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 格列佛游记 简爱 傅雷家书 的名著阅读试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05 14:44:22
求 格列佛游记 简爱 傅雷家书 的名著阅读试卷
如果只有一片也可以,两篇20,以此类推
最好4K大小,等于两张A4,
同学你是麓山的么,那我帮下你好了,不过还有水浒和培根随笔吧
简爱 格列佛游记练习题
1、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他游历了哪些国家?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格列佛. 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智马国、慧骃国.
2、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
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海港.
3、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示例:格列佛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救他于危难的船长都憎恨鄙视.
人要谦虚,要学会感恩.
4、《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游记和慧国游记.
5、、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
6、、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
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到了一个陌生的陆地,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把他带到市镇上,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卖去,得以与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海中,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求教,终于又回到了英国.
8、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9、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培根随笔》
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本书分为:( )( )( )( )( )( )( )等多篇随笔. 《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热爱哲学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富有生活情趣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自强不息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工于心计、老于世故
9,培根随笔 内容简介:
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10,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1,《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哲学散文随笔集.(也可以称为“论文集”)
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16,《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7,《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8,《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9,《培根随笔》共有(58)篇.
20,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傅雷家书》
1 《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2《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
3 傅雷:1908.03.30 - 1966.09.03,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的.
5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6《傅雷家书》的评价:(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7 傅雷毕生翻译各类作品(30)余部,如(《约翰·克利斯多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
8《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9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具体是指(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10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分析: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蹬峰顶.”
11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
12 这里面包括了: (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和(对儿子的希望).
分析: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的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3 该信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段分为三个部分,该怎样分?
15 父亲对儿子的忠告可以概括成两句话;一、保持心理平衡;二、_______________.
16 下面句子的深层含义:
⑴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这封信,你最想对文中的“儿子”说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封信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父亲.
分析: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着:“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你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筒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就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的街区的窗口都黑了起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人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9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8个字以内)
20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1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22、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
23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⑴题计分)
⑴ 每一次的滴答声就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⑵ 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13到23的答案
13安慰精神消沉的儿子,告诉儿子正确面对失败
14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第二部分:从“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到“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第三部分:从“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到结尾.
15冷静分析
16⑴ 现实不能逃避,错误还需正视,冷静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那样就能够无坚不摧,就可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甚至是不怕孤独,人也就变得坚强了.
⑵ 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作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残垣断壁,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17例: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言之成理即可)
18知识渊博、情感丰富、考虑周全
19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营救、救命电话)(其他答法酌情给分)
20“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
21“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22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
23
⑴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⑵ (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