一个机诈权变,善于玩弄政治手腕的政治老手.对于自己的属下(张良、樊哙等人),他能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从善如流,使得属下与他相依为命.刘帮的这段话就是明证.
  夫运筹帷账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事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事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记》)
  在斗争中,他假话连篇,狡猾多变,富有斗争经验.他野心勃勃,又能卑躬屈膝,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政治人物.作者就是这样把刘邦、项羽等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对比描写的,因此,描写细腻深刻,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其三,文章还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对比、映衬、烘托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司马迁写人物,不只是写人物各自做了些什么,而且常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彼此对比、映衬、烘托.展示他们各自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例如:项羽在优势的情况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的情况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心机很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才,将士不能尽其力,仁者不能播其惠,信者不能放其忠;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临危受命.项羽养歼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除,又能争取敌人内应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又如张良和范增,都是刘、项的著名谋士,都有政治远见和谋略,但两个人的性格各异.在“鸿门宴”这个决定刘、项两方谁胜谁负的关键时刻,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袂以示之三”,暗示项羽下令杀掉刘邦,当项羽“默然不应”后,他就“出招项庄”,要项庄“人前为寿”,以舞剑之名击杀刘邦于座.这些描写,表现了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急欲杀掉刘邦的迫切心情.而张良在这预伏杀机,剑拔弩张的紧急关头,却从容不迫,冷静沉着,为刘邦出谋划策,摆脱险境.范增与张良在对比、映衬之中,各自个性显得鲜明、突出,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符合人物身份.
  其四,文章语言精炼传神,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作者往往三言两语在对比中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樊哙是一员猛将,在鸿门宴上既显得勇猛粗犷,又粗中有细.刘邦处于危急时刻,他能挺身而出,“臣请入,与之同命”七个字就表现了他的忠心.当项羽再次要他饮酒时.他又抓住时机,慷慨陈词,义责项羽,骂得项羽理屈词穷,“未有以应”,这里又表现了樊哙的机智.这些语言,非常符合樊哙的性格特征,使樊哙智勇双全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另外张良、范增的语言也很符合谋士的特征.《鸿门宴》中语言也非常精炼,如“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词语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